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逸朗
多,就好嗎?我看多多并非會一定能“益善”!
——題記
①朋友生日,擺了幾桌宴席,邀請了許多親朋前來聚餐。席間,一位父親不停地給自己的小兒子夾菜,邊夾邊關愛地說“這個香、那個辣、還有這個很有營養(yǎng)”,不料,小男孩并沒有全部接受父親的“厚愛”,而是說出了一句讓在座各位震驚的話:“爸爸,我一個小朋友不需要這么多的,還有其他客人要吃呢!”
②的確,不知從何時起,人們變得十分“精明”了,能多則多、越多越好的思想觀念早已深入其心。因此,我們常??吹接心敲匆环N人,為了把自己喂飽而駐足在“免費試吃”的攤位前,生怕白長了一張嘴。同時我也驚恐地想起了幾天前我吃自助餐時的丑態(tài),每排一次隊都把盤子裝得滿滿的,明明已經(jīng)吃不下了,但還要休息一會兒,繼續(xù)堅持著多吃一些,害怕吃得太少而太“虧”著自己,卻導致我的肚子脹了一個下午。那個小男孩“知止”的良好品行讓我感到汗顏,在“多”與“少”的取舍間,我卻連個小孩子都不如!
③有人認為,因為資源有限,所以人們才會有“越多越好”的觀念。倘若在文明、資源充足的社會,人人的物質(zhì)需求都會得到滿足,也許就不會一味去貪求“多”了。但我認為,在科技發(fā)達的現(xiàn)代,越來越多的問題警示我們需要告別“越多越好”的思維了:攝入過多的蛋白質(zhì)會使人營養(yǎng)過剩從而嚴重影響健康。在嚴打“蒼蠅”“老虎”的現(xiàn)在,“蒼蠅”“老虎”們誰不是因為對“多”的欲望伸出貪婪之手而釀成大錯呢?種種問題、現(xiàn)象讓人深思:我們真的需要那么“多”嗎?
④目前,我國的經(jīng)濟發(fā)展已經(jīng)使人們擁有的物質(zhì)財富越來越多,但在精神財富上還相對較少,所以才導致了人們對“少”的恐慌。我們應重新審視“多”與“少”的價值觀念,主動去追求精神財富,告別“越多越好”的思維模式,深入理解“不需要這么多”背后的精神境界。
⑤朋友,請告別“越多越好”吧,學會“知止”,但愿大家都能做一個能放得下手而身心皆快樂的人!
本欄插圖 魯 璐
責任編輯 張家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