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配芬+韋金燕
摘 要:目的 建立HPLC法同時測定維C銀翹片中對乙酰氨基酚、馬來酸氯苯那敏、維生素C含量。方法 采用Hypersil NH2(4.6 mm×200 mm,5 μm)色譜柱,以乙腈-0.01 mol/L磷酸二氫鉀(用磷酸調(diào)pH至2.2)為流動相,柱溫30℃,波長246 nm。結果 對乙酰氨基酚、馬來酸氯苯那敏、維生素C線性范圍分別為0.16~1.60μg(r=0.9996)、0.08~0.80μg(r=0.9999)、0.04~0.4 μg(r=0.9991);加樣平均回收率(n=6)分別為98.7%、98.1%和98.7%,RSD分別為0.4%、1.5%和1.1%。結論 此方法簡便、快速、準確。
關鍵詞:維C銀翹片 對乙酰氨基酚 馬來酸氯苯那敏 維生素C HPLC
中圖分類號:R28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7)07(b)-0253-03
維C銀翹片為2015年版中國藥典收載的藥品,由山銀花、連翹、荊芥、牛蒡子、馬來酸氯苯那敏、對乙酰氨基酚和維生素C等13味組成,質(zhì)量標準采用HPLC分別測定綠原酸、牛蒡苷、對乙酰氨基酚、馬來酸氯苯那敏和維生素C五個成分。該文擬建立HPLC同時測定對乙酰氨基酚、馬來酸氯苯那敏和維生素C三個成分含量,可為維C銀翹片的生產(chǎn)控制和質(zhì)量標準提高提供實驗依據(jù)。
1 儀器與試藥
1.1 儀器
依利特P200Ⅱ高效液相色譜儀(大連依利特分析儀器有限公司);BP211D型電子天平(賽多利斯科學儀器有限公司);SG3300HD型超聲波清洗器(上海冠特超聲儀器有限公司)。
1.2 試藥
對照品:對乙酰氨基酚(批號:100018-200408)、馬來酸氯苯那敏(批號:10047-9904)、維生素C(批號:100425-201504)。對照品物質(zhì)均購自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
試劑:乙腈為色譜純,水為娃哈哈純凈水,其他試劑均為分析純。
藥品:維C銀翹片制劑,取自廣西純正堂制藥有限公司和廣西花紅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2 方法與結果
2.1 溶液的制備
2.1.1 混合對照品溶液
精密稱取對乙酰氨基酚、馬來酸氯苯那敏和維生素C對照品適量,加0.5%焦亞硫酸氫鈉溶液(用磷酸調(diào)節(jié)pH值至2.2)制成含對乙酰氨基酚80 μg/mL、馬來酸氯苯那敏40 μg/mL和維生素C20 μg/mL的混合溶液,即得。
2.1.2 供試品溶液
取本品20片,除去包衣,精密稱定,研細,取細粉0.1 g,置50 mL量瓶中,加0.5%焦亞硫酸氫鈉溶液(用磷酸調(diào)節(jié)pH值至2.2)稀釋至刻度,超聲處理10 min(功率300 W,頻率40 kHz),搖勻,濾過,精密吸取濾液1 mL,置10 mL量瓶中,加0.5%焦亞硫酸氫鈉溶液(用磷酸調(diào)節(jié)pH值至2.2)稀釋至刻度,搖勻,過0.45μm微孔濾膜,備用。
2.1.3 陰性樣品溶液
取維C銀翹片中藥干膏提取物(不含對乙酰氨基酚、馬來酸氯苯那敏和維生素C),按“2.1.2”項下方法制備。
2.2 色譜條件
色譜柱:Hypersil NH2(4.6 mm×200 mm,5 μm);流動相:乙腈-0.01 mol/L磷酸二氫鉀(用磷酸調(diào)節(jié)pH至2.2)(70∶30);檢測波長:246 nm;進樣量:10 μL。
2.3 含量測定方法學考察
2.3.1 線性關系考察
