葛紅芳
江蘇省南通大學附屬醫(yī)院分院體檢中心,江蘇南通 226001
護理風險管理在老年醫(yī)學科中應用效果評價
葛紅芳
江蘇省南通大學附屬醫(yī)院分院體檢中心,江蘇南通 226001
目的 探討護理風險管理老年醫(yī)學科患者中應用價值。方法 2015年1—12月老年醫(yī)學科收治120例患者為作為對照組,2016年1—12月老年醫(yī)學科收治130例患者為作為觀察組,對照組住院期間進行老年醫(yī)學科常規(guī)護理干預,觀察組采用護理風險管理措施,具體護理措施包括:成立以護士長為組長的病區(qū)護理質量管理小組、培養(yǎng)高素質的護理人員、加強對患者的宣教工作 、保證環(huán)境的安全。結果 觀察組老年醫(yī)學科護理安全評價(94.26±3.39)、護理滿意度(96.76±1.34)高于于對照組的(88.78±5.28)、(91.56±3.09);觀察組護理不良事件 1.54%、護理投訴 0.77%低于對照組的6.67%、5.00%(P<0.05)。結論 老年患者是護理風險的高危人群,在老年病護理中,要加強識別護理風險,有效評估風險所帶來的傷害,針對性的采取防范措施,從而降低護理的風險性,讓護理更加安全有效。
護理風險;管理;老年醫(yī)學科;效果評價
護理風險主要是指在操作、處理、搶救等環(huán)節(jié)中所導致患者發(fā)生傷殘等不良事件,包括護理事故、意外傷亡、并發(fā)癥及因護理不當而產生的醫(yī)療糾紛等[1],隨著社會發(fā)展,人口老齡化速度加快,老年人住院人數越來越多,老年人生理機能衰退,對疾病反應不敏感,行動不便、自理能力下降、記憶力和生理功能衰減,加上多種疾病影響且病情復雜、恢復緩慢,使得護理更加困難,增加了病房護理風險,稍有不慎,極易發(fā)生跌倒摔傷、藥物過敏、燒傷燙傷等意外,甚至會出現猝死現象[2],所以必須針對老年病護理風險具有幾率大、復雜性及危險性的特點,仔細分析各種潛在的風險,對老年病護理風險進行正確評估,重視老年患者生理、心理等各方面變化,積極采取防范措施,確保護理質量[3]。該文對老年醫(yī)學科患者實施護理風險管理措施,效果較好,報道如下。
2015年1—12月老年醫(yī)學科收治120例患者為作為對照組,包括急性冠脈綜合征、心力衰竭、多器官功能不全綜合征、高血壓病、急性心肌梗死、腦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阿爾茨海默病等;男68例,女52例,年齡 57~89 歲,平均為(68.26±7.22)歲;在安全護理的過程中,配置10名護理人員,年齡在21~45歲,平均(32.35±4.48)歲;大專學歷 5名,本科 5名。 2016 年 1—12月老年醫(yī)學科收治130例患者為作為觀察組,包括急性冠脈綜合征、心力衰竭、多器官功能不全綜合征、高血壓病、急性心肌梗死、腦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阿爾茨海默病等;男70例,女60例,年齡55~92歲,平均為(69.01±6.13)歲;配置 11名護理人員,年齡在22~46 歲,平均(33.35±4.50)歲;均為??埔陨蠈W歷,6 名為本科畢業(yè)生。兩組老年醫(yī)學科患者護理人員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住院期間進行老年醫(yī)學科常規(guī)護理干預,觀察組采用護理風險管理措施,具體護理措施包括。
1.2.1 成立以護士長為組長的病區(qū)護理質量管理小組責任護士為小組成員,對患者存在的風險進行評估,制定出詳細相關癥狀護理的預案以及突發(fā)事件的應急預案,護士長根據月工作計劃制訂每天、每周的護理檢查,并將檢查結果及時反饋到個人,在科室公布,與個人考評掛鉤。老年病房護理風險較高,制定合理可行的規(guī)章制度,確保各個環(huán)節(jié)無阻礙地進行。為加強各項制度的執(zhí)行力度,定期對護理人員的基礎知識和專業(yè)技能進行考核,如各項儀器的使用熟練度等。
