嘮嘮
海格特公墓現(xiàn)有5.2萬多塊墓碑,埋葬著16.7萬名故人,眾多名人也長眠于此,英國物理學家、化學家——邁克爾·法拉第就是其中之一。
1967年,不明鬼怪再次現(xiàn)身,在海格特公墓內(nèi)襲擊兩名祭奠先人的少女,其中一個女孩的脖子上,還留下了兩道吸食鮮血的“牙印”……
吸血鬼獵人曼徹斯特拿出一根楊木做成的尖樁,插進尸體左側(cè)的第七和第八根肋骨之間,隨后念起驅(qū)魔咒語,墓穴忽然響起野獸般的低吼……
進入19世紀后,英國倫敦人口激增,公墓供不應求,無法接納所有的死者,為了解決倫敦埋葬空間不夠的問題,英國議院于1836年通過了法案,計劃在倫敦四周的郊區(qū)新建7座公墓,而海格特公墓就是其中之一。
海格特公墓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公墓之一,它在設計風格上大放異彩,讓人為之驚嘆:公墓內(nèi)樹木繁茂,鮮花盛開,鳥語花香,沒有一絲凄涼之感;在綠樹掩映中,一座座墳墓讓人感到寧靜、祥和,絕無一絲孤寂和悲涼;造型各異的墓碑更是宛如一件件精美的藝術(shù)品,公墓中彌漫著雅致、和諧之意,毫無陰森恐怖之感。這里與眾不同的氛圍,使得它成為眾多世界名人的安息地。
不過,美麗的地方總是容易招惹一些不速之客。自從1960年以來,就有不少人聲稱,有“吸血鬼”在海格特公墓里徘徊。7年后,還出現(xiàn)了被“吸血鬼”襲擊的“受害者”,整個倫敦人心惶惶……為了消滅“吸血鬼”,1970年3月13日,公墓園內(nèi)還展開了一場聲勢浩大的追捕行動……
精美浪漫的海格特公墓眾多偉人的安眠之地
海格特公墓位于倫敦北郊的海格特地區(qū),該地區(qū)跨卡姆登、伊斯靈頓和哈林蓋三個自治市。從倫敦市區(qū)出發(fā),驅(qū)車一小時左右才能到達海格特山,然后再穿過樹木繁茂、飛鳥盤旋的海格特公園,海格特公墓便映入眼簾。海格特公墓是19世紀建造的“花園式公墓”,布局富有浪漫主義情調(diào),從建成之初,便極受上流人士的青睞,對他們而言,在這里擁有一塊墓地,是最好不過的身份象征。
海格特公墓占地20公頃,地勢起伏,風景粗獷,最高點海拔約有百米,視野良好,可向南俯瞰整個倫敦城;入口處,是一扇漆黑的拱形大鐵門,看到它,肅穆沉重的感覺便撲面而來;進入公墓,里面被分為東、西兩部分,各走各的大門,卻又另有地下通道相連;整個公墓現(xiàn)有5.2萬多塊墓碑,墓碑并不是在規(guī)規(guī)矩矩的塊石板上刻下銘文就了事,而是依據(jù)墓主人生前的喜好、信仰及要求,雕塑成不同風格和圖案的墓碑或紀念碑;公墓里埋葬的故人有16.7萬名,盡管長眠于此的名人不如巴黎拉雪茲公墓、莫斯科新圣女公墓多,但還是有著名科學家邁克爾·法拉第、著名英國社會學家赫伯特·斯賓塞及維多利亞時期的一些名人葬在這里。
邁克爾·法拉第是聞名世界的英國物理學家、化學家,他出生于薩里郡紐因頓的一個鐵匠家庭,由于貧困,家里無法供他上學,因而他幼年時只讀了兩年小學,沒有受過正規(guī)教育。但法拉第天生就有強烈的求知欲望,他利用各種機會如饑似渴地閱讀各類書籍,汲取了許多自然科學方面的知識,最終憑借著天賦和努力自學成才。在1831年10月17日,法拉第首次發(fā)現(xiàn)電磁感應現(xiàn)象,并進而得到產(chǎn)生交流電的方法。由于他在電磁學方面做出的偉大貢獻,被稱為“電學之父”和“交流電之父”。
