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芳
時下,朋友圈里流行曬步數(shù),不少人用運動手環(huán)或手機APP來記錄走步或跑步的步數(shù)。大家紛紛投入這股“運動攀比風”之中,較勁般地“暴走”以爭取排名靠前。
35歲的冬冬最近就加入了這么一個暴走群,群里幾十號人,利用周末時間早上出發(fā),晚上回,要走幾個小時,十多二十公里。大伙有說有笑,互相鼓勵還挺開心。但是,冬冬只堅持了兩周,腿就開始罷工了。兩個膝蓋又酸又痛,只能去找骨科醫(yī)生看看怎么回事。醫(yī)生診斷后說是滑膜炎,聽醫(yī)生介紹,因為暴走造成膝關節(jié)受傷的還不少。一聽這話,冬冬被嚇得不輕,原來為了健康的暴走,竟然還會受傷,看來,再好的健身方法,用得不對也會適得其反。運動,要健走不要暴走。
健走,是介于散步和競走之間的一種運動方式,主張通過大步向前,快速行走,提高肢體的平衡性能,它不受年齡、性別、體力等方面的限制,屬于低投入、高產(chǎn)出的有氧健身運動。健走起源于歐洲,目前在很多國家普及發(fā)展,它不僅是一種運動,更代表一種生活態(tài)度,它正逐漸成為新的時尚健身潮流。
健走是一項非常溫和的健身運動,它不僅能為你帶來健康,還能為你帶來苗條、曼妙的身材。在健走鍛煉時,累了渴了,不喝白開水,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減肥瘦身效果。
健走該怎么“走”
(1)步態(tài)
從步行的姿態(tài)講,要求上體姿基本是正直的,眼看前方,頸部肌肉放松;兩臂自然地向前后擺動。常見的錯誤有:許多用走步鍛煉的中老年人,他們含胸駝背、曲胳膊彎腿行走。這種走姿是錯誤的,如長時間如此行走,反而會出現(xiàn)腰酸背痛的現(xiàn)象。
(2)步頻
放松走:路程不少于2公里;散步頻率50~70步/分鐘;步態(tài)放松;每周3至5次。
快步式:快走路程3~5公里;步頻較快約150步/分鐘;步態(tài)平衡向前,每周3至4次。
最佳散步或快步走時間為:下午3點至9點。
(3)腳步
腳跟著地,滾動到前腳掌,以腳趾發(fā)力蹬離地面結(jié)束。要求每走出一步都要用腳趾認真地發(fā)力蹬離地面。這其中有兩種意義:一是增加運動的能量消耗,一是提高腳踝和腳趾的力量。第二點對提高老年人的行為能力(防止摔倒)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行走時身體重心變化也是一個重要因素,若老年人行走時不能雙腳走在一條直線上時,說明他們的體經(jīng)系統(tǒng)出了問題(小腦或大腦出現(xiàn)疾患或是萎縮)。
(4)呼吸方法
呼吸方法,一般采用口和鼻同時呼吸,以口呼吸為主。呼吸要有節(jié)奏,一般是兩步一呼兩步一吸。
綜上所述,健走運動對健身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但對心臟有疾患的人來說,在醫(yī)生的囑咐下一定要量力而行。首先是慢慢適應這種運動方式,然后再逐步提高走步的強度和量。上述幾種步行方式混合使用,能給你帶來更多健康收益。
運動準備
為了使健走更輕松,請做以下準備
·將自己打扮得既適合健走又漂亮,成為健走風景中的一個移動景觀。
·準備一個隨身聽,將音樂隨身攜帶,以避免在健走時感到寂寞。
·尋找一個伙伴,說服他同你一起進行健走。男朋友和男同事是最好的選擇,這樣有助于你們相互監(jiān)督、共同進步。
·與父母一同健走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可趁此機會多與父母親近親近。
·制定探索式的健走方案,對自己感興趣的區(qū)域進行健走式勘察,這樣既鍛煉了身體又能獲得最翔實的信息。
·選擇朋友經(jīng)常出入的地方健走,還可增加和朋友打照面的機會。
練習進度
制定合理的健走計劃。
4周構(gòu)成一個單元,以第一周為基準,先從每天15分鐘走起,一星期走5天,休息的2天可以穿插其中。以后每周遞增5分鐘,最終健走總目標從每周60~75分鐘增至125~150分鐘。
養(yǎng)成良好的健走習慣是獲得健康的有效途徑,讓我們進一步了解健走并將它貫徹到生活之中。
責編/昕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