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艷麗++邢巍婷++柴婷++鄭文新++宮平++高維明
摘要:對94只巴爾楚克綿羊的毛絨樣品開展了細度、長度、白度、凈毛率、油脂率、毛絨纖維類型等參數(shù)檢測,分析巴爾楚克綿羊毛絨品質(zhì)和利用價值。結(jié)果表明,巴爾楚克羊羊毛凈毛率平均67.99%;通過纖維類型檢測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巴爾楚克羊毛絨含有絨纖維,平均絨含量在56.18%;巴爾楚克羊肩部的絨細度主體范圍在19.01~26.00 μm,絨纖維平均細度為22.48 μm,細度在19.0 μm以下占2.13%,說明巴爾楚克綿羊絨整體細度偏粗;長度主體范圍在50~100 mm,占樣本總數(shù)的72.35%,長度范圍較寬,長度分布較分散,個體差異較大。說明巴爾楚克羊能夠生產(chǎn)綿羊絨,而且其中一部分具有紡織加工價值。
關(guān)鍵詞:巴爾楚克羊;綿羊絨;毛絨品質(zhì)
中圖分類號:S826.8+9;S826.9+1 文獻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7)13-2498-0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7.13.025
Quality Analysis of Baerchuke Sheep Down Hair Resource
XU Yan-li, XING Wei-ting, CHAI Ting, ZHENG Wen-xin, GONG Ping, GAO Wei-ming
(Institute of Animal Husbandry Quality Standards, Xinjiang Academy of Animal Science, Urumqi 830000, China)
Abstract: The down hair samples of 94 Baerchuke sheep were tested to evaluate the quality and utility value in aspects of fineness, length, whiteness, percent yield of clean wool, grease and fiber types. The results showed the average net gross rate of Baerchuke sheep down hair was about 67.99%. The fiber type test results found the fiber of Baerchuke Sheep contained down hair, and the average down hair content was 56.18%. The fineness of shoulder down hair of Baerchuke sheep mainly ranged from 19.01 μm to 26.00 μm,and the average fiber fineness was 22.48 μm, with 2.13% fiber under 19.00 μm, which showed the coarser whole fineness of Baerchuke sheep down hair. The fiber length of down hair scattered from 50 mm to 100 mm, accounting for 72.35% of the total samples, and with dispersive length distributionand greater individual difference. It was concluded that Baerchuke sheep can produce down hair, and the textile value of some down hair would be remarkably superior