分別精密吸取“2.1.2”項下混合對照品溶液2、4、8、10、15、20μL進行測定,以峰面積(Y)為縱坐標,進樣量(X,μg)為橫坐標,繪制標準曲線,各成分的回歸方程、線性范圍見表1。
2.3.2 專屬性試驗
分別精密吸取陰性樣品溶液、混合對照品溶液和供試品溶液各10 μL,進樣測定,對照品及供試品中對乙酰氨基酚、馬來酸氯苯那敏和維生素C的色譜峰分離良好,陰性樣品中指標成分在相應保留時間處均無吸收峰,表明方法專屬性良好,見圖1~圖3。
2.3.3 精密度試驗
精密吸取同一混合對照品溶液,按“2.2”項下色譜條件連續(xù)進樣6次進行測定,測得對乙酰氨基酚、馬來酸氯苯那敏和維生素C峰面積的RSD分別為0.4%、0.6%和0.9%,表明儀器精密度良好。
2.3.4 穩(wěn)定性試驗
精密吸取同一供試品溶液,分別于配制后的0、2、4、8、10、12 h按“2.2”項下色譜條件進行測定,測得對乙酰氨基酚、馬來酸氯苯那敏和維生素C峰面積的RSD分別為0.6%、1.1%和1.6%,表明供試品溶液在12 h內(nèi)穩(wěn)定。
2.3.5 重復性試驗
取維C銀翹片樣品,研細,取6份,每份0.1 g,精密稱定,分別按“2.1.2”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按“2.2”項下色譜條件進樣測定,測得對乙酰氨基酚、馬來酸氯苯那敏和維生素C的平均標示量百分含量分別為99.8%、99.7%和95.7%,其RSD分別為1.2%、1.6%和2.1%,表明該方法重復性良好。
2.3.6 加樣回收率試驗
精密稱取已知含量的維C銀翹片樣品6份,每份0.1 g,精密稱定,置50 mL量瓶中,分別精密加入含有混合對照的0.5 %焦亞硫酸氫鈉溶液(用磷酸調(diào)節(jié)pH值至2.2)(對乙酰氨基酚3.5 mg/mL、馬來酸氯苯那敏0.035 mg/mL和維生素C1.5 mg/mL)10 mL,按“2.1.2”項下方法制備加樣供試品溶液,按“2.2”項下色譜條件下進行測定,計算回收率及RSD,對乙酰氨基酚、馬來酸氯苯那敏和維生素C的加樣平均回收率(n=6)分別為98.7%、98.1%和98.7%,RSD分別為0.4%、1.5%和1.1%。
2.4 供試品測定
取5批維C銀翹片樣品,3批來自廣西花紅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編號:170101、170102、170103);2批來自廣西純正堂制藥有限公司(170s301、170302),按“2.1.2”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按“2.2”項下色譜條件進行測定,以外標法計算標示百分含量,結果見表2。
3 討論
文獻多采用C18柱反相色譜測定[1,2],該文采用NH2柱正相色譜分析,溶劑分別采用甲醇和0.5%焦亞硫酸氫鈉溶液(磷酸調(diào)pH4、pH3、pH2.2)對比分析,甲醇為溶劑,維生素C不穩(wěn)定,峰形差,對乙酰氨基酚、馬來酸氯苯那敏峰拖尾。不同pH值的0.5%焦亞硫酸氫鈉溶液對上述三成分的色譜分析有明顯影響,pH2.2時對乙酰氨基酚與馬來酸氯苯那敏峰形最佳,維生素C嚴重拖尾現(xiàn)象得到改善。結果表明,此方法干擾少,具有專屬性、穩(wěn)定性高、重現(xiàn)性好,操作簡便,可作為控制本品質(zhì)量的手段之一。
參考文獻
[1] 高光偉,馮向東,黃海欣.HPLC同時測定維C銀翹片中綠原酸、對乙酰氨基酚、維生素C、馬來酸氯苯那敏的含量[J].中成藥,2008,30(2):207-210.
[2] 陳雯,于玲,周偉,等.HPLC同時測定復方銀翹氨敏膠囊中對乙酰氨基酚與維生素C的含量[J].中國藥事,2010,24(9):898-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