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娜·斯特羅施里克
為了去看1937年的那場日全食,一支美國考察隊在貧瘠的坎頓島上扎營,這支隊伍與另一支觀察隊伍競爭,挑起了一場爭奪這個太平洋島嶼主權(quán)的拉鋸戰(zhàn)?!睹绹浇炭茖W箴言報》將該島形容為“那些毫不在意樹蔭或飲用水的人,以及喜歡孤獨的人”的理想歸處。
“天氣十分晴朗。”1937年6月8日,在一個荒無人煙的太平洋環(huán)礁上,美國國家廣播公司的一個廣播員正在播報。幾分鐘后,月亮擋住了太陽——報道中所稱1238年來持續(xù)時間最長的日食開始了。
偏僻的坎頓島是觀測這場日食的最佳地點,7分鐘的時間里,月亮遮擋下的太陽呈弧線劃過天際。國家地理學會與美國海軍聯(lián)合探險隊拖運了10噸重的設備,從華盛頓特區(qū)到檀香山,然后行進3000公里進入太平洋,才到達坎頓島。這支13人的隊伍由科學家和攝影師組成,他們在一塊巨大的混凝土紀念碑上插上兩面美國國旗,以此標志他們此次任務的成功。而不遠處,一支英國贊助的科學考察隊也插起了他們的英國國旗。
這場友好的競爭迅速發(fā)展為外交上的爭端??差D沒有樹蔭或永久飲用水,但它地理位置極佳,可供往返于夏威夷和澳大利亞之間的飛機補充燃料。1937年8月,英國派遣兩名官員去那里建立基地,并請求美國移開它的標志,而富蘭克林·羅斯??偨y(tǒng)聲稱擁有對坎頓島的主權(quán),并派遣三名夏威夷“殖民者”居住在那里。
根據(jù)媒體報道,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逼近,日本把英國對侵略的容忍“視為英美兩國合作的證據(jù)”。不出所料,美國和英國同意共同管理坎頓島,以期阻止日本利用它。美軍建立了一個簡易機場,并在那里安置了超過1000人。盡管日本不時組織潛艇及轟炸機襲擊,坎頓島卻基本從戰(zhàn)爭中完好地幸存下來。
美國人最終在1976年離開了這個島,三年后,坎頓加入基里巴斯共和國。幾年前,那里僅余二十幾人留守,很快這個島就可能重回無人居住的狀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