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玲鳳
(天津師范大學 天津 300387)
我國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需求研究領域信息計量學分析
荊玲鳳
(天津師范大學 天津 300387)
本文基于CNKI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利用excel統(tǒng)計軟件對國內2006年-2016年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需求領域的文獻研究成果進行定量分析。筆者主要分析了該領域的文獻年度和高產著者。為更好地把握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需求的研究結構,進一步推動政府提供最基礎性、最切合公眾需求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務。
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需求;文獻計量分析;CNKI
自2005年首次提出公共文化服務至今黨中央、國務院、文化部相繼出臺了一系列重要文件。2011年,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上又提出了讓群眾廣泛享有免費或優(yōu)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務”。2016年12月出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將作為底線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已經提上政府議程。由此可見,公眾對“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需求”的研究應成為新世紀相關領域研究的熱點和重點。
由于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是基于我國基本國情提出的,國外從沒有涉及到過Basic Public Cultural及相關名詞,因此,筆者通過對天津師范大學購買的中國學術期刊全文數據庫CNKI進行高級檢索。在高級檢索欄中輸入“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需求”,發(fā)表時間限定在“2006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檢索近十年的研究成果。共檢索到119篇相關文獻,去掉報紙、國際會議,剩余111篇中文文獻。
從學術論文的年度分布情況來看[1],具體分布如下表1(表中未顯示的年代2006年-2008年發(fā)文量均為0篇),“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需求”在2009年-2010年共發(fā)文5篇,即平均每年發(fā)表不足3篇;在2012年-2016年共發(fā)文106篇,即平均每年發(fā)文21篇。由此可以看出,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屬于新型研究領域,同時也和國家出臺的相關政策方針相契合,從2011首次提出“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開始,學者才開始陸續(xù)研究,這也說明國家政策導向指引著學術領域的走向。
從“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需求”研究領域的學術期刊論文散點圖(下圖1)同樣可以看出,2011年是“基本公共文化服務”的萌芽期,之后進入發(fā)展階段。描繪出散點圖發(fā)現(xiàn)整體呈現(xiàn)為斜率為10.236,截距為-20558的一條直線上升的一次函數直線。
表1 “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需求”研究領域的學術期刊論文年度分布情況
圖1 “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需求”研究領域的學術期刊論文散點圖
在作者統(tǒng)計中,每篇論文只統(tǒng)計第一作者,多作者論文的合作者忽略不做專門統(tǒng)計。筆者根據發(fā)表論文多少與CNKI中顯示順序進行排序。由于發(fā)表一篇論文的作者較多,便不在下表中呈現(xiàn)。
表2 “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需求”研究領域的學術期刊論文作者統(tǒng)計表
在111篇學術論文中,有5人發(fā)表了2篇,其余106篇都是由不同著者發(fā)表。由此可見,大部分著者對基本公共文化服務中的公眾需求研究甚少。此外,出現(xiàn)這種結果也同筆者在檢索時僅僅限定“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需求”有關,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本的研究方向較為廣泛,又因為是近幾年剛剛出現(xiàn)的新名詞,對其研究很多作者聚焦于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公共文化服務的均等化或是均等化、基本公共文化服務的供給主體和供給模式等等,單獨從公眾需求視角研究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還顯深度、數量不足,這也是今后研究基本公共文化服務的一處空白點。
目前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的發(fā)展階段,經濟發(fā)展的同時國家越來越重視人民對文化的需求。文化需求應該屬于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3]的最高層面,因此解決公民基礎的、繼續(xù)的文化需求成為這個階段的重要任務。本文通過選取近十年CNKI數據庫中關于“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需求”的文獻對其進行年代和作者分析,客觀揭示近十年來此領域的發(fā)展狀況。從年代分布可以看出,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是從2011年開始興起,之后呈現(xiàn)出直線上升趨勢。在這種文獻背景下,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需求研究的學科出現(xiàn)多樣化的特點,研究著者廣泛。
[1]周旖.1988-2005年我國“圖書館精神”研究領域論文文獻計量分析[J].圖書館建設,2006,(06):107-110.
[2]楊彭.2008~2012年我國數字圖書館領域的文獻計量分析[J].圖書與情報,2013,(05):72-77.
[3]李宏.基于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視角的顧客滿意實現(xiàn)研究[J].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0,(06):110-113.
荊玲鳳(1991-),女,漢族,天津濱海新區(qū)人,管理學學士,天津師范大學管理學院圖書館專業(yè),研究方向:數字化信息資源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