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用話題】文學的魅力 雅俗共賞 個人喜好
時事引讀 >>·原創(chuàng)·
2017年5月15日,據(jù)《北京日報》報道,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各大高校圖書館陸續(xù)公布2016年度閱讀報告。眾名校統(tǒng)計出的前10位的“借閱榜單”頗有令人意外之處。先是清華大學與北京大學,兩家高校學子的閱讀呈現(xiàn)出極大的差異:在清華大學,武俠、科幻、通俗歷史等讀物,在學生中很吃香,金庸小說《天龍八部》更位居外借圖書排行總榜第三;在北京大學,中文圖書外借排行榜前10位,除了《人的發(fā)展論》和《長恨歌》,其余均為引進版社科讀物,國內作家不太受寵,只有王安憶一人挺進前十。復旦學子的趣味跟北大相似,但更偏愛本校學者的著作。閱讀多樣化的樣貌,在大學校園里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素材聚焦1 文學讀物為何成為首選
從幾家名校公布的借閱榜單來看,文學讀物是最受歡迎的。為什么很多大學生會鐘愛文學讀物呢?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副館長劉春鴻認為,因為很多大學生在初高中階段被學校、老師管得死死的,所以到了大學就會一氣兒看那些以前不讓看的文學讀物,如《盜墓筆記》、《誅仙》、金庸的武俠小說都屬于這種情況。
素材聚焦2 按人讀書更能做到深度閱讀
對于榜單上大學生的愛金庸、愛武俠的現(xiàn)象,北京大學圖書館研究館員王波為其點贊,認為金庸的武俠小說超越雅俗,早已被確認為經典。他同時指出當前閱讀狀況不甚理想,手機對深度閱讀干擾太多。他結合自己的閱讀經驗,建議“按人讀書”,他說:“讀魯迅就該讀《魯迅全集》,這樣對魯迅的精神遺產也會有更完整、更深刻的認識?!?/p>
【考場仿真試題】根據(jù)上述材料,寫一篇不少于150字的微評論。
【范文示例】眾名校公布的書目榜單,細究起來很有意味。大學生作為文化知識精英,其閱讀狀況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他們“用功”的程度。文學類讀物、歷史類讀物、工具類書籍位于前列,一方面說明了大學生充滿了激情、積極向上;一方面也說明了大學生很愛“沉溺”于美麗的幻想,懂得享受生活。
(特約教師 李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