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永勝
奶奶點燃一炷香,叫五月和八月跟她一起跪下,朝神龕磕頭。嘴里說,先人老子要寬恕,你們曉得沒男人在屋哦??牧巳晤^,奶奶把香插進香爐里,回頭說,好了起來了。
八月不起來。八月嘟著嘴巴說,我不是個男人么!
奶奶就笑了,扶抱八月站起來,一面拿手抹八月膝頭上粘的地灰,一面說,我們八月當然是男人吶,是奶奶說錯了。
八月站著不動,黑眼珠子緊盯著神龕。那意思,是要奶奶向先人老子解說清白呢。
奶奶朝向神龕說,先人老子們看著呢,我們八月是個男人吶。只是八月還不會鑿紙錢么,八月將來有勞力了,能鑿紙錢了,八月就是大男人了。
我爸會鑿不?
會。
我叔呢。
會。
八月不好意思賭氣了。自己是不會鑿紙錢呀。
奶奶從放針線的柜匣子里翻出錢鑿子,叫五月端來半盆水,蹲在屋檐下,往磨刀石上一邊澆水一邊磨錢鑿子。等錢鑿子刃口磨白磨亮,拿拇指肚在刃口刮兩刮,再把刃口放在眼前瞄一瞄,滿意了。從屋里抬出寬板凳出來,開始鑿紙錢。
紙是昨天買回來的,淡黃色,一沓一沓指頭厚書本大小。奶奶放沓紙在板凳端頭,拿個三角形的釘鉤,釘鉤頭尾有三個突出的釘齒。頭上的釘齒釘板凳上,尾上的釘齒釘紙上,紙被老老實實卡住了。奶奶嘴里又說,先人老子寬恕哈。說過了,騎坐在板凳上,拿錢鑿子在紙上比劃比劃,然后,左手握著錢鑿子,安放在紙邊,右手揚起木錘,撲地一下,往錢鑿子上敲一下,紙立刻咬出個月牙樣的弧。奶奶敲了三下,放下木錘,把紙撩起來,看看月牙已經(jīng)咬穿了整沓紙,又把錢鑿子在手里調換個方向,離先前月牙兩三指寬的地方,又敲。紙上便留下兩個月牙,像個括號。
奶奶撲撲敲打錢鑿子,嘴里問,五月呀,你讀書了,可曉得清明節(jié)咋來的?
五月讀三年級了。想一想,除了記得那首“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的詩,其他的真不知道呢。
奶奶說,遠古時候有一個人,千難萬難當上了王,就封賞幫襯過他的人,偏偏忘了一個。后來想起來時,那個人已經(jīng)藏進山里了,幾請都不出來。王就想了個主意,放了把火燒山,想逼那個人出來。結果呢,那個人燒死了也沒出來。王傷心后悔了,自己不該放火呀。就告示天下,每年的這一天,全國都不能有煙有火,要吃冷食,要燒錢化紙祭那個人。時間久了,大家就把這一天叫寒食節(jié),叫清明節(jié),要吃冷食上墳祭先人。
八月好奇怪,火烤燎著那多疼呀。自己耍打火機,火苗子只在指頭上晃了下,都比打針還疼。那個人咋就不出來呢。
五月有些得意,老師講過,人要有氣節(jié),有些事寧可死也不能做??墒裁词菤夤?jié)呢,怎么解說給八月聽呢,她自己又說不上。想一想就說,八月,那個人自己寧愿死哩。
奶奶說,以前清明節(jié),家家戶戶都忙著鑿紙錢,扎墳飄子,拿金箔紙銀箔紙糊金元寶銀元寶。還得在頭一天煮一鍋飯拌一盆菜,不在清明節(jié)燃火燒鍋。唉,現(xiàn)在紙錢、墳飄紙都有廠子專門做,走過場糊弄死人呢。也不曉得先人老子用得慣用不慣。我老了,你們給我的,必須用鑿子鑿,出過力才算盡了心呢。
八月看一眼奶奶,說奶奶你現(xiàn)在就老了呀。
五月拍一下八月,八月咋亂說話呢,老了就是死了。
八月趕緊說,奶奶一直都不老,一輩子都不老。
人都要老的,只是五月八月還沒長大,奶奶老不成呢。奶奶說。
一沓紙上肩并肩背靠背排滿四排括號了,奶奶換過一沓又敲。敲了一會,奶奶停下來,向上挺挺腰,握錢鑿子的手背過去,在腰桿上輕輕敲。五月知道,那是奶奶腰酸了,就躬在奶奶身后,兩手捏成拳頭,一先一后一上一下給奶奶敲。
奶奶說五月長大了,曉得體恤人了。得了奶奶表揚,五月好開心。敲過了腰,又去敲奶奶背。八月也想得奶奶表揚,跑過去給奶奶揉腿。奶奶就閉了眼皮,很享受的樣子。你們都乖呢,奶奶沒白疼你們。
奶奶又開始鑿紙錢了。奶奶一下一下?lián)P著木錘,撲撲撲敲打錢鑿子。你爺以前鑿紙,一錘就到底了。鑿一回紙下來,板凳上全是鑿印子。奶奶老嘍,敲三四下也不到底。
奶奶說,以前清明節(jié),你爺鑿紙要鑿一大背兜。
奶奶說,以前這些活,女人干不得,要沖撞先人老子呢,只能男人干。現(xiàn)今啊,先人老子睜只眼閉只眼吧。
八月一挺腰桿,我也要鑿紙錢。
奶奶就笑了,八月呀,等你長大了翅膀硬了,飛得天遙地遠了,還有這片心,先人老子才得意呢。
五月不明白,不就鑿個紙錢么,女人怎么就干不得呢。爺爺沒了,爸和叔又長年在外,地里家里,啥活不都奶奶這女人干么。
奶奶說,五月呀你還小,長大你就明白了。
為啥有很多事,奶奶都說要長大才明白?好吧,五月只能像以往一樣,期盼著快些長大。
選自《天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