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衛(wèi)衛(wèi),譚承軍
(1.中廣核集團蘇州熱工研究院,江蘇蘇州 215004;2.環(huán)境保護部核與輻射安全中心,北京 100082)
?
核電廠周圍外部人為事件調查內容及方法探討
汪衛(wèi)衛(wèi)1,譚承軍2
(1.中廣核集團蘇州熱工研究院,江蘇蘇州 215004;2.環(huán)境保護部核與輻射安全中心,北京 100082)
核能發(fā)電作為清潔、安全的發(fā)電方式,已成為我國新能源的發(fā)展方向。發(fā)展核電能夠有效利用資源、提高國家能源安全水平、減少環(huán)境污染,實現(xiàn)國民經(jīng)濟可持續(xù)發(fā)展。核電廠附近如果存在潛在危險源,可能會對核電廠的安全構成嚴重威脅。因此,出于安全考慮,核電廠在選址階段要充分考慮廠址周圍的外部人為事件。根據(jù)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要求,結合現(xiàn)場實際調查的工作經(jīng)驗,介紹了核電廠廠址選擇中有關外部人為事件調查的方法及其內容,以期為開展核電廠建設前期的工作有所幫助。
核電廠;外部人為事件;環(huán)境調查
核能發(fā)電作為清潔、安全的發(fā)電方式,已成為我國新能源的發(fā)展方向。核電廠址作為一種較為稀缺的資源,由于廠址條件越來越復雜,在廠址周圍涉及的潛在外部人為事件危險源也隨之越來越多樣化。出于安全考慮,核電廠在選址階段應充分考慮廠址周圍的外部人為事件危險源。根據(jù)《核電廠廠址選擇安全規(guī)定》以及國內外核電廠選址有關要求,核電廠選址中需要評價的三個方面基本內容,首先就是廠址外部環(huán)境對核電廠安全可能產(chǎn)生的影響,包括外部自然和人為事件。因此,在核電廠選址時需要詳細調查核電廠周圍各種可能的外部人為事件,以便分析評價其是否會對核電廠的安全構成潛在影響。
核安全導則《核電廠廠址選擇的外部人為事件》(HAD101/04)給出了分析和評價相關外部人為事件的原則和方法[1]。同時指出,必須查明能夠影響核電廠安全的外部人為事件的每一有關的潛在源,以確定其對核電廠工作人員和安全重要物項的潛在影響。
就源本身而講,可分為固定危險源和移動危險源兩類。其中,固定危險源是指外部人為事件起始源的位置是固定的,例如化工廠、煉油廠、燃料廠、危險品貯存?zhèn)}庫及其輸送管線等。移動危險源是指始發(fā)源的位置不固定,例如危險品通過公路、鐵路、水路、空中、管道等的運輸和潛在飛射物等。在這些情況下,在公路或其他道路、管道沿途的任何地點都有可能發(fā)生危險品的意外爆炸或有害物質的釋放事故。[2]
外部人為事件調查范圍一般為廠址半徑15 km區(qū)域,重點關注廠址半徑5 km范圍;涉及特大型機場、軍事設施及其他可能產(chǎn)生重大危害的潛在危險源調查范圍應擴展到廠址半徑30 km區(qū)域(包括空域)。
根據(jù)核安全導則《核電廠廠址選擇的外部人為事件》(HAD101/04)的規(guī)定,對于所選定的廠址,應對外部人為事件根據(jù)一定的篩選標準進行初步篩選,低于初步篩選標準的事件可不考慮,高于初步篩選標準的事件應進行詳細評價。對每一特定類型的源,確定一個核電廠的篩選距離值,該距離以外的人為相互影響事件源就不需要考慮。HAD101/04中給出的外部人為事件篩選距離值(SDV)為:火災廠址半徑1~2 km范圍內;爆炸5~10 km范圍內;危險氣云源8~10 km范圍內;航線及起落通道4 km范圍內。[1]
在外部人為事件調查評價過程中,外部人為事件篩選距離值范圍內,應考慮潛在危險源始發(fā)事件的包絡性,重點關注重大危險源對核電廠安全運行的影響。通常重大危險源具有距離廠址距離最近或源項、源強最大等特征。
對于一個或若干個重大潛在危險源,在最大可信事故評價中,可以根據(jù)同一類始發(fā)事件源項特征確定最大可信事故,并且只需評價最大可信事故對核電廠安全運行的影響即能滿足外部人為事件評價要求。因此,在外部人為事件調查過程中,應重點關注可能發(fā)生最大可信事故的潛在危險源。
對所選廠址周圍地區(qū)需要充分考慮的外部人為事件源有固定危險源和移動危險源兩類。其可能發(fā)生影響的始發(fā)事件包括爆炸、火災、毒氣飄移、船只溢油事故和船只失事漂移以及墜機等。根據(jù)潛在危險源特征和始發(fā)事件類型可確定外部人為事件的調查內容如表1所示。
表1 核電廠外部人為事件調查內容簡表
外部人為事件對核電廠的影響后果與廠址的可接受性密切相關,所以對于所選廠址必須查明其周圍地區(qū)是否存在以上可能影響核電廠安全的外部人為事件潛在源,調查應該涉及現(xiàn)有的以及規(guī)劃中的工業(yè)、交通等每一個有關的潛在源。[3]
4.1 初步調查內容
固定危險源的初步調查內容主要包括:(1)收集調查范圍內的化工廠、煉油廠、燃料廠等企業(yè)危險品的種類與貯存位置,貯存、加工及運輸容器和數(shù)量,危險物質的貯存條件與工藝流程等。(2)收集調查范圍內的采石場或采礦作業(yè)單位,確定其位置、產(chǎn)量,以及采礦作業(yè)中可能貯存炸藥的最大數(shù)量與相應的防護措施。(3)收集調查范圍內可能對核電廠安全構成潛在影響的管線(含地下管線)位置,管線內流體性質與內部壓力,管線尺寸與管線材質,管線敷設與隔離方法及運行條件,管線閥門、泵站的具體位置,管線的安全防護措施等。(4)收集調查范圍內交通運輸線路上場站與港口或碼頭的危險品貯存情況。
此外,上述潛在固定危險源的調查還應包括與源相關的工業(yè)、企業(yè)、交通現(xiàn)狀和規(guī)劃的調查。
