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永輝
近日,筆者工作所在地出現(xiàn)幾個單位在職科級干部向組織部門提出改任非領導職務或離崗病休的申請,理由也“貌似”堂而皇之:“擔心自己能力不及、精力不夠、身體不佳而影響工作的推進?!?/p>
據(jù)了解,這幾位提出“請辭”的科級干部年齡在50歲左右,按理說仍然具備正常履職條件,換在以前,恐怕誰也不會主動提出申請。如此“請辭”絕非正常,是干部在思想上行動上的一種“病”,不可任之泛濫。這種現(xiàn)象傳遞的是不敢為、不愿為、不會為的消極思想,釋放的是缺乏擔當、精神懈怠、能力不足的危險信號。
隨著全面從嚴治黨、從嚴治吏的不斷推進,把權(quán)力關進了制度的籠子。當下,領導曾經(jīng)享有的人財物等方面的“特權(quán)”沒有了,更多的是服務、奉獻、責任和擔當。于是,那些不順應新潮流、不適應新常態(tài)的官員們就開始“患病”:在工作中不思進取、不敢擔當、不講奉獻、不求有為。
為官者當常念入職入黨時的錚錚誓言,當銘記人民群眾的殷殷期盼,當謹遵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好干部的五條標準,深刻領悟為官從政的要義,及時打掃思想上的灰塵、及早根治行動上的頑疾。為官就是為人民服務,理應奮發(fā)圖強,在改革浪潮中激流勇進,在干事創(chuàng)業(yè)中實現(xiàn)人生價值。那些只想攬權(quán)不想擔責,只拿俸祿不思作為的庸官們當醒醒了,請多多捫心自問:自己是否對得起人民,對得起領用的俸祿,對得起人民公仆這個神圣的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