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宮鳳華
陌上桑葚紅
文 / 宮鳳華
《詩經(jīng)》云:十畝之間兮,桑者閑閑兮,行與子還兮。采桑女悠閑輕盈,霞光下相伴回家。采桑葚和采薇采葛一樣,彌漫著浪漫的風(fēng)情和古雅的意蘊(yùn)。
桑葉是丹青妙手揮毫?xí)r潑灑的墨漬,洇在春風(fēng)里,化作一團(tuán)氤氳朦朧的綠云。桑葉和春蠶巧妙搭配,成為古老農(nóng)耕文化冊頁中的經(jīng)典插圖。桑樹皮灰褐色,間以白斑紋,枝杈縱橫,樹姿壯健。桑間滴落的鳥鳴,清靈流動(dòng),大珠小珠落玉盤。夕光濡染,桑樹沐著余暉,倒映在清澈的河水中,如吳冠中的清淡水墨。
桑葚,江南小巷里的窈窕女子,身著旗袍,撐一柄油紙傘裊裊婷婷走來。幾經(jīng)風(fēng)吹日曬,桑葚粒粒晶瑩飽滿、玲瓏剔透。淡青、絳紅、淺紫、醬紫,表面覆蓋著一層淡淡的茸毛,陽光下泛生一團(tuán)團(tuán)金色光暈,令人目眩。捏一枚入口,嫣紅的果汁染滿舌頭,酸澀清甜的滋味堪稱絕配,既生津止渴,又雋永綿長,爆漿的果汁讓味蕾陷入鮮美的沼澤。
那一年在江南古村采桑葚,洋溢著風(fēng)雅古意。桑葉簌簌而下,地上堆錦積繡。有時(shí)只見綠葉飄落,不見桑葚落下,大家就使勁地?fù)u,細(xì)心地揀,認(rèn)真地嚼。那種感覺真可謂“參差紅紫熟方好,一縷清甜心底溶”,而眼前所見的是“殷紅莫問何因染,桑果鋪成滿地詩”。
幾枚桑葚,幾片綠葉,躺在竹編小籃里,畫面美得奢侈;若像《紅樓夢》才子佳人吃荔枝,配纏絲白瑪瑙碟子的那種氣派,紅紫的桑葚飾著綠葉,裝在素潔的白瓷盤里,一定會(huì)叫視線跳舞。
半青半紫的桑葚嚼起來酸溜溜的。熟透的桑葚,一咬,津液四溢,嘴角滿是紅紫,如涂了口紅。心里像有清涼的泉水流過,流向遠(yuǎn)方,空明悠遠(yuǎn),彌漫柔軟的鄉(xiāng)愁。
桑葚的甜味,宛若一位女子懷抱琵琶,風(fēng)韻一下便流瀉出來。桑葚熟透,經(jīng)不住一點(diǎn)蹉跎,風(fēng)一撥弄,就簌簌跌落,如趕赴一場愁腸百結(jié)的約會(huì)。
桑葚紅紫時(shí),會(huì)令人想起羅敷一樣淳樸又不失嫵媚的采桑女?!芭畧?zhí)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彼齻兡樚抛现型讣t,蝶般翩躚在綠意沸騰的桑樹間,脆笑輕聲,水蓮花一樣,不勝?zèng)鲲L(fēng)的嬌羞。
采桑女的曼妙腰肢和妖嬈身影,呼應(yīng)著古拙柔美的桑樹。古樸浩蕩的歷史,因此變得溫潤綿軟。故宮博物院藏宴樂銅壺和成都百花潭出土的畫像銅壺青銅器,上面都有采桑圖。凡?高的畫作《桑樹》中,繁茂的枝葉,既像女人燙過又染成紅色的頭發(fā),又像一個(gè)燃燒的大火炬,讓人感受到烈日下的桑樹充滿了生機(jī),洋溢著生命的芬芳。
南方粵菜館里有一道菜,新雞伴桑葚清蒸,果香及甘酸滋味也被一同滲入,嫩滑腴美的雞肉,晶瑩烏亮的桑葚,一部紅偎翠倚的傳奇,張揚(yáng)出活潑的生氣,品味出濃郁的田園詩情。
若把桑葚洗凈搗碎放入壇罐,加糖密封,可釀成桑葚酒。還可把桑葚曬成桑葚干,作為可口的零食。用桑葚和冰糖熬成果醬,涂在面包或蛋糕上吃,滿嘴的芬芳甘甜。清雅情趣,猶如蕓娘天泉烹茶,香韻尤絕。
桑葚酸甜的滋味浸入骨髓,甜的是恬淡平和的細(xì)碎生活,酸的是迢迢光陰和蓬勃鄉(xiāng)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