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乾
新婚的喜氣兒還沒散,李艷霞家的天就塌了。出生剛六個月的女兒被診斷為“腦癱”。
從此,這對夫婦開始了艱難漫長的為女求醫(yī)之路。為了給女兒自我生存的本事,李艷霞放棄了工作,陪女兒到沈陽市盲人按摩學校學習,畢業(yè)后又幫她開了個小小的按摩店。
……
此時的李艷霞已年近半百,一個女人最美好的青春就這樣消逝了。她似乎舒緩了一口大氣,但壓抑了多年的情感要噴發(fā)、要傾訴,誰是她的聽眾呢?
時代的進步給了她這個平臺,她走進了一個殘疾人自發(fā)的QQ群。
這是個令她萬分震撼的群體。以往她只認為自己女兒是這個世界上最不幸的人,這時才發(fā)現(xiàn),還有更多不幸的人在這里抱團取暖。盡管有大量的政府福利部門和社會團體在幫他們,但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是很難進入的。
李艷霞壓抑了多年的情緒在群里得到了噴發(fā)。她也得到了他們的認可和同情。他們不但真心地慰藉她高度受傷的心靈,還紛紛熱心地給她的女兒介紹對象。不久,他的女兒和一個健康的楊姓小伙走進了婚禮殿堂。
生活的大轉(zhuǎn)折使李艷霞看到了這個世界的曙光,也看到了自己的新責任。她開始自費建殘疾人QQ群,以免費為殘疾人解決心理障礙和婚姻困難為己任。和殘疾人交朋友,把殘疾人當家人。
李艷霞是2010年開始嘗試建殘疾人喜緣鵲橋網(wǎng)上QQ群的,五年來,QQ群從一個發(fā)展到多個,目前,光2000人的大群就兩個。會員的輻射已從沈陽、鞍山、撫順等城市發(fā)展到了全國。
由于她建的群越來越多,越來越大,每年都要交不少費用,對于這個生活原本不富裕的家庭,可是不小的額外負擔。然而,丈夫老雍很支持她:“這是善舉,一定要堅持到底。咱們的孩子有著落了,還有那么多殘疾人沒有結(jié)婚成家,這個網(wǎng)上紅娘我們當定了?!?/p>
在丈夫的支持下,她的喜緣鵲橋網(wǎng)QQ群每年都要舉行兩次線下大型鵲橋會,給網(wǎng)上相處的殘疾戀人提供見面的機會。平時還利用節(jié)假日組織會員參加旅游或海邊小型見面會活動。沈陽世博園、營口鲅魚圈、白沙灣、金沙灣、筆架山……到處都留下了殘疾人熱戀者愛的足跡。每次活動都會有幾對戀人確定關系或加深愛情。至今鵲橋會已開了八屆,有36對戀人組成了家庭,并誕生了6個聰明健康的“喜鵲寶寶”。
每次參加這些新人的婚禮,李艷霞都有一種由衷的喜悅和成就感,感到自己的人生真正有了色彩,自己上半生壓抑的情感真正得到了釋放。兩年前,她的女兒也生了個健康的寶寶。她這個群里的大姐大,已晉升為外婆級了。
抱著心愛的小外孫,她經(jīng)常感慨地說:“其實,人要得到真正的健康不易。有的人肢體殘疾,有的人心理殘疾。以前由于女兒的不幸,我總認為是老天對我不公,其實那陣兒我的心理也殘疾了。自從建了這個群,我不光解開了很多殘疾人的心結(jié),自己的心理也健康了。真是自我救贖哇!”
李艷霞夫妻的善舉得到了社會的大力支持。遼寧電視臺《約見當事人》欄目組給了他們很大的幫助,讓她帶領會員到《約見愛情》《中國好人》欄目中錄播?!度A商晨報》《沈陽晚報》等媒體對她的故事也進行了報道。今年春節(jié)期間,吉林電視臺的記者來沈陽,專門對李艷霞的事跡進行了多天跟蹤采訪。社會上很多愛心人士,或資助或組成“志愿者”團隊,加入到了她的這個善舉的行列。
一個意外的不幸,使這個美麗善良的紡織女工落入了生活的谷底;一種頑強不息的抗爭,又讓她找到了人間的大愛。年輕時的她,用金梭銀梭編織五彩斑斕的錦繡;現(xiàn)在的她,用心底的熾熱編織著一張金燦燦的愛網(wǎng)。
她不愧是人間的織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