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行當:
扮演劇中人物分角色行當,是中國戲曲特有的表演體制。
行當從內容上說,它是戲曲人物藝術化、規(guī)范化的形象類型;從形式上看,又是有著性格色彩的表演程式的分類系統(tǒng)。
每個行當,都是一個形象系統(tǒng),同時也是一個相應的表演程式系統(tǒng)??梢哉f,行當這種表演體制,是戲曲表演程式創(chuàng)造形象的結果,又是形象再創(chuàng)造的出發(fā)點。
生、旦、凈、丑各個行當都有各自的形象內涵和一套不同的程式和規(guī)制;每個都行當具有鮮明的造型表現(xiàn)力和形式美。
形成:
中國戲曲主要是由民間歌舞、說唱和滑稽戲三種不同藝術形式綜合而成。
地位:
中國的戲曲與希臘悲劇和喜劇、印度梵劇并稱為世界三大古老的戲劇文化。
種類:
經過長期的發(fā)展演變,逐步形成了以“京劇、豫劇、越劇、評劇、黃梅戲”五大戲曲劇種為核心的中華戲曲百花苑。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中國各民族地區(qū)地戲曲劇種約有三百六十多種,傳統(tǒng)劇目數(shù)以萬計。
比較著名的戲曲種類有:昆曲、粵劇、淮劇、川劇、秦腔、晉劇、漢劇、河北梆子、河南墜子、湘劇、黃梅戲、湖南花鼓戲等。
表演形式:
中國戲曲有豐富的藝術表現(xiàn)手段,它是以唱、念、做、打的綜合表演為中心的戲劇形式,與表演藝術緊密結合的。它把曲詞、音樂、美術、表演的美熔鑄為一,用節(jié)奏統(tǒng)馭在一個戲里,達到和諧的統(tǒng)一,充分調動了各種藝術手段的感染力,形成中國獨有的節(jié)奏鮮明的表演藝術。
特征:
1.虛擬性。
舞臺藝術不是單純模仿生活,而是對生活原形進行選擇、提煉、夸張和美化,把觀眾直接帶入藝術的殿堂。
2.程式性。
如關門、上馬、坐船、舞槍等,都有一套固定的程式。程式在戲曲中既有規(guī)范性又有靈活性,所以戲曲藝術被恰當?shù)胤Q為有規(guī)則的自由動作。
3.綜合性。
即時間藝術和空間藝術的綜合,這種綜合性是世界各國戲劇文化所共有的,而中國戲曲的綜合性特別強。
虛擬性、程式性、綜合性,是中國戲曲的主要藝術特征。這些特征,凝聚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美學思想精髓,構成了獨特的戲劇觀,使中國戲曲在世界戲曲文化的大舞臺上閃耀著它的獨特的藝術光輝。
生:扮演男性人物。多為性格正直剛毅的正面人物,重唱功,用真聲,念韻白;動作造型莊重、端方。包括老生(主要扮演帝王及儒雅文弱的中老年人)、小生(主要扮演年青英俊的男性角色)、武生(主要扮演的是勇猛戰(zhàn)將或是綠林英雄)、紅生(專指勾紅色臉譜的老生)、娃娃生(劇中的兒童角色)等幾大類。
旦:扮演各種不同年齡、不同性格、不同身份的女性角色之統(tǒng)稱。旦行分為青衣(端莊嫻雅的女子)、花旦(天真活潑的少女或性格潑辣的少婦)、武旦(扮演精通武藝的角色)、老旦(老年婦女)、彩旦(滑稽詼諧的喜劇性人物)、花衫(融合青衣、花旦、武旦、刀馬旦于一體的全才演員)等。
凈:俗稱花臉,又叫花面。一般都是扮演男性角色。凈行可分為銅錘花臉(莊嚴凝重的忠臣良將)、架子花臉(綠林草莽英雄或權臣奸相等)、武凈(悍戰(zhàn)將或神話中的靈仙妖怪等)、二花臉(扮演一些窮兇極惡之徒)等。
丑:喜劇角色。丑的表演一般不重唱工而以念白的口齒清楚、清脆流利為主。丑行又叫小花臉、三花臉。包括文丑(伶俐風趣或陰險狡黠的角色)、武丑(精明干練而風趣幽默的豪杰義士)等。
臉譜譜色分類:
一般情況下,臉譜的腦門和兩頰部位的顏色構成臉譜的主色,譜色分類就是按照臉譜的主色來分類。
譜色有相對固定的象征意義和特殊寓意,表現(xiàn)人物的基本性格特征。這是在長期的戲曲演出中,觀演之間互動對話、約定俗成的結果。
紅臉:一般表示忠勇耿直,有血性的勇烈人物。
白臉:又分水白臉和油白臉。水白臉表示陰險奸詐、善用心計,多用于反面人物。
黑臉:表示忠耿正直、鐵面無私,或粗率莽撞的人物。
粉紅臉:表示年邁氣衰,德高望重的忠勇老將。
紫臉:表示剛毅威武、穩(wěn)重沉著的人物。
黃臉:表示武將驍勇善戰(zhàn)、殘暴。
金銀臉:一般用于神、佛、鬼怪,象征虛幻之感。也用于一些英勇無敵的將帥或番邦將帥。
瓦灰色臉:表示老年梟雄。
藍臉:表示剛直勇猛、桀驁不馴的人物。
綠臉:表示俠骨義腸、性格暴躁的人物。
戲曲音樂:
唱腔:
1.抒情性唱腔,其特點為速度較緩慢,曲調婉轉曲折,字疏腔繁,抒情性強。它宜于表現(xiàn)人物深沉而細膩的內心感情。許多劇種的慢板、大慢板、原板、中板均屬于這一類。
2.敘事性唱腔,其特點為速度中等,曲調較平直簡樸,字密腔簡,朗誦性強。它常用于交代情節(jié)和敘述人物的心情。
3.戲劇性唱腔,其特點為曲調的進行起伏較大,節(jié)奏與速度變化較為強烈,唱詞的安排可疏可密。它常用于感情變化強烈和戲劇矛盾沖突激化的場合。各戲劇中的散板、搖板等板式曲調都屬于這一類。
念白:戲曲中人物的內心獨白和對話,除了通過唱腔的形式唱出之外,就是念白。漢語四聲字調,抑揚頓挫,也是念白音樂美的基礎。各種念白形式,如京劇的韻白、京白、方言白,就是語言與音樂的不同程度的結合。
主奏樂器:主要有昆劇的曲笛,秦腔、豫劇、河北梆子等梆子戲的板胡,京劇、漢劇等皮黃戲的胡琴,以及山東呂劇的墜子琴等等。
主奏樂器的不同音色和演奏方法,常常是形成這一劇種特有風格色彩的重要標志。人們聽到主奏樂器即能判明是什么劇種或聲腔在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