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 馮秋明 葉秋儀
(廣州市標準化研究院)
帶拉繩窗簾產品質量安全分析
王海 馮秋明 葉秋儀
(廣州市標準化研究院)
帶拉繩窗簾是日常中較為常見的窗簾之一,國內關于這類窗簾的安全標準目前處于空白狀態(tài),歐美等國家對該類窗簾的安全性較為重視,美國消費者安全委員會將其列為室內五大安全隱患之一,傷害數據表明帶拉繩窗簾對幼童的勒束風險是客觀存在的。對采集樣品使用美國ANSI/WCMA A100.1—2014的測試方法和要求進行檢測,美國WCMA該安全標準對操作繩的6類安全裝置和內繩的負重、疲勞、沖擊、老化等均設定了技術要求和詳細的測試方法。檢測結果顯示,不通過率達76.7%,產品質量安全值得引起重視。
帶拉繩窗簾 標準 風險
窗簾是家裝時不可或缺的產品,起到遮光、保護隱私的作用。我國是窗簾生產大國,窗簾總產值占全球窗簾總產值的70%,主要銷往美國、澳大利亞、英國、墨西哥、德國等地,其中美國占總出口的70%。盡管我國窗簾產量高、出口多,但與窗簾相關的產品標準尚不完善,尤其是在帶拉繩窗簾產品安全方面。
帶拉繩窗簾通常具有操作繩和內繩或僅有操作繩,操作繩是用來控制窗簾的遮光物或百葉,內繩是將外部的力傳遞到組件以引起動作執(zhí)行(升高,下降,橫移,旋轉)的部分[1]。相對于其他類型的窗簾,帶拉繩窗簾在材質和款式上的多樣性使其廣受人們喜愛,多用于寫字樓、居室、酒店、別墅等場所。目前市場上的帶拉繩窗簾產品主要有蜂窩簾、百葉簾、垂簾、百折簾、卷簾、羅馬簾等,其中百葉簾、卷簾是我國應用最普遍的窗簾產品,百頁簾可實現光線不同角度的任意調節(jié),使室內的自然光富有變化,卷簾收放自如,占用空間小,其樣式如圖1所示。
圖1 帶拉繩窗簾產品樣式
1.1 帶拉繩窗簾國內標準狀況
在國內,窗簾屬于紡織產品,其安全標準執(zhí)行的是GB 18401—2010《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guī)范》,窗簾是C類產品,安全指標主要包括甲醛、pH值、染色牢度、異味、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等化學指標。
帶拉繩窗簾有別于普通窗簾的就是其含有繩索,國內關于窗簾的標準均不涉及到拉繩的安全要求。GB/T 19817—2005《紡織品 裝飾用織物》關注的是纖維含量、水洗尺寸變化率、色牢度(耐洗、耐摩、耐光)、斷裂強力(脹破強力)等指標;行業(yè)標準LY/T 1855—2009 《木制百葉窗簾和百葉窗用葉片》主要是對百葉窗簾使用的葉片規(guī)格尺寸、外觀、物理性能等做了規(guī)定。我國兒童家具標準GB 28007—2011《兒童家具通用技術條件》雖然規(guī)定了產品中繩帶、彩帶或綁緊用的繩索,在(25±1)N拉力下,自由端至固定端的長度不應大于220mm,但窗簾不屬于兒童家具,因此不在該標準適用范圍內。
1.2 帶拉繩窗簾國外技術法規(guī)和標準
在國外,窗簾拉繩的安全性得到了很多國家的重視,歐盟委員會于2011年發(fā)布了一項針對可能對兒童造成潛在風險的窗簾拉繩和安全裝置的第2011/477/EU號決議,列出了關于使用室內窗簾、拉繩窗用覆蓋產品和安全裝置的具體安全及信息要求,目的是防范兒童被勒絞的風險。
澳大利亞政府頒布了2010年貿易實施法規(guī)《消費品安全標準 拉繩窗簾產品》,規(guī)定2010年12月31日起供應的拉繩窗簾產品必須符合強制性法規(guī)的要求。法規(guī)要求在產品包裝和拉繩上做出警示標簽,在說明書中標明避免造成勒束兒童的危險,對于安裝了拉繩導向裝置則要求:在受到來自任一方向的70N拉力10s時間內,仍能牢固地附著于墻壁或安裝說明中標明的其他架構;可以避免拉繩在不高于地面以上1600mm的位置形成220mm或更長的環(huán)形繩圈[2]。
美國近些年對窗簾標準ANSI/WCMA A100.1多次修訂,旨在為窗簾產品提供更加清晰準確的定義,最新的2014版本中還專門規(guī)定了羅馬簾和卷簾的具體測試要求和步驟。加拿大帶拉繩的窗簾標準為CSA Z600-2014,在內容上和美國標準ANSI/WCMA A100.1高度相似。
1.3 ANSI/WCMA A100.1-2014標準分析
ANSI/WCMA A100.1-2014《美國國家標準 帶拉繩窗簾產品的安全》是由美國窗簾制造商協(xié)會(WCMA)制定的,目的是為了減少窗簾拉繩對幼童造成的傷害,該標準主要包括產品要求、標志和標簽要求、測試和參數、測試方法附件幾部分。產品要求中規(guī)定,任何要從產品上分離開來的安全部件和裝置應當滿足聯(lián)邦16 CFR 1501,該法規(guī)是針對可能引起3歲以下幼兒窒息的小物件鑒別,要求小物件不能放入一個直徑為1.25in(31.75mm)的圓筒。而對于操作繩和珠鏈,可以是沒有可接觸到的操作繩索,或者有1條或多條分開的操作繩,這樣就不至于形成危險環(huán),若有可形成環(huán)的繩索,標準中提供了6類安全裝置的要求和測試方法,如表1所示。
表1 操作繩和珠鏈安全裝置及測試要求
對于內繩,標準要求要么無可接觸的內繩,若有,則要符合安全測試要求:對內繩做負重測試,負重為10lb(44.4N),負重點為最下端2in(50.8mm)處,當掛上重塊后所產生的繩圈不能超過153mm長;以正常的開合頻率和方法操作3000次疲勞測試;把窗簾拉至最高后突然松手,進行1000次沖擊測試;500h老化測試后做壓縮測試,老化后的止檔應能抵抗25lb(111N)壓力10s。另外,內繩也可采用繩套和釋放這類安全裝置,測試要求和操作繩一樣。