1.2.2 培養(yǎng)高素質的護理人員 新護士入職前要經過專業(yè)培訓,并盡量在經驗豐富的護士帶領下工作;全面了解老年患者的狀況,尤其是病情嚴重者,更應加強重視;其次護理人員要有較高的業(yè)務水平,并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不斷提升自身專業(yè)技能。嚴格按照醫(yī)院規(guī)定進行每一項操作,特別是重要儀器或一些新設備的使用,需熟悉其性能和操作程序,加強養(yǎng)護。在日常工作中多觀察細節(jié),并及時總結經驗,對存在的疑點和難點,應盡快弄清楚,采取解決措施;老年患者往往是多種疾病纏身,而醫(yī)學治療條件有限,所以護理人員與患者溝通,通過心理引導,培養(yǎng)老年患者的樂觀情緒[4]。掌握各種文件的書寫技巧,確保內容的完整性和真實性。加強責任心教育,實行專人專管記錄提醒制。重視藥理知識學習提高護理人員的藥學知識,科室建立藥物使用手冊,利用晨會和科室講課時間組織學習,使每位護理人員都能掌握各類藥物相關知識。
1.2.3 加強對患者的宣教工作 護理人員應結合患者病狀及身體狀況,與其家屬進行交流,使其和患者能夠明白要配合的內容,同時應使其明白老年病房護理本就是高風險工作,患者在接受服務時就可能會受到損害。
1.2.4 保證環(huán)境的安全 病房內的物品不能亂堆,地面不能太滑;樓道要暢通,有維護欄桿;衛(wèi)生間使用坐式馬桶,地上鋪設防滑墊,安裝扶手;對一些夜尿較頻但反應遲緩的患者,應使其學會在床上大小便,并將呼叫器等放在觸手可及之處。
①護理安全評價指標 包括病房管理、基礎護理、??谱o理、危重癥護理、護理文書書寫及護理技術操作,總分100分,評分越高說明護理安全越高;②護理不良事件(燙傷、壓瘡、跌倒、藥液外漏致皮下壞死、給藥錯誤、穿刺問題、漏執(zhí)行治療等);③使用問卷調查方式調查護理滿意度,患者根據標準評分,總分100分,評分越高說明護理滿意度高。④護理投訴。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護理安全評價、護理滿意度比較應用t檢驗,護理不良事件及投訴應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老年醫(yī)學科護理安全評價(94.26±3.39)、護理滿意度(96.76±1.34)高于于對照組的 (88.78±5.28)、(91.56±3.09);觀察組護理不良事件 1.54%、護理投訴0.77%低于對照組的 6.67%、5.00%(P<0.05),見表1、2。
表1 兩組不同護理模式護理安全評價及護理滿意度比較[(±s),分]
表1 兩組不同護理模式護理安全評價及護理滿意度比較[(±s),分]
組別 護理安全評分 護理滿意度評分觀察組(n=130)對照組(n=120)tP 94.26±3.39 88.78±5.28 3.24<0.05 96.76±1.34 91.56±3.09 3.16<0.05
老年醫(yī)學科護理中風險分析原因包括:①患者因素。年齡及自身疾病因素,老年患者往往是各類疾病的高危人群,往往同時患有幾種疾病,因此治療護理更為復雜[5]?;颊咦陨硪蛩啬昙o較大,行動坐臥都有不便,身體協調能力較差,如關節(jié)病患者很容易跌倒;老年人常會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身體器官極易遭到損害,即便是日常飲食,也可能會出現吞咽障礙;老年患者本身缺乏自信,或存在焦慮、煩躁等心理情緒,影響護理人員工作;患者使用自帶物品或藥物,如熱水袋等,容易發(fā)生意外[6]。②護理人員因素。隨著老年患者人數增多,護理管理工作量大,出現護理人員不足狀況;護理人員專業(yè)技能缺乏,技術操作不熟練且缺少經驗,如導尿時一次不能成功或靜脈穿刺失敗等[7];解決突發(fā)事故的能力不足,在老年患者情緒激動或脾氣暴躁時往往不知所措,心理素質差者,甚至會和患者發(fā)生沖突;法律責任意識薄弱,不能正確認識到錯誤的護理行為所導致的后果,且往往不能及時改正;工作態(tài)度不認真,如遺忘某些關鍵事項、交接班不清楚等;缺少與患者之間的情感交流。護理操作解釋不到位,老年患者由于身體各器官退行性改變如、視、聽、觸覺、理解能力下降與之溝通出現不同程度障礙,護士解釋患者沒聽到或沒解釋,出現安全問題。對藥理知識缺乏對藥物效應認識不夠、錯誤用藥、對藥物相互配伍缺乏了解。執(zhí)行給藥時間不準確[8]。③組織管理因素 組織領導不得力、安全保障制度缺乏、風險管理體系不全,如規(guī)章制度、工作流程、監(jiān)控制度不完善,人力資源配置不足、設備設施不全[9]。醫(yī)院制定的護理管理制度存在缺陷,在落實方面存在困難,呼吸機、監(jiān)護儀等專業(yè)儀器配備不足,平時使用不當、養(yǎng)護不周,應急方案不合理,沒有全面分析可能出現的安全因素。
