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萍+師樹新+葛朝紅+燕建召+孫輝
摘 要:從制種田的選擇、親本種植、關鍵時期管理和制種田的收獲及種子加工等方面詳細講述了棉花雜交種生產(chǎn)關鍵技術,以對生產(chǎn)提供參考。
關鍵詞:棉花;去雄;授粉;加工
中圖分類號:S787.7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732034
1 制種田的選擇
制種田選擇要求土壤肥沃、排灌方便、交通便利、勞動力充裕的鄉(xiāng)村,且每塊不低于2hm2,成方連片、肥力較強、地勢平坦、無嚴重棉花病害或病害較輕的地塊,中間不能夾雜其他棉田。如地塊連續(xù)多年種植棉花或制種,須倒茬以減輕病害。
2 親本種植
父、母本按1:8配比種植,其中父本較母本早播2~3d,以便花期相遇。同時母本應在4月20日以前播種完畢,以延長有效結鈴期。為便于母本的去雄、授粉和保證制種田通風透光、降低脫落率,母本田實行大小行種植。一般要求大行距100~120cm,小行距60cm,株距33~40cm,理論密度30000~34500株/hm2左右。父本田種植于母本田的一頭或一側,要求株距25cm,密度45000株/hm2左右。父、母本區(qū)之間要留出1m隔離區(qū),以便區(qū)分和管理。
3 關鍵時期管理
3.1 蕾期
6月20日左右,做好父母本的去雜工作。
3.2 去雄授粉期管理(7月1日—8月10日)
一般每667m2制種田配備3~4名制種操作人員。制種的起始日期一般為7月初,截止日期為8月10日,制種期全過程約35~40d。如制種期提前,會增加爛鈴率;制種期延后,會使霜后花增多,10月底之前棉鈴不能全部正常吐絮,種子成熟度差,健籽率低,影響雜交制種的質量。
開始做雜交前,要按照父、母本的典型特征性狀,再進行一次嚴格的田間去雜,主要去除制種田內的雜株、劣株、變異株和病株。準備好標記用布條和授粉用小瓶。同時在開始去雄的當天上午,對母本田逐棵檢查,徹底清除母本棉株上所有已開放的花及幼鈴,以保證制種純度。
次日要開放的花,當天下午花冠急劇伸長膨脹,下午頂端露出黃色花苞,并逐漸變白、變軟??紤]到株間花蕾生長快慢的差異,開始去雄的時間在14:00以后,次日早晨6:00以前終止。
去雄要徹底,不要殘留花粉粒。應當做到去雄徹底干凈,即柱頭上不得存有花藥和花絲,且不傷害柱頭、子房和苞葉等。去雄以后,將準備好的鮮艷的布條搭在花柄上,以便次日上午授粉時查找。如遇雨天未能完成去雄任務,應在雨后將所有開放花朵摘除。
早晨6:00以后,制種人員可摘取父本植株上所有即將開放的花,集中用剪刀剪取花粉,采集花粉時注意不要使花粉上沾有露水,以免花粉粒吸水破裂,失去活力,無法完成正常授粉。花粉集中剪取于報紙上,進行日光晾曬,以促使花粉中花藥及早散粉?;ㄋ幧㈤_后,將花粉取于干燥容器內,帶入田間,放置于蔭涼處。采用青霉素小瓶,在瓶蓋上鉆取2~3mm左右的圓孔,以備授粉用。瓶中花粉以裝半瓶為宜,視花粉總量多少勤換花粉。
花粉的活力以上午最強,一般在上午8:30—12:00柱頭上露水干后進行,陰天可適當推遲,以保證授粉成鈴率。授粉時,可根據(jù)鮮艷標記布條等標記物尋找授粉對象,將母本柱頭通過瓶蓋上的小孔插入倒扣的小瓶中,使母本柱頭與花粉充分接觸,左右旋轉小瓶即可完成授粉。
雜交授粉在8月10日結束。在當天清早父本花采集結束后,即刻一次性拔除制種田父本。清理母本無效蕾,要求徹底清除母本株上所有未作雜交花蕾,并連續(xù)檢查1周。
去雄授粉期田間栽培管理尤其重要:及時打頂,一般視田間長勢在7月15日左右打掉頂尖,在7月26日以后,果枝上每去雄一朵花,果枝外側留2個蕾,其余全部掐掉;8月6日以后,每去雄一朵花,果枝外側花蕾全部掐掉,縮短了最后田間無效蕾的清理時間;早施、重施花鈴肥??煞謩e于7月上旬和下旬分2次追肥,掌握前重后輕的原則。追肥應以復合肥為主,嚴禁使用尿素等氮含量很高的肥料,以免引起棉花旺長,到吐絮期貪青晚熟;及時化控,防止瘋長旺長,造成田間郁蔽,影響通風透光性。化控應以縮節(jié)安為主,掌握“先控后促、少量多次、前輕后重”的原則;田間害蟲的防治。抗蟲棉不等于無蟲棉,對棉鈴蟲發(fā)生嚴重年份,要注意及時防治。同時應特別注意盲蝽象等非主要害蟲和父本田害蟲的防治。
3.3 吐絮收獲期
進入9月份,制種田會陸續(xù)吐絮,對豐產(chǎn)棉田,也要保證足夠的肥水供應,以防止棉花早衰,影響種子發(fā)育,單鈴重降低而減產(chǎn)。如棉株長勢明顯衰退、上部雜交幼鈴較少,就不必再澆水施肥,以免造成二次生長。同時要及時剪去空枝,增加棉田光照,以促進鈴重增加。每15d清理1次瘋杈和爛鈴,視具體情況,觀察是否需要進一步化控、是否需補充肥水、是否防治病蟲害等。
母本田采取以小區(qū)為單位,實行集中、統(tǒng)一收獲,地頭收購,統(tǒng)一運輸、存放,統(tǒng)一晾曬,統(tǒng)一安全保衛(wèi)。
收花要求:不收露水花、笑口花和僵瓣花。如遇爛鈴較嚴重年份,應在采摘前,單摘爛鈴,剝花晾曬,轉為商品棉處理。收花時,嚴防摻雜使假。
4 制種田的收獲及種子加工
軋花前統(tǒng)一晾曬棉花,確保種子水分降至于12%以下,以免軋花過程造成破子率增高,并可防止種子堆放過程中出現(xiàn)捂垛霉變。
軋花前,要對機器進行徹底檢修并清機,專機專軋,嚴防機械混雜和造成破子。在軋雜交棉籽棉之前,用其它棉花進行試軋,檢查破籽率等各項指標,確保機器達到最佳狀態(tài)。
加工好的毛籽經(jīng)過剝絨、稀硫酸工藝進行脫絨、衛(wèi)福種衣劑包衣、半自動電子稱進行分裝等過程,這樣才加工出成品種子。脫絨過程中,每隔一段時間進行破子和殘酸的檢測,如有超標情況,馬上調試機器或者酸的配比,以保證最終加工出合格的種子。
作者簡介:周永萍(1982-),女,碩士,助理研究員;師樹新,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