帶拉繩窗簾的產品質量安全風險在于,當幼童因好奇等因素誤觸拉繩環(huán)圈,可能會被纏繞住脖子、手臂等部位,若無法及時掙脫,則存在勒傷甚至窒息的風險。世界各國因窗簾拉繩而引起的傷亡事故頻頻發(fā)生,據不完全統(tǒng)計,1998年,歐盟有129名兒童因為受到窗簾繩或帷帳繩索傷害而被送往醫(yī)院;2008年至2010年期間,愛爾蘭、英國、芬蘭、荷蘭和土耳其共有10起該類死亡事故發(fā)生。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CPSC)幾乎每年都公布有關帶拉繩窗簾的傷害數據,不少兒童因窗簾的繩索勒頸問題而受到傷害或死亡,如表2所示為2001年至2010年的傷亡數據,累計達200例。此外,2014年,美國一名一歲半的兒童幾乎被窗簾繩勒死,宜家家居因此召回了大約340萬個百葉窗簾。
表2 2001年—2010年CPSC公布的帶拉繩窗簾產品風險數據
由于國內目前沒有關于帶拉繩窗簾的產品安全標準,筆者依據美國ANSI/WCMA A100.1-2014測試方法和要求,從市場上采集了30批次樣品,其中水平百葉簾13批次、卷簾12批次、垂簾3批次、羅馬簾2批次。在30批次樣品中,7批次測試通過,23批次測試不通過,不通過率達76.7%??山佑|操作繩8批次測試通過,22批次測試不通過,不通過率為73.3%;30批次樣品中,9批次沒有可接觸內繩,21批次有可接觸內繩樣品中,12批次測試通過,9批次測試不通過,不通過率42.8%。
已有監(jiān)測數據表明帶拉繩窗簾的質量安全風險是客觀存在的,但由于國內缺少相應的法規(guī)和技術標準,因此市場上的產品未能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勒束幼童的占比大,而兒童天性好動,在日常生活中難免會去觸及窗簾拉繩,其產品質量安全值得關注。
政府和相關行業(yè)協(xié)會應盡快推動帶拉繩窗簾產品安全標準的制定。國外關于帶拉繩窗簾的標準已經較為成熟,可根據我國實際情況借鑒其先進標準,從根本上降低產品質量安全風險。
企業(yè)要重視帶拉繩窗簾安全部件的研發(fā)。分析美國帶拉繩窗簾產品的安全標準,其提到的安全裝置只需要對繩索部位做小許改動,所增加的裝置成本極低,而帶來的安全性提升效果明顯。
[1]WCMA.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for Safety of Corded Window Covering Products:ANSI/WCMA A100.1-2014[S/OL].(2014-07-21)[2017-06-29]. http://www.wcmanet.org/pdf/ANSI_WCMA_A100.1_-_2014__Standard_for_Safety_of_Corded_Window_ Covering_Products.pdf.
[2]商務部.澳大利亞出臺拉繩窗簾產品強制法規(guī)[EB/OL]. (2010-10-21)[2017-6-29].http://sydney.mofcom. gov.cn/aarticle/jmxw/201010/20101007198627. html.
Quality and Safety Analysis of Corded Window Covering Products
Wang Hai, Feng Qiuming, Ye Qiuyi
( Guangzhou Institute of Standardization )
Corded window covering are one of the more common daily curtains, Europe, America and other developed countrie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safety of such curtains while domestic safety standard is still in a blank state. As one of the five major security risks listed by American Consumer Safety Council, the damage data show the objective existence of the risk of strangulation. By detecting the collected samples using test methods and requirements of ANSI / WCMA A100.1-2014, which has set up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detailed test methods on the six types of safety devices of operating cord and weight, fatigue, impact and aging ability of inner cord, test results show that 76.7% of the products has failed to pass, product’s quality and safety are worth of attention.
corded window covering ; standard; ris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