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美國宇航局提出了一項無約束性的要求:后來的航天器不要在六處阿波羅號登月舊址周邊半徑2公里的緩沖區(qū)以內著陸。該機構仍對留在月球表面的探測車等設備擁有產權,但太空法并未賦予它任何權利來保護具有標志性價值的宇航員腳印,例如最后一位月球行者吉恩·塞爾南留下的這些(右)。他曾于1972年執(zhí)行任務時說:“愿無違乎上帝之意……我們將返航,帶著和平和全人類的希望。”
得名之源 月球上有座“多特”(DOT)環(huán)形山,得名于宇航員查爾斯·杜克之妻多蘿西的昵稱;類似的還有“卡特”(CAT)環(huán)形山,得名于他兩個兒子查爾斯和湯姆的名字縮寫。其實這兩個地點杜克從未到達,不過他留了一張庭院全家福在月亮上。幾十年的曝曬很可能已使照片褪色,但背面的簽名也許仍可辨識,此外還有一段題詞,聲明照片里的是來自地球的宇航員杜克一家。
在這處遭舍棄的營地里,當時的訪客丟下許多東西:多種精密儀器、承載他們完成這次劃時代航行的部分船體,不過也有比較簡單的物品——鏟子和秤、罐子和支架、兩雙皮靴。它們是一次成功太空任務留下的廢品,太重不值得帶回家,所以仍紋絲不動地躺在最初被丟棄的地方。
48年后,在始終對著地球的月亮正面,“寧靜號”基地仍保持寧靜,不曾被侵擾過?!八喼笔强脊艑W者的夢想之地?!泵绹履鞲缰萘⒋髮W的貝絲·奧利里說。她是時下幾位倡議保護登月基地的人士之一,認為這顆完好如初的“時間膠囊”和地球上任何考古地點一樣值得保護。
谷歌公司設立的“登月X大獎”將對率先送機器人登月并拍到“阿波羅號”飛船著陸舊址圖像的私人企業(yè)獎勵400萬美元。奧利里等人擔心后來者的舉動:將機器人著陸在舊址內亂轉——其中物品對后世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
奧利里和同事們已向美國兩個州的政府成功申報了寧靜號登月舊址的歷史遺產價值,使基地內的物品得到保護,但聯(lián)邦官員對于賦予阿波羅號登月舊址同樣的保護級別卻一直猶疑不決,擔心這樣的舉動可能被國際社會視為在月球占地盤。1967年以來,對月球土地的探索及用途由聯(lián)合國《外太空條約》管治,條約禁止任何國家對它宣示主權。如果對登月舊址的保護有朝一日能夠實現(xiàn),屆時可能需要獲得多個國家的支持。
——布拉德·斯克賴伯
落在月球塵埃里的“阿波羅號”太空任務用品是一種人性載體,記錄著一絲一縷的科學好奇心、思鄉(xiāng)情和童心異想。
“你看怎么樣?……伽利略先生說對了呀?!卑⒉_15號指揮官戴維·斯科特故作驚奇地叫道。他剛剛實地驗證了那位曾經凝望月球的近代科學巨匠提出的定律:在沒有空氣阻力的情況下,任何重量的物體都會以同樣速度墜落。在運轉的攝像機前,斯科特左手放開一根獵隼羽毛,右手放開一把重量是前者千倍的巖錘。它們同步落地了。在這精彩一幕發(fā)生的三天之前,對自由落體定律的理解幫助這支宇航員隊伍乘著“獵隼號”航天器在月球安然著陸。
只有12個人曾在月亮上行走,但為了把他們送到那里,20世紀兩個對立的超級大國付出了最精華的技術力量。無數(shù)人為這項事業(yè)做過貢獻,有的人失去了生命?!半E落的航天者”是一個8.5厘米高的鋁制塑像,紀念著美蘇兩國在太空競賽中犧牲的14名宇航員。阿波羅15號登月期間,斯科特把這個風格化的小人像與一塊逝者名牌留在了月球地面。次年,阿波羅16號發(fā)射期間,保羅·凡·赫伊東克在接受著名記者沃爾特·克朗凱特采訪時透露他是那個鋁像的設計師。當時曾有過售賣鋁像復刻品的計劃,但掀起了關于以登月任務為營利噱頭的多年爭議。
工作差不多做完了,阿波羅14號的宇航員們玩起了體育。艾倫·謝潑德把高爾夫6號鐵桿綁在一把土壤取樣工具的柄上,試了幾次,擊飛了兩個球,其一落在不遠處的環(huán)形山里。埃德加·米歇爾接力,用擲標槍的架勢扔出了一根取自太陽風收集器的桿子,落點剛好超過高爾夫球一點。二人準備離開月球時,這兩件東西(畫面近景中)都還能從登陸器的窗子中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