赫伯特·斯賓塞被稱為“社會達爾文主義之父”,他是第一個把進化理論——“適者生存”應用在社會學上的哲學家。在社會學或社會哲學方面,斯賓塞在《社會靜力學》中首次反思了人類社會,提出了普遍的進化框架。他提到,社會進化是在從無差別游牧部落向復雜的文明社會的發(fā)展過程中,勞動的不斷分化促進了人類社會的進化。他的理論對很多學科都有幫助,比如宗教、政治、生物和心理等等。
他們都是在不同領域做出卓越貢獻的偉人,但是對于中國人而言,這些人中沒有哪一位的名氣比得上卡爾·馬克思?,F(xiàn)在,在馬克思的墓前,終年有獻花;逛公墓的人,凡路過此處,都會駐足良久。
公墓盛行恐怖傳聞“吸血鬼”屢屢現(xiàn)身
一般來說,墓地都是鬼怪傳說的高發(fā)地。在人們的觀念中,死亡是孕育鬼怪的溫床,海格特公墓也不例外。公墓的恐怖傳說始于1960年,當時,有人在公墓里看見一個身著黑衣、身材高大的男子在四處游蕩,男子的臉上沒有一絲血色,蒼白膚色讓目擊者清楚地意識到這個男子并非人類……就這樣,鬼怪傳說開始在公墓附近流傳,此類傳聞多不勝數(shù),但在沒有任何證據(jù)的情況下,實在不值一提,久而久之,傳聞也就被人們漸漸淡忘了。
但是7年后,鬼怪再次現(xiàn)身。當時,兩名女孩結(jié)伴來到海格特公墓祭奠先人,正準備離開時,卻看到一名奇怪的男子在她們附近徘徊,男子渾身籠罩在朦朧的霧氣里,五官看不清楚,但一張慘白的臉卻十分清晰,男子忽然向她們襲來,嚇得她們立刻轉(zhuǎn)身就跑,跌跌撞撞地逃離了公墓……兩人回家后,驚魂未定,家人擔憂地問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女孩就將公墓的遭遇告訴了他們,家人將信將疑,但其中一個女孩伊麗莎白,卻發(fā)現(xiàn)自己的脖子有發(fā)炎的傷疤——兩道像是被吸過血后留下的牙印。
海格特公墓出現(xiàn)“吸血鬼”的消息不脛而走,報社隨之大肆報道,這件離奇、恐怖的故事一躍成為當時社會上最熱門的話題,許多熱衷于“吸血鬼”的人都想去公墓一探究竟,不過只有少數(shù)人才能“幸運”地與“吸血鬼”相遇。
比如大衛(wèi)·法蘭——英國神秘事件協(xié)會的成員之一,他聽聞海格特公墓的恐怖傳聞后不久,就興致勃勃地計劃到公墓去探訪。1969年12月的一天晚上,他潛入了海格特墓地,搜索一會兒,忽然看見一個高大的黑影,黑影察覺到大衛(wèi)的視線,立刻扭頭,用如同死人一般空洞的雙眼直勾勾地盯著他,大衛(wèi)被詭異的眼神震懾住了,不敢隨意動彈,幾秒過后,察覺“吸血鬼”正要朝他走來,就立刻連滾帶爬地逃出墓地,并馬上向媒體爆料了自己的恐怖經(jīng)歷。巧合的是,媒體報道不久,又有數(shù)名女性遭到了襲擊,脖子上也都留下了“牙印”,這一切令人們確信:海格特墓地里隱藏著“吸血鬼”,而那些撒旦崇拜者也聞訊而來,在公墓里用獸類鮮血進行邪惡的祭祀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