Key words: Baerchuke sheep; sheep down hair; quality of down hair
地方綿羊品種是畜禽遺傳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據(jù)全國第二次畜禽遺傳資源調(diào)查資料顯示,中國綿羊品種77個,其中地方品種48個,培育品種21個,引進品種8個[1]。新疆的地方綿羊品種數(shù)占全國地方綿羊品種數(shù)的1/3。新疆地域遼闊,豐富的地形地貌、氣候的多樣化、地域文化的差異性、生活習(xí)慣的迥異等因素促使新疆各族人民經(jīng)歷千百年來選育而成了巴爾楚克羊、哈薩克羊、阿勒泰羊、巴什拜羊、葉魯番黑羊、巴音布魯克羊、羅布羊、和田羊、策勒黑羊、多浪羊、葉城羊、塔什庫爾干羊、柯爾克孜羊等13個地方綿羊品種。根據(jù)2015年《新疆統(tǒng)計年鑒》數(shù)據(jù)顯示,新疆綿羊存欄數(shù)3 377.6萬只,年產(chǎn)綿羊毛143 770 t,其中細羊毛41 306 t,半細羊毛33 254 t,地方品種生產(chǎn)的異質(zhì)毛產(chǎn)量為69 210 t。新疆地方綿羊品種生產(chǎn)的異質(zhì)毛產(chǎn)量占新疆全部綿羊毛總量1/3以上,但是目前新疆地方綿羊品種異質(zhì)毛資源研究很少,利用也較少,異質(zhì)毛價格很低。事實上這些異質(zhì)毛的紡織加工價值本就存在,只是因為原有的紡織加工技術(shù)落后,沒有意識到這類纖維可以開發(fā)。針對上述問題,新疆畜牧科學(xué)院畜牧業(yè)質(zhì)量標(biāo)準(zhǔn)研究所于2010年開始,開展了新疆地方綿羊品種毛絨資源調(diào)查工作,巴爾楚克羊品種是經(jīng)過了長期的自然選擇與進化形成了現(xiàn)在的外貌體型特征明顯、遺傳性能穩(wěn)定的新疆地方綿羊種群[2],本試驗主要針對巴爾楚克羊綿羊毛品質(zhì)進行分析。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動物及樣品采集
在新疆喀什地區(qū)巴楚縣巴爾楚克羊主產(chǎn)區(qū)養(yǎng)殖場、合作社及養(yǎng)殖大戶,共采集94只符合條件的公、母羊(成年公羊15只、成年母羊35只、周歲公羊24只、周歲母羊20只)毛絨樣品,每只羊分別采集肩、側(cè)、股、背4個部位,分別從這4個部位的毛根處連毛帶絨采集了5 cm×5 cm面積毛樣樣品,立刻裝入帶封條的樣品袋中密封。
1.2 主要儀器
視覺纖維細度測試儀(BCS1.50aa,澳大利亞SGS羊毛測試中心);梳片式羊毛長度分析儀(Y131-SM,常州紡織儀器廠);電子天平(AC1205,德國Sartorious公司);半自動四槽洗毛機(W/4-17,澳大利亞Goodwin公司);八籃恒溫烘箱(Y802-A,常州紡織儀器廠);單纖維電子強力儀(YG001A,江蘇太倉紡織儀器廠);色彩色差儀(SC-80,北京康光光電子公司);鋼直尺(150 mm,天津市測量儀器工廠);單纖維測長器(4-10-1-20,澳大利亞Agritest公司)。
1.3 指標(biāo)測定
綿羊毛油脂含量:按照GB 1523-2013《綿羊毛》中毛絨纖維油脂含量試驗方法測定。
綿羊毛凈毛率:按照GB 1523-2013《綿羊毛》中凈毛率含量試驗方法測定。
毛絨纖維細度:按照GB/T 21030-2007《羊毛及其他動物纖維平均直徑與分布試驗方法纖維直徑光學(xué)分析儀法》方法測定。
纖維類型:按照GB/T 14270-2008《毛絨纖維類型含量試驗方法》中的方法測定。
手排長度:按照GB18267-2013《山羊絨》手排長度試驗方法測定。
單纖維長度:按照SN/T 0478-2003《進出口洗凈毛、碳化毛檢驗規(guī)程》測定。
單纖維強力和伸長:按照GB/T 13835.5-2009《兔毛纖維斷裂強度和伸長率試驗方法》測定。
色度:按照IWTO-56-03《原毛顏色測定方法》測定。
