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輝
[摘要]基層服務型黨組織的建設,從基層加強和鞏固了黨的執(zhí)政能力,深化了黨的建設理論,豐富了黨執(zhí)政資源學說,是對基層黨組織建設理論的重要補充,為新時期基層黨組織如何建立服務型黨組織、如何為人民群眾服務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引。
[關鍵詞]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執(zhí)政;指引
新的時代需要新的戰(zhàn)略思維。新世紀以來,中國的國情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中國共產黨也在不斷的順應時代的潮流,推陳出新,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一個新的重要命題——建設基層服務型黨組織。而這一命題的提出,是在對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的深刻而完備的認識基礎之上,把握了目前我國基層發(fā)展的實際,在理論層面上不僅豐富和發(fā)展了黨的建設理論,更是繼承和創(chuàng)新了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的建設理論,賦予黨的宗旨進發(fā)新的活力,增添新的色彩,同時豐富了中國共產黨的執(zhí)政學說。具體來說,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理論價值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繼承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建設理論
馬克思和恩格斯在領導工人運動的實踐中,特別是在德國社會主義民主工黨的探索中,創(chuàng)立了馬克思主義政黨學說和無產階級專政學說。馬克思主義政黨自成立起,就以維護大多數人的利益為己任,這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使命和職責所在。馬克思,恩格斯在160多年前就曾提到過去的一切運動都是少數人的,維護少數人利益的運動,這也是奴隸社會、資本主義社會不和諧的根本所在。而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是一場聲勢浩大的獨立的運動。這個運動的意義在于不僅僅是絕大多數人參與到其中,而且捍衛(wèi)的也是絕大多數人的利益。可見,無產階級政黨要建立一個以消滅階級為目標不分民族的政黨,是為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而不竭奮斗的政黨。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政黨理論特別強調基層黨組織建設重要性,列寧在領導俄國十月革命的實踐中,在馬列經典理論的基礎上,結合俄國的具體實際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新型無產階級專政學說。他指出:“覺悟的工人應該進行領導,并且他們也能夠吸引真正的被壓迫勞動群眾來從事管理工作。”“無產階級專政把對付資產階級即少數居民的暴力同充分發(fā)揚民主結合起來,而民主就是全體居民群眾真正平等地、真正普遍地參與一切國家事務,參與解決有關消滅資本主義的一切復雜問題?!庇纱丝梢娏袑幰焉羁痰卣J識到“服務群眾”的至關重要性?!疤K維埃雖然按黨綱規(guī)定是通過勞動者來實行管理的機關,而實際上卻是通過無產階級先進階層來為勞動者實行管理而不是通過勞動群眾來實行管理的機關?!痹谶@里,列寧指出了對無產階級的管理是為了勞動群眾而進行的,也是為了服務群眾的。
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主義為銳利的思想武器,又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中,涌現出一批卓有成效的理論成果,使馬克思主義學說更加“接地氣”有民族特色和中國氣派。從毛澤東到習近平,各屆中共領導人都在不斷完善黨的政黨建設理論,尤其是執(zhí)政黨關于服務群眾的建設理論。新時期習近平將馬克思列寧主義政黨觀與中國共產黨執(zhí)政的實踐相結合,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明確提出了建設“基層服務型黨組織”的理論,不僅是繼承了馬克思主義的政黨理論,也是對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關于黨的建設理論的凝練和升華。基層服務型黨組織的建設,從基層加強和鞏固了黨的執(zhí)政能力,深化了黨的建設理論,是對基層黨組織建設理論的重要補充,為新時期基層黨組織如何建立服務型黨組織、如何為人民群眾服務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引?!胺招汀笔菍π聲r期黨的基層組織的準確定位,對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基層黨組織切實以“服務”為主體理念,以群眾為服務核心,堅持一切為了服務群眾,服務群眾的一切,體現了黨在加強自身建設中高度的自覺精神。不斷將黨的建設提高到更高的水平,努力使服務群眾真正成為各級黨組織的執(zhí)政方式和領導方式。
二、賦予了黨的宗旨新的時代特征
毛澤東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來了“為人民服務”的科學概念,1945年抗戰(zhàn)勝利以后,更是在黨內提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增添的“全心全意”四個字更加貼切的符合人民公仆的形象。各屆領導集體都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一以貫之,時刻牢記黨的使命。鄧小平時刻以人民的滿意度和認可度作為檢驗黨工作成效的標準以及制定和執(zhí)行政策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江澤民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則認識到黨同人民群眾之間的“魚水”之情,不僅關系著黨的建設興衰成敗,更關系到黨的生死存亡,這無疑是為人民群眾服務思想體系的新發(fā)展。
新的歷史時期,黨在長期執(zhí)政而不變質的重壓下,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提出把建設基層服務型黨組織看做是黨的宗旨注入新理念的重要手段,對保持黨的先進性,堅持黨的宗旨提出了更高層次的目標要求。提出基層服務型黨組織的建設,是黨面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深刻變革以及各種復雜的情況凸顯的情況下做出的戰(zhàn)略性選擇。我們黨高瞻遠矚,運籌帷幄,站在時代最前沿,站在人民群眾的高度,堅持黨為人民群眾服務的思想,力爭將服務群眾從基層做起,以基層黨組織為紐帶,深入貫徹落實黨的為人民服務思想——以服務群眾、做群眾工作為主要任務。然而,應對人民群眾日益增多的利益訴求,黨不斷完善基層服務型黨組織,著力解決人民群眾遇到的各種問題,實現黨的工作方式的轉變。如何最大限度地滿足和實現人民的根本利益,成為黨組織新時期努力的方向,而基層服務型黨組織的構建無疑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最佳策略。
黨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目的從根本