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民族大學商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6)
外商直接投資與對外貿易對經濟增長的作用研究
——基于中部地區(qū)1992—2015年的數據
周倩
(廣西民族大學商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6)
本文基于內生增長理論構建實證模型,選用1992~2015年的面板數據,研究中部地區(qū)外商直接投資與對外貿易對經濟增長的影響作用。研究認為,中部地區(qū)FDI與對外貿易存在互補關系,二者對經濟增長都有著正向推動作用,但FDI的作用力度較小,而對外貿易的作用力度較大,F(xiàn)DI和對外貿易的交互項也對經濟增長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中部地區(qū)吸引FDI和促進對外貿易活躍能夠縮小經濟增長差距、實現(xiàn)區(qū)域經濟協(xié)調發(fā)展。
外商直接投資;對外貿易;經濟增長;中部地區(qū)
當前,全球經濟還處于金融危機后的持續(xù)深度調整期,全球總需求疲軟,出口導向型企業(yè)的發(fā)展受到嚴重阻礙,國際貿易活動趨于萎縮。同時,由于世界經濟的脆弱性、政策的不確定性和地緣政治的風險性,全球FDI也面臨著巨大風險,跨國公司對外投資十分謹慎。不管是對外貿易的萎縮還是FDI的流失,都會給東道國的經濟增長帶來不利影響。
改革開放以后,我國引進外資與對外貿易迅速增加,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在2001~2015年的14年間,我國出口額占全球出口總額的比重從4.3%增長到13.8%,進口占比也從3.8%增長至10%,進出口總額已連續(xù)多年居于世界第一。從吸引外資來看,2015年我國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額7814億元,位居于發(fā)展中國家的首位。然而,由于我國區(qū)域經濟發(fā)展不平衡,外商直接投資主要分布在具有區(qū)位優(yōu)勢的東部沿海發(fā)達地區(qū)。而隨著我國中部崛起戰(zhàn)略的提出與實施,中部地區(qū)正成為吸引外資增長最快的區(qū)域。據統(tǒng)計,2015年中部地區(qū)實際利用FDI總額為625.54億美元,在全國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總額中的占比為49.53%。這一數據說明,中部地區(qū)經濟發(fā)展水平明顯改善,發(fā)展活力保持強勁增長趨勢。中部地區(qū)經濟的崛起是實現(xiàn)區(qū)域經濟協(xié)調發(fā)展的重要布局,因此,深入研究中部地區(qū)FDI和對外貿易與經濟增長的影響作用具有重要意義。
(一)外商直接投資對經濟增長的影響研究
外商直接投資對經濟增長具有怎樣的影響作用?Chenery Strout在著名“兩缺口”理論中指出,發(fā)展中國家基本上都存在著外匯缺口與儲蓄缺口,需要通過吸引FDI的流入來實現(xiàn)“兩缺口”的均衡。Azman-Sainiet(2010)的研究也表明,F(xiàn)DI對東道國經濟增長存在顯著的促進作用。
假定1:中部地區(qū)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資對其經濟增長具有促進作用。
(二)對外貿易對經濟增長的影響研究
國外學者通過大量實證研究表明,對外貿易對經濟增長有著顯著的促進作用(Chen,2009)。國內學者也從不同的方面探討了對外貿易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影響和作用機制,得出類似的結論(王美昌,徐康寧,2016)。
假設2:中部地區(qū)對外貿易發(fā)展對其經濟增長有著促進作用。
(三)FDI和對外貿易對經濟增長的影響研究
Babatunde(2011)通過分析發(fā)展中國家FDI與對外貿易對經濟增長的影響,驗證了三者之間相互推動的關系。國內學者也驗證了FDI、對外貿易與經濟增長相互間具有長期推動作用,但FDI和對外貿易對我國東、中、西部區(qū)域間經濟增長差異也具有非常明顯的影響(張鵬,2010)。陳寧(2015)通過定性研究FDI與對外貿易對經濟增長的作用程度,發(fā)現(xiàn)FDI比對外貿易對經濟增長的長期作用力大。
假定3:中部地區(qū)FDI和對外貿易二者相互促進,共同推動經濟增長。
(一)指標設定及數據來源
FDI:外商直接投資。以外商直接投資額與經濟總量比率表示。TR:進出口貿易。以對外貿易總額與經濟總量的比率表示。IM:進口貿易。以進口總額其經濟總量的比率表示。EX:出口貿易。以出口總額與經濟總量的比率表示。
(二)檢驗過程及結果分析
用ADF法檢驗數據序列的穩(wěn)定性,結果表明(結果略),各原始序列都通過了5%的顯著性水平檢驗,因而可以直接采用原始序列進行Granger因果檢驗,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Granger因果檢驗結果
注:樣本數132;滯后2期。
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進出口貿易和外商直接投資互為因果關系,表明中部地區(qū)對外貿易是外商直接投資流入的原因,外商直接投資的流入又進一步推動了對外貿易的發(fā)展??梢缘贸鲋胁康貐^(qū)FDI與對外貿易之間主要表現(xiàn)為互補關系。
(一)模型設定
內生增長理論認為經濟增長是由經濟系統(tǒng)的內生變量所影響,即經濟無需外部作用力便能維持增長。因此,技術進步與人力資本積累等內生變量是經濟增長主導因素。Grossman & Helpman指出內生增長模型標準的生產函數如下:
Y=A·f(K,L,D)
(1)
(1)式中,Y、K和L分別是指經濟總量、物質資本與勞動力,A為常數,資本K包括國內投資(KD)與外商直接投資(FDI)兩部分,D指標是指國際貿易(TR)與技術進步(TE),于是有:
Y=A·f(KD,FDI,L,TR,TE)
(2)
采用對數形式,(2)式可以變形為:
lnY=A+α1lnKD+α2lnL+α3lnFDI+α4lnTR+α5lnTE
(3)
其中,Y—經濟增長,以實際人均產出增長率表示。KD—國內投資,以國內資本存量率表示。L—勞動投入,以勞動力增長率表示。FDI和TR的設定方法同上文。TE—技術增長率,這里用時間變量T來測度經濟增長中的內生技術進步因素。
為了進一步考察當期經濟增長是否受到上期經濟增長的影響,以判斷中部地區(qū)的經濟增長差距是趨向收斂還是擴散,可以進一步構建如下模型:
lnY=A+α1lnKD+α2lnL+α3lnFDI+α4lnTR+α5lnT+α6lnYt-1
(4)
為了更好地估計(4)式,需要確定面板數據模型形式。首先,通過似然比(LR)檢驗,LR檢驗值顯著,固定效應模型優(yōu)于不變截距模型;通過Huasman檢驗,Hausman檢驗值顯著,固定效應模型也優(yōu)于隨機效應模型,因此,固定效應模型為本文研究的相對最優(yōu)模型。
(二)檢驗過程及結果分析
對各數據序列進行單位根檢驗的結果均表明(略),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各原始序列具有一定的穩(wěn)定性,并存在某種長期關系。對模型(4)進行估計,結果見表2:
表2 中部地區(qū)FDI和對外貿易的經濟增長效應
注:①因變量為人均GDP增長率lnYt。②括號內的數據是t檢驗值,***、**、*是指在1%、5%、10%水平上顯著。③取對數值后,一部分值失效,觀察值是131,而不是144。
從模型(Ⅰ)和(Ⅱ)可以看出,lnYt-1的系數較大,說明上期經濟增長、國內資本和勞動力對本期經濟增長作用較大,因此中部地區(qū)各省的經濟速度增長差距會拉大,并呈現(xiàn)持續(xù)擴散趨勢。而在模型(Ⅲ)、(Ⅳ)中,變量lnYt-1的系數分別只有0.2097和0.2931,低于模型(Ⅰ)和(Ⅱ)中l(wèi)nYt-1的系數,說明在FDI、國際貿易與技術進步等因素的作用下,中部地區(qū)經濟增長速度的差距逐漸呈現(xiàn)收縮態(tài)勢。因此,F(xiàn)DI、國際貿易與技術進步等因素在縮小區(qū)域經濟發(fā)展差距、維持區(qū)域內經濟平衡發(fā)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內生經濟增長模型(Ⅲ)中,表示內生技術進步因素的變量對中部地區(qū)國民經濟的增長具有正向促進作用但不明顯,表明中部地區(qū)技術相對落后。FDI與對外貿易對中部地區(qū)經濟增長都具有一定地促進作用,但FDI較對外貿易的作用力度??;FDI與對外貿易的交互項則對中部地區(qū)經濟增長有著明顯的促進作用,系數達到0.4377,表明中部地區(qū)FDI與對外貿易之間具有互補關系,因此對外開放因素在中部地區(qū)的經濟增長中起著重要作用。
本文研究發(fā)現(xiàn)中部地區(qū)的對外貿易與FDI為具有互補關系,因此中部地區(qū)可以繼續(xù)加快推動對外貿易活動,以阻止FDI流入的減少或出逃。另外,F(xiàn)DI、對外貿易和技術進步等因素對縮小中部地區(qū)經濟增長差距具有明顯的推動作用。
總之,中部地區(qū)引進FDI和促進對外貿易活躍能夠在區(qū)域間引起“溢出”效應,使較落后的區(qū)域實現(xiàn)“蛙跳”式的跨越發(fā)展,以加快縮小區(qū)域經濟發(fā)展差距、促進區(qū)域經濟協(xié)調發(fā)展。在后金融危機時代,中部地區(qū)在關注FDI減少對經濟增長產生直接影響的同時,更要警惕對外貿易大量減少對經濟增長造成的負面沖擊。同時,中部地區(qū)也應促進勞動密集型制造業(yè)、服務業(yè)以及技術創(chuàng)新產業(yè)的轉型升級,需要注意勞動力教育素質和福利水平的改善,從而進一步促進經濟增長。
[1] Azman-Saini W N W,Law S H,Ahmad A H. FDI and economic growth:New evidence on the role of financial markets[J]. Economics Letters,2010,107(2):211-213.
[2] Chen H. A Literature Review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reign Trade and Economic Growth[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conomics & Finance,2009,1(1).
[3] 王美昌,徐康寧. “一帶一路”國家雙邊貿易與中國經濟增長的動態(tài)關系——基于空間交互作用視角[J]. 世界經濟研究,2016,02:101-110+137.
[4] Babatunde A. Trade Openness,Infrastructure,F(xiàn)DI and Growth in Sub-Saharan African Countries[J]. Journal of Management Policy & Practice,2011,12(7):27-36.
[5] 張鵬. FDI流入、出口貿易影響區(qū)域經濟增長差異性的實證分析[J]. 國際貿易問題,2010,05:88-93.
[6] 陳寧. FDI、國際貿易與經濟增長的實證檢驗[J]. 統(tǒng)計與決策,2015,08:135-138.
廣西民族大學研究生教育創(chuàng)新計劃gxun-chxzb201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