1.4 統(tǒng)計分析
試驗結(jié)果均以平均數(shù)±標(biāo)準(zhǔn)差表示,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對各組間數(shù)據(jù)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為差異顯著性標(biāo)準(zhǔn)。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綿羊毛油脂及凈毛率
羊毛油脂是羊體皮膚脂腺和汗腺分泌物經(jīng)過復(fù)雜的化學(xué)過程而形成的特殊物質(zhì),對羊毛起保護作用,它具有不被微生物分解發(fā)酵的特點, 覆蓋在羊毛纖維上,促進綿羊毛叢、毛束的形成,防止羊毛發(fā)生氈合現(xiàn)象[3]。其含量的高低直接影響著羊毛的手感、彈性、強力、紡織性能等。
試驗共檢測了94只巴爾楚克羊毛樣本的原毛油脂。由表1可知,原毛油脂范圍為2.73%~9.44%,平均油脂為5.43%,主體分布在4.51%~7.00%,占總量的61.70%。由表2分析可見,巴爾楚克羊不同部位原毛混合樣平均油脂含量為側(cè)部最高,其次是肩部、股部,背部最低。巴兒楚克羊羊毛油脂整體水平相對偏低,這可能與常年放牧的生長環(huán)境、營養(yǎng)條件及采樣季節(jié)有關(guān)。偏低的油脂含量將影響到羊毛的強度、彈性、光澤等質(zhì)量指標(biāo),這就要求生產(chǎn)者需從種公、母羊的選擇及飼養(yǎng)管理條件改善等方面著手,注意提高羊毛的含脂率。
凈毛率是羊毛貿(mào)易中的一個重要指標(biāo),反映羊毛的真實產(chǎn)量,品種、環(huán)境、營養(yǎng)水平及性別均可影響凈毛率。羊毛凈毛率在紡織工藝上與羊毛細度是同等重要的性狀,凈毛率的高低既影響個體剪毛量的提高,又影響紡織品質(zhì)量。凈毛率越高,凈毛產(chǎn)量高[4]。較高凈毛率的毛絨有較高的紡織加工價值,有利于減少毛紡工藝過程、降低毛織品成本、提高羊毛等級,賦予羊毛產(chǎn)品更高的經(jīng)濟價值[5]。
本試驗共檢測94份樣本的凈毛率,凈毛率范圍為54.33%~79.85%,平均凈毛率為67.99%。從表3可以看出,巴爾楚克羊毛主體凈毛率范圍分布為60.01%~75.00%,占總樣本比例的78.72%,分析結(jié)果表明該批毛樣凈毛率較高。
2.2 羊毛纖維類型
試驗共檢測94只巴爾楚克羊的纖維類型,檢出巴爾楚克羊羊毛中含有絨纖維。從表4可以看出,平均絨含量在55%左右,絨毛含量范圍為39.80%~73.54%,平均含絨率在56.18%左右。含絨率跨度較大,個體差異明顯,巴爾楚克羊羊毛絨樣品含絨率主要分布在45.01%~65.00%,占總樣本比例的75.54%。本試驗對94只巴爾楚克羊不同部位(肩、側(cè)、股、背)的毛絨樣品進行含絨率檢測,檢測結(jié)果見表5。由表5可以看出,巴爾楚克羊羊毛含絨率以肩部最高,股部最低,背部與側(cè)部居中。
2.3 肩部羊毛細度和纖維長度
細度和長度是羊絨、羊毛最為重要的經(jīng)濟性狀,直接影響紡織物的品質(zhì)[6]。羊毛細度是反映其特性的主要指標(biāo)之一,羊毛生產(chǎn)、加工和貿(mào)易都以細度為評價羊毛質(zhì)量的主要依據(jù)。纖維長度反映了纖維成紗質(zhì)量,直接影響纖維的可紡性和加工的有效性,其重要性僅次于細度[7]。在相同長度的情況下,羊毛愈細愈均勻,所織成的毛紗也細而均,毛織產(chǎn)品的各種特性也就越好[4]。
本試驗共檢測了94只巴爾楚克羊肩部樣品的絨細度,平均細度為22.48 μm,統(tǒng)計分析結(jié)果見表6。由表6可知,巴爾楚克羊肩部的羊絨細度主體范圍為19.01~26.00 μm,占樣本總量的81.90%;細度在19.0 μm以下占2.13%;細度在26.00 μm以上的占7.45%,說明巴爾楚克羊綿羊整體細度偏粗。按照綿羊絨紡織需求,在長度滿足要求的情況下,應(yīng)盡量選擇細度小于22 μm的個體[8]。
