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豐臺一小豐益分校 金寬宏 王 芳
志愿小家庭,服務暖人心
北京市豐臺一小豐益分校 金寬宏 王 芳
欄目主持人:原輔導員雜志社社長兼總編輯 柯小恒
在豐臺區(qū)少工委舉行的“鄰里守望促和諧,志愿家庭筑夢圓”主題活動啟動儀式上,全區(qū)少先隊員人人領(lǐng)到了一個“志愿服務戶口簿”。為什么要發(fā)放“志愿服務戶口簿”?這里面要記錄什么?隊員們又該怎樣使用這個“戶口簿”呢?
我們學校是“公民教育”特色校,少先隊長年堅持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并已形成了傳統(tǒng)。無論在校內(nèi)還是校外,人們都可以看到“小公民”們志愿服務的身影。我們參加了“中國健康教育青海行”活動,帶領(lǐng)部分隊員走進青海玉樹,為災區(qū)小伙伴送去關(guān)懷和溫暖;學校“金帆藝術(shù)團”走進社區(qū)舉行了專場演出和小小“百姓論壇”;各中隊用“愛心義賣”款買書刊、學習用品,寄給邊遠山區(qū)的小朋友;隊員們身體力行地愛護身邊的一草一木……愛心接力棒在他們手中一屆一屆地傳遞。
如今,“志愿服務戶口簿”又為我校傳統(tǒng)的志愿服務活動打開了一扇窗,開啟了我們的新行動。借助這樣一個載體和形式,我們帶領(lǐng)隊員們小手拉大手,組建“志愿家庭”,傳承志愿精神,從而拓寬了志愿服務活動的思路。
學校少先隊大隊部召開了“傳承志愿精神,做新時代小主人”主題隊會,啟動了新一輪志愿行動。之后,中高年級各中隊紛紛行動起來。有的中隊收集、整理學校近年來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的資料,制作成微視頻;有的中隊設計了調(diào)查問卷,了解家長參與志愿服務活動的情況;紅領(lǐng)巾小記者忙著采訪“小志愿者”們,傳播他們感人的故事。
六(3)中隊組織了一次有意義的隊會。主持人用猜謎的形式引出了話題:“‘小小四方本,身穿棕色衣,身份信息全記錄,重要事情需要它?!蠹叶贾缿艨诓镜闹匾浴,F(xiàn)在,我們每個人手中又有了一個新的戶口簿。今天的隊會上,大家一起來談談‘志愿服務戶口簿’吧!”
輔導員帶領(lǐng)大家了解“志愿服務戶口簿”
打開“志愿服務戶口簿”,首頁是“家庭公約”:讓志愿走進生活,讓愛心溫暖你我,心手相牽,鄰里守望,匯聚力量,共圓夢想。后面依次是戶主、家庭成員登記表,以及記錄志愿服務活動的表格。隊員們了解了“志愿服務戶口簿”的用途后,高興地議論起來:“有了爸爸媽媽的陪伴,我們在雙休日、節(jié)假日、寒暑假可以開展更多的志愿服務活動了?!薄笆前?!老師們不用擔心我們外出活動時的安全問題了!”“有了這個‘戶口簿’,我們把參加志愿活動的情況及時記錄下來,可以起到激勵作用?!?/p>
然而,對于學校開展的“小手拉大手,志愿服務我能行”活動,家長們是什么態(tài)度?他們會支持嗎?隊會上,“探秘小隊”的隊員出示了一份調(diào)查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支持孩子參與志愿服務活動的家長達100%,93%的家長愿意和孩子一起參加活動。但參與過志愿服務的家長并不多,他們希望能夠參加社區(qū)服務、安全環(huán)保宣傳、綠色出行、照顧空巢老人等活動,或者到敬老院、福利院做志愿服務。
“志愿家庭”成員在社區(qū)清理草坪
一組真實的數(shù)據(jù)給了孩子們信心,也使成立“志愿家庭”水到渠成。隊員們經(jīng)過討論,制訂了一個組合志愿家庭的流程:寫申請書——中隊委批準——輔導員簽字——授“志愿家庭旗”。大家又群策群議,探討還能增設哪些新的志愿服務項目,如:整理共享單車,維護公眾設施,在學校隊室開設“隊前教育小課堂”等。隊員們還以齊聲朗誦自己創(chuàng)作的詩歌《愛心無限,志愿同行》,表達他們用小手拉起父母、親朋、鄰居的大手,積極參加志愿家庭服務,“幫助別人,奉獻社會,快樂自己,傳遞愛心”的美好愿望。
隊會之后,一個個“志愿家庭”組建起來,雙休日、假期里,親子志愿活動開展得紅紅火火。姜舟、管欣同學所在的兩個“志愿家庭”走進了“陽光敬老院”,幫老人打掃衛(wèi)生、整理被褥,聆聽老人講述抗戰(zhàn)的故事,為爺爺奶奶介紹北京日常生發(fā)的趣事及城市變化。歡聲笑語充滿了敬老院的每一個角落。院長叔叔感激地說:“‘志愿家庭’的社會責任感影響了這里的工作人員,我們要全力做好服務工作,讓老人們老有所樂,安享晚年?!?/p>
隊員們走進陽光敬老院
隊員何祉涵一家三口組成的“志愿家庭”來到了順義“太陽村”。這里有一群特殊的孩子——服刑人員的未成年子女。他們中不少人因此遭到歧視,導致性格內(nèi)向和孤僻。何祉涵一家認為,這些孩子最需要的是精神上的關(guān)愛,要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為此,何祉涵一家將書籍、文具、玩具等物品帶進“太陽村”,和那里的孩子一起開展活動。何芷涵同學說:“讓每個同齡小伙伴的臉上都綻放出快樂的笑容,有一個精彩的童年,是我最大的愿望。”
中隊的“小白鴿”小隊組建了“小白鴿志愿家庭”。他們把活動的觸角伸向了自己生活的社區(qū),清除小廣告,修剪草坪,打掃綠化帶的衛(wèi)生……一位曾擔心志愿服務活動會影響孩子學習的父親,如今也自豪地說:“我兒子利用課余時間做公益,為他人帶去方便與幸福,這是一種社會責任。我為兒子感到驕傲!現(xiàn)在,我們?nèi)叶技尤肓酥驹笀F隊,傳播正能量!”
在志愿活動中,隊員們進一步理解了志愿精神的內(nèi)涵,也熟悉了“志愿服務戶口簿”的作用與使用方法。在中隊會上,隊員們熱情高漲地與輔導員、伙伴們一起分享參加志愿活動的經(jīng)歷和感悟。每一次志愿活動都是愛心的傳播、思想的升華,同時也增強了隊員們的社會責任感和服務奉獻意識。我們將帶領(lǐng)少先隊員把志愿活動堅持下去,讓小手牽起大手,共同營造和諧幸福的美好生活。
(欄目編輯 張 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