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霞
近日,女兒晴晴的班級微信群里,班主任發(fā)布了關于組織團體操表演的消息。九歲的晴晴已經(jīng)學了一年的舞蹈,這是一個施展才能的好機會。
晚上,晴晴放學回來,當我向她提及此事時,她卻毫不猶豫地搖頭道:“不,我才不報名呢!”我問及理由,她說:“上次參加表演失敗挨了批評,我再也不參加表演了?!?/p>
原來,在晴晴學校的迎新年晚會上,晴晴同班里的另三名女孩一起表演民族舞。由于表演前準備不充分,舞蹈進行到一半,晴晴的鞋帶突然散了,她差點被絆倒。結(jié)果可想而知,因為晴晴的失誤,評委們給她們這個節(jié)目的分數(shù)很低。
晚上,晴晴很不開心,我問她時,她有些煩躁地說:“媽,你就別問了,反正失敗了……”看著沮喪至極的女兒,我停止了追問。晴晴一直為自己的失誤懊悔不已,說她永遠忘不了這一天,還說以后再也不參加表演了。
我和老公都沒把晴晴的話當真,然而,沒想到事情過去了一個多月,她仍不能釋懷。我明白,作為母親,這時候,既不能強迫,也不能一味地勸她報名,而是應該嘗試著站在女兒的角度理解她。
于是,我對晴晴說:“假如是我,在那樣的意外發(fā)生后被老師責怪,我也會很難過。但是,你有沒有想過,老師對你寄予了厚望。結(jié)果卻因為你的失誤,得了很低的分數(shù)。老師為節(jié)目付出了很多心血,因為失望而責怪你幾句,我覺得,也是可以理解的……”
聽了我的話,晴晴不說話,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我講述了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蘭芳的經(jīng)歷:一次,梅蘭芳表演《貴妃醉酒》。當演到“冠上加冠”一節(jié)時,他剛把“高力士”遞過來的帽子戴在鳳冠上,不料滑落下來。有著豐富舞臺表演經(jīng)驗的梅蘭芳并沒有自己彎腰去拾,而是靈機一動,故意做出一副“醉”態(tài),用手勢暗示“高力士”?!案吡κ俊毙念I神會,臨時加上一句臺詞:“娘娘,帽子掉哪兒去啦?”“貴妃”則以“醉步”奔向帽子,“高力士”就勢拾起遞來,把“紕漏”補得天衣無縫,不僅充分表現(xiàn)出貴妃的醉態(tài),反而增強了演出效果……
晴晴一直默默地聽著,臉上的表情也漸漸松懈下來。最后,我對晴晴說:“其實,很多人在初次登臺表演時,都有類似的經(jīng)歷,一次的失敗并不可怕,只要善于從中吸取經(jīng)驗教訓,在下次上臺時規(guī)避失誤,你就離成功近了一步。要知道,因為失敗、氣餒導致的一蹶不振,才是最可怕的……”
我們談話結(jié)束的時候,我讓晴晴再好好考慮是否報名。同時,我告訴她,假如她真的決定不參加,我也將尊重她的選擇。半個多小時后,我在廚房做飯,晴晴忽然跑過來對我說:“媽,我還是參加團體操吧?!?/p>
接下來的日子,晴晴每天放學后都會在學校練一個小時的體操。由于表現(xiàn)優(yōu)秀,晴晴很快被調(diào)到第一排的中心位置。眼看著比賽的日子一天天臨近,為了避免重蹈覆轍,除了提醒晴晴悉心做好表演前必要的準備,我還設想了比賽前可能遇到的種種情況,并和晴晴一起尋求解決之道,試圖通過實際情況,讓晴晴明白自己應該怎么做。
那天,當我們商量比賽時穿哪雙鞋子時,晴晴忽然說:“媽,這次我一定要贏!”看著她自信滿滿的樣子,想起當初她堅決拒絕報名團體操的情景,我露出了滿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