94只巴爾楚克羊肩部絨樣的單纖維長度見表7。由表7可知,長度范圍為28.95~143.00 mm,平均長度為76.35 mm。長度主體范圍為50.01~100.00 mm,占樣本總數(shù)的72.35%。該批綿羊絨樣單纖維長度范圍較寬,長度分布較分散,個體差異較大。
2.4 不同部位的毛絨細度
對巴爾楚克羊羊絨纖維混合樣按部位進行細度測定,結(jié)果見表8。由表8可看出,巴爾楚克羊各部位絨纖維混合樣平均細度背部最粗,其次是股部和肩部,側(cè)部最細。
2.5 色度
毛絨纖維顏色會影響毛紡織產(chǎn)品的染色質(zhì)量,白色毛纖維的色度越強,對紡織產(chǎn)品染色工藝有重要的作用,毛絨纖維的白度檢測是毛絨纖維的一項質(zhì)量指標(biāo)的檢測參數(shù)。94只巴爾楚克羊絨毛白度結(jié)果見表9。由表9可知,巴爾楚克羊絨毛白度平均值70.51,白度較好,且白度范圍較集中。白色綿羊毛、山羊絨白度值都在60以上[9]。而巴爾楚克羊絨毛白度平均值為70.51,說明巴爾楚克羊絨毛白度非常好。
3 小結(jié)
從試驗結(jié)果分析看,此次抽樣的巴爾楚克羊均含有綿羊絨纖維,平均絨含量在56.18%左右。主體絨纖維細度分布在19.01~26.00 μm,絨纖維平均細度為22.48 μm;巴爾楚克羊絨纖維長度主體范圍在50.01~100.00 mm,平均長度為76.35 mm。結(jié)合巴爾楚克羊絨纖維長度和細度參數(shù)看,絨纖維較接近二等細羊毛,單就長度總體情況而言來,對照山羊絨國家標(biāo)準(zhǔn),長度優(yōu)于山羊絨國家標(biāo)準(zhǔn)中的長度要求。目前尚沒有針對綿羊絨細度、長度遺傳力的評價情況,但從山羊絨、細羊毛的情況來看,細度為中高遺傳力[10-13]。此外,巴爾楚克羊羊毛凈毛率高,平均在67.99%,達到綿羊毛國家標(biāo)準(zhǔn)對羊毛凈毛率的要求;巴爾楚克羊毛絨白度的平均值為70.51,毛絨白度高于綿羊毛、山羊絨,說明巴爾楚克羊毛絨纖維的白度質(zhì)量較好。
參考文獻:
[1] 中國畜牧業(yè)年鑒[M].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2015.
[2] 高志英,桂 峰,馬 奔,等.巴爾楚克羊品種資源調(diào)查[J].草食家畜,2010(2):33-34.
[3] 金 俊.澳大利亞美利奴羊毛油脂對于毛叢強力的影響研究[D].天津:天津工業(yè)大學(xué),2008.
[4] 密 沖,保靈燕,王 瑩,等.不同品種綿羊羊毛品質(zhì)分析[J].畜牧生產(chǎn),2012,44(12):30-31.
[5] 呂維斌.影響細毛羊凈毛率若干因素的分析[J].中國養(yǎng)羊,1985(3):30-37.
[6] 汪詩平,王艷芬,陳佐忠.影響內(nèi)蒙古細毛羊羊毛生產(chǎn)的主要因素[J].草業(yè)學(xué)報,2001(6):78-86.
[7] 張 敏,王 樂,鄭文新.影響羊毛品質(zhì)的因素及控制因素[J]. 草食家畜,2010(3):29-31.
[8] 孫萬曉.河北省清河縣羊絨產(chǎn)業(yè)集群發(fā)展研究[D].沈陽:遼寧大學(xué),2012.
[9] 王秀蘭,鄭文新,胡 聽,等.阿勒泰羊毛纖維色度的品種特性[J].草食家畜,2010(12):20-21.
[10] 李金泉,王 峰,尹 俊,等.內(nèi)蒙古白絨山羊若干數(shù)量性狀遺傳參數(shù)的研究[J].遺傳,2001,23(3):211-216.
[11] 李武臣,宮 平,高維明.中國美利奴羊(新疆型)毛密品系主要生產(chǎn)性能遺傳力估測[J].新疆畜牧業(yè),2010(8):25-26.
[12] 鄭文新,王 樂,趙曉麗.關(guān)于“綿羊絨”纖維分類以及名稱的考證研究[J].草食家畜,2009(6):168-172.
[13] 宮 平.晉中綿羊毛絨資源品質(zhì)分析[J].中國畜牧獸醫(yī),2014, 41(10):28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