表2 兩組不同護理模式護理不良事件及護理投訴比較[n(%)]
隨著醫(yī)療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護理保健的要求也日益增高,臨床中老年病的危害嚴重,因此對于老年病的護理尤為重要[10],該文通過對老年病的護理風險進行分析,然后針對風險提出相應的防范對策,能夠進一步維護老年人的身體健康,通過完善護理管理制度,根據內科老年病房的特點,建立病區(qū)安全管理制度,并積極落實,以防范各種錯誤出現[11],加強各項制度的執(zhí)行力度,做好監(jiān)督工作;強化護理人員的安全意識和法律意識,增強其責任心,既為了能夠照顧好患者,也為了自我保護[12]。加強對患者的宣教工作,使患者能夠明白要配合的護理內容,可促進醫(yī)患關系,且有利于患者恢復[13];保證環(huán)境的安全。結果觀察組老年醫(yī)學科護理安全評價(94.26±3.39)、護理滿意度(96.76±1.34)高于對照組的(88.78±5.28)、(91.56±3.09);觀察組護理不良事件1.54%、護理投訴0.77%,低于對照組的6.67%、5.00%(P<0.05)。值得臨床應用
[1]吳春燕.老年病房護理風險管理的探討[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12):103-104.
[2]陸麗芬,葛正中.風險管理在老年病房護理風險防范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臨床護理學雜志,2012,3(7):588-590.
[3]白秀榮.護理風險因素與防范對策[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7(23):5642-5643.
[4]張君玲.護理風險相關因素分析與管理對策[J].現代醫(yī)藥衛(wèi)生雜志,2013,23(24):3780-3781.
[5]盧素芳,王先英,李敏.護理風險評估表在老年患者中的應用及分析[J].當代護士,2016,12(6 上旬刊):102-104.
[6]陶鑫,張曉靜,盧艷.老年住院患者陪護預防跌倒知信行調查[J].護理學雜志,2014,29(23):16-17.
[7]林華,余麗君,房兆.預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研究進展[J].當代護士,2013,9(10 上旬刊):28-29.
[8]邱文莉,宋潤路,王蕭逸,等.風險管理提高神經內科監(jiān)護病房安全質量[J].護理學雜志,2014,29(23):20-22.
[9]王慶碧.護理風險管理及臨床應用效果分析[J].醫(yī)院管理論壇,2014(5):38-40.
[10]李春玉,劉姝,陳宏吉.試論我國老年護理現狀和發(fā)展方向[J].護理學雜志,2014,29(3):1-3.
[11]蔡燕,王絢璇,龔勛,等.民營醫(yī)院老年住院患者護理風險評估及實施對策[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36(9):4315-4316.
[12]李映暉,吳志娟,丁漣沭,等.前饋控制在老年科護理風險管理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5,21(26):3191-3192.
[13]羅躍全,王慶梅,郭繼衛(wèi),等.ICU護理風險管理影響因素及對策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4,49(4):442-444.
R47
A
1672-5654(2017)07(b)-0092-03
2017-04-16)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20.092
葛紅芳(1980-),女,江蘇南通人,本科,主管護師,主要從事體檢護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