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蓓容
枇杷
陸蓓容
在單位食堂小超市見到今年第一撥枇杷。橢圓身軀,金燦燦色澤,個個完好飽滿。如此好顏色,像靚妝仕女,不肯有一絲失態(tài)。大約真就是打扮好了,趕著來吸引頭一茬饞蟲的。如此卻之不恭,當(dāng)真買來吃過,也并不差。是一種標(biāo)準(zhǔn)答案式的味道,“清微淡遠(yuǎn)”,卻又確鑿是甜。
那是四月上旬的事情。至下旬,又有新的見識。有一天走在某花園小區(qū)里,游目四顧,只見許多五顏六色的塑料袋,在暗綠色樹叢里高拋低墜。樹葉極具特色,葉脈深深鏤在葉面上,邊緣綴著兩行尖齒。絨毛遍布,遂有幾分色厲內(nèi)荏的樣子。這自然是枇杷,初夏季節(jié)綠得這樣深沉。走近看時,還青還小,大約自家栽種不能與農(nóng)業(yè)培植相比,只能格外提前留意,從鳥雀口中搶下它們來,巴巴兒等待黃熟。
此時終于能在菜場見到它。該就是農(nóng)民自家的樹,每天收獲若干,裝在大號竹編挎籃里帶來。還很少見,卻也不假雕飾;粗頭亂服,只搭兩片葉子做擺設(shè)。比不得櫻桃嬌怯怯的紅色,也不如柔軟又金貴的蓬蔂,在小碗里坐成幾層。俯身挑揀,色澤都深,有許多蟲眼與瘢痕。主婦的愚昧心理支配了我,覺得這至少說明它未遭農(nóng)藥荼毒。于是也高高興興地買回一袋,不想?yún)s酸澀非常。
一面敬佩先進的栽培技術(shù),一邊又感慨升斗小民還是應(yīng)該不違農(nóng)時。在這樣的煎熬里跨入五月,忽然間,整個世界都甜蜜了。金燦燦的枇杷籃子遍布市場,叫人眼亮,心也跳。是圓形的一種,新鮮幼潤,果梗上細(xì)毛猶在。此時已不必挑揀,放手去摟,三斤兩斤,都沒有幾個壞的。它的味道實在很溫和。若甜,先是滋潤,濕而涼的滋味裹滿口腔,甜從其中慢慢泛出。若不甜,也只是一種輕微而柔和的酸,從舌尖浸潤開去,像在說節(jié)候尚早,大有時間盡情享受初夏光景。
每天兩斤,甘芳如夢,不知將醒。六月二日再到市上,諸家枇杷攤子約好了似的消失不見。茫然四顧,造物如謎。金黃色悄悄黯淡下去,又換作水紅輕綠,香桃荔枝。
選自《閑時閑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