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di+Lau
現(xiàn)如今單身男女遲婚比例愈來愈高,生育計劃自然也順勢延后,高齡產婦不再罕見,可是懷孕生子實非易事,不少夫婦受不孕問題困擾。中醫(yī)認為不孕與體質有關,要懷孕必先調理好體質。
本期由孫博士為我們講解不同癥型的調理方法,并推薦4款湯水茶療,幫助調理身體成孕。
孕前一定要調理?
不孕的成因有很多,男士主要是腎虛影響精子質量及活動,而女士的因素則較多,如氣血不足、痰濕、宮寒、經期不準等。此外,患有多囊卵巢癥、子宮肌瘤的女性,也較難成孕。孫博士指不一定每個女性懷孕前都需要調理體質,以香港的情況為例,十對夫婦中就有一半以上受不孕問題困擾,數(shù)字較幾十年前為高。懷孕前平均需要半年至一年時間調理,而每一個癥型都有不同的治療方法,臨床上不孕女性比較多是宮寒、氣血不足、腎虛,其次是患上子宮肌瘤等婦科疾病。
不孕體質分4類
為生育下一代,有些夫婦不惜接受人工受孕,如利用打排卵針等,這些方法雖然能在短時間增加受孕機會,但對身體也有一定風險。相反,中醫(yī)透過望、聞、問、切,了解患者體質,根據癥型作出調整,改善及提高受孕機會。孫博士指不孕癥型主要分為腎虛型、肝郁型、血瘀型、痰濕型四類。
腎虛型:此類型人士容易感覺疲累、手腳冰冷、頭暈、腰酸腳軟,臉色也較為暗淡。調理方面分陰陽,陽虛者可以黨蓼、當歸、菟絲子、熟地等補陽、補氣血;陰虛者可以女貞子、白芍、墨旱蓮、生地等滋陰養(yǎng)血。
肝郁型:女性患者較多,因工作壓力,或者情緒緊張,常感到悲傷、煩躁,平時容易出現(xiàn)下腹脹痛、頭痛、失眠的情況,而經前更會有疼痛、乳房脹痛,來經時血塊也偏多。此類女性甚至會有患乳腺增生、子宮肌瘤的機會。調理方面以疏肝解郁為主,中藥如柴胡、白芍、茯苓、當歸、香附等能疏肝,令心情舒暢。
血瘀型:此類型人士常感到經痛,來經時血塊較多,經血顏色呈暗紫色,甚至是紫黑色;舌頭顏色同樣偏紫暗,會有瘀點出現(xiàn)?;颊咭灿袡C會是曾接受刮宮手術或曾經流產,但及后缺乏適當?shù)恼{理,身體因而堆積瘀血。中藥如川芎、赤芍、蒲黃、五靈脂等,能有效活血化瘀,并調理經期不適。
痰濕型:體形偏胖,肌肉較松弛,容易感到疲累,或出現(xiàn)胃脹、氣虛的情況,平日多痰,而且身體水濕運化差,中醫(yī)稱這為痰濕,會阻礙體內水分、血液流動,有可能造成卵巢囊腫、濕氣等,令到排卵有困難。治療上以健脾去濕、化痰理氣為主,茯苓、陳皮、蒼術等,能令脾胃運化吸收較好,將痰濕排出體外,可使整個氣機通暢。
3階段調經
月經與懷孕有密切關系,孫博士指在中醫(yī)角度,來經是一個失血的過程,故經期調理顯得相當重要。經期調理主要分經期完結、經問期及分泌期3個階段,經期完結時,因失血身體較虛弱,應要養(yǎng)氣血、健脾胃;11至16日的經間期,同時也是排卵期,氣血活動較正常,腎的陰陽達平衡,此時補肝腎、養(yǎng)精血、疏肝理氣,可以減低經前不適;17至28日經前分泌期,則以補腎的陰陽、補氣血為主。
針灸有效改善體質
針灸、艾灸都是中醫(yī)調理的方法之一,而且適合所有女士。針灸會從調經、補氣血、補腎方面入手,施針位置包括頭部、腹部及手腳,能有效調整氣血、臟腑功能、疏通經絡,從而穩(wěn)定內分泌,改善體質及人體的氣血循環(huán)。針灸調理過程快則2至3個月,慢則需要超過一年時間,按個人體質而定,孫博士建議一星期至少針灸一次,最理想一星期兩次。
日常助孕方法
除用藥、針灸調理外,孫博士指日常也有方法可以助孕,飲食上宜清淡,多吃補氣暖身的食物,如米飯、堅果類、西紅柿、洋蔥、黑木耳及菠菜等,少吃生冷食物如刺身、壽司、沙律及寒性食物如苦瓜、白蘿卜、白菜及海鮮等。其次,平日要做足保暖工作,少穿短裙、短褲,防止寒氣從雙腳入侵子宮,若長期處于冷氣空間,可喝杯姜茶驅寒,能化解體內寒氣;睡前以溫熱水浸腳,每次浸泡20至30分鐘,能刺激足底的經絡和穴位,促進腳部血液循環(huán),保持子宮溫暖外,更可降低局部肌肉緊張,消除疲勞,改善睡眠質量。另外,少接觸化學物,如香水、化妝品內的化學成分會經皮膚吸收,毒素會影響身體;還要配合適量運動,能調暢氣血,改善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