移動危險源的初步調查內容為:收集調查范圍內的陸上(即公路和鐵路)危險品運輸情況,水上(即內河與海上)航線及危險品運輸情況、空中(包括民用航線、空中走廊、起落通道和等待空域等)交通運輸情況。以及與源相關的交通規(guī)劃的調查。
4.2 詳細調查內容
經(jīng)過初步篩選后,還應確定需要進一步進行詳細評估的潛在危險源,對這些源要進行更為詳細的補充調查,調查內容包括:(1)固定危險源,重點調查危險品種類與性質、危險生產(chǎn)裝置在線量(如化工廠等)或貯存總量(貯存容器多于一個時)、單罐最大容積與危險品相對密度(氣相或液相貯存時)、單個容器最大儲存量(固相貯存時)、危險品生產(chǎn)裝置泄漏模式與安全保衛(wèi)措施(如化工廠等)、危險品貯存容器泄漏模式,同時還應考慮到調查固定源與廠址之間的地形、障礙物的分布情況。(2)移動危險源,重點調查危險品運輸工具類型與運輸總量,運輸容器尺寸或單罐最大容積,其余調查內容與潛在固定危險源相同。
在核電廠廠址選址中,為了對火災、爆炸、毒氣飄移、飛機墜毀等進行評價,必須收集廠址周圍地區(qū)的外部人為事件。根據(jù)以上分析可知,對廠址周圍潛在外部人為事件危險源進行調查時,首先可采用篩選距離值的方法進行初步篩查,以排除那些沒有必要進一步考慮的源。對于初步篩選中沒有被排除的潛在源,則應進行詳細的調查。本文主要對核電廠廠址周圍外部人為事件的調查工作進行了總結,對提高調查工作認識,了解核電廠安全評價工作中外部人為事件調查內容的關注點,以及對以后的調查人員利用有限的時間和資源完成調查任務,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和參考價值。
[1] 國家核安全局. HAD101/04 核電廠廠址選擇的外部人為事件[S]. 1989.
[2] 國際原子能機構. NS-G-3.1 核電廠廠址評估中的外部人為事件[S]. 2003.
[3] 吳中旺. 核設施廠址選擇的外部人為事件研究[J]. 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1998, 38(7): 39- 42.
Studies of Investigation Content and Method of External Human-induced Events around Nuclear Power Plants
WANG Wei-wei1, TAN Chen-jun2
(1.Suzhou Nuclear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oration, Suzhou 215004, China; 2.Nuclear and Radiation Safety Center of Ministry of Environment Protection of China, Beijing 100082, China)
As a clean and safe way of generating electricity, nuclear power has become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new energy in China. Nuclear power can effectively utilize resources, improve the level of national energy security, reduce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If there are potential hazards close to nuclear power plants, it can pose a serious threat to the safety of nuclear power plants. Therefore, for security reasons, the site selection of nuclear power plants needs full consideration in terms of external events near the plants.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combined with working experience of the actual surve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investigation content and method of external human-induced events in the site selection of nuclear power plants, in order to help the prophase work of nuclear power plant construction.
nuclear power plants; external human-induced events; environment investigation
2017-04-26
汪衛(wèi)衛(wèi)(1979—),女,工程師,碩士,研究方向為核電廠環(huán)境影響評價,E-mail:wangweiwei@cgnpc.com.cn
10.14068/j.ceia.2017.04.018
X591
A
2095-6444(2017)04-008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