輯|宋欣園
聚焦2017高校畢業(yè)季
輯|宋欣園
相約碩果累累的季節(jié),相約不忘初心的未來,這是一年畢業(yè)季。
畢業(yè)典禮,是大學時光里的最后一堂課。
向過去告別,向未來問好。
讓我們聆聽校長對學子們的暖心告白,一同體悟其中的囑托與期待……
在這個收獲成長、啟程遠航的日子,我想跟大家談一談“積極”這個話題,希望你們讓積極成為自己的人生習慣,以積極的心態(tài),走向未來的成功和幸福的彼岸。
積極的人生,要有登高望遠的境界。境界高遠才能使人不斤斤計較眼前利益的得失,而是將自己的注意力、精力集中在放眼未來、思考長遠、謀劃大發(fā)展。我希望你們的人生,也擁有這樣的大格局、大胸懷,擁有這樣登高望遠的宏偉氣魄,努力成為對國家發(fā)展、民族復興的有用之才。
積極的人生,要有樂觀向上的心態(tài)。人的一生,總會面對困難和挫折,總會遇到人生的低谷。但只要擁有樂觀向上的心態(tài),困難就會變成新的機遇,低谷就會變成新的起點。我希望你們時時都能以積極陽光的心態(tài)善待自己、善待他人,以飽滿的正能量投入工作、投入生活,做一個處優(yōu)而不養(yǎng)尊,受挫而不短志的人生贏家。
積極的人生,要有勇于實踐的行動。再崇高的理想,再美好的藍圖,不付諸實踐與行動都只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成功者不一定是那個最有理想的人,但一定是那個最勇于實踐的人。我希望你們的人生,能夠始終在實踐行動中掌握新的知識,發(fā)現(xiàn)新的世界,創(chuàng)造新的未來。
同學們即將走出這個美麗的校園,邁向社會去迎接挑戰(zhàn)搏擊風浪,我希望各位不論以后從事什么工作,都要有點敢于冒險的精神。
作為90后的年輕人,生活在一個幸福的時代,你們的身上有許多優(yōu)點和長處:因為從小得到家庭與社會諸多的關(guān)愛,你們通常都比較有愛心、有個性;因為從小能受到更多的教育,因此通常都比較聰明,有更強的學習能力和適應能力。但是,90后的年輕人也有弱點和不足,我覺得其中之一就是不敢冒險,承受挫折的能力還比較弱。因為是幸福的一代,所以從小就得到父母或社會過多的呵護。包括大學在內(nèi),人們對年輕一代呵護有加,但是對他們的磨煉則不夠,所以當今年輕的一代冒險精神普遍比較缺失。
什么是冒險?我認為,冒險更為實質(zhì)的是一種精神,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冒險是一種敢于探索,樂于嘗試,喜歡創(chuàng)新,不怕失敗的精神,是當下最為推崇的一種精神。我們所處的時代瞬息萬變,日新月異,要求我們要敢于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不怕失敗。因此,在這個時代里不論從事什么職業(yè),有無冒險精神,都是你能否成功的一個關(guān)鍵。我希望同學們永遠都是敢于冒險的人。
在這個年代,許多同學的人生選擇集中彰顯了一代年輕人的責任擔當和家國情懷。作為民族精神的重要內(nèi)容,擔當深深植根于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
《周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禮記》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無一不深刻詮釋了中華民族敢于擔當?shù)膬?nèi)在稟賦,這都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高度統(tǒng)一的,具有永不褪色的思想價值。
擔當是人生脊梁,擔當是精神之鈣,擔當成就事業(yè),擔當贏得尊重。做大事之人必有真情懷,成大事之人必有大擔當。梁啟超先生說:“人生于天地之間,各有責任。知責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責任者,大丈夫之終也。”
要擔當,必須有過硬的才氣和底氣。擔當不是賭一時之氣、逞匹夫之勇,必須有淵博的學識,必須有堪當大任、服務(wù)社會的本領(lǐng)。經(jīng)過大學的教育,你們不僅具有追逐夢想的雄心和壯志,更有實現(xiàn)夢想的知識和能力,以及指引人生前進方向的正確價值觀,你們一定能夠擔當起歷史和時代所賦予的責任使命?!罢\樸勇毅”的校訓完美地詮釋了如何做到有擔當。一位同學這樣解讀校訓:以誠為本,以樸修身,以勇求進,以毅建功。這也是我對同學們的期待和希望。
人文精神是什么?人文精神是一種普遍的人類自我關(guān)懷,表現(xiàn)為對人的尊嚴、價值、命運的維護、追求和關(guān)切,也表現(xiàn)為對一種全面發(fā)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在今天這個莊嚴而神圣的場合,我有幾句話想與大家分享。
要保持學習的習慣。處于這個時代,重要的不是掌握多少知識,而是持續(xù)的學習欲望、良好的學習習慣和不斷提升的學習能力。校園外的社會生活與學校大不相同,也許你們今后會越來越忙,但希望大家能夠把學習作為一種追求、一種愛好、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把“八小時之外”利用起來。真正把學習當成一種習慣的人,一定會擁有開闊的精神版圖,也一定會擁有明亮的未來。
要善于獨立思考。人有獨立思想,才能從反省中不斷成長,才能不斷成長且不會變老,才能永遠不落后于時代。
還要不忘崇德修身。境界決定人的品位和眼界。不管今后走上什么樣的工作崗位,你們都要把講道德、有修為作為人的基本素養(yǎng)。
時代雖然不同了,但是做大事的難度沒有變,需要我們繼續(xù)弘揚“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校訓,在同學們臨行之際,我給大家提幾點希望。
一是欲成大事,須吃得了“苦”。青年時期多經(jīng)歷一點摔打、挫折、考驗,后面的路才能走得更穩(wěn)更遠。因此,大家要把艱苦環(huán)境作為磨煉自己的機遇,不怨天、不尤人。
二是欲成大事,須耐得住“酸”。走出校門,面對不斷變化的世界,面對魚龍混雜、泥沙俱下的社會,面對學業(yè)、情感、職業(yè)選擇的考量,難免會疑惑、彷徨、失落。重要的是,我們不能因此而“寒酸”,不能做“酸儒”。我們要修煉寵辱不驚的心理素質(zhì),保持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要以高尚的人格、健全的心態(tài)站立在世人面前。
三是欲成大事,須頂?shù)米 袄薄?。人的一生中,總會?jīng)歷一些難事、急事、復雜的事。做得大事,就是要在緊要關(guān)頭、復雜局面、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面前,不做過客,不當看客,敢于做先鋒,當仁不讓,潑辣大氣,在攻堅克難的過程中體會無限風光在險峰的境界。
四是欲成大事,須經(jīng)得住“甜”。在成功面前,要繼續(xù)保持謙虛謹慎的態(tài)度,保持勇往直前的精神。人生的道路是漫長的,只有始終具有憂患意識,始終做到與時俱進,才能走得更遠、飛得更高。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同學們要離開復旦校園了,我希望大家在今后的人生路上繼續(xù)修好“立德”這門終身大課。
要有勇于求真的精神。求真在于主動追求真理,保持“求知欲”;求真重在自覺堅守誠信,堅持實事求是;求真貴在能夠持之以恒,敢下“苦功夫”。
要有堅守善念的決心。復旦人知“小愛”,心中有他人,懂得奉獻,一直力求讓社會變得更有溫度;要懂“大愛”,心中有國家,勇于擔當責任,努力讓社會變得更有厚度。
要有美美與共的胸懷。各美其美,需要大家能夠欣賞自我,有自信心;美人之美,需要大家學會兼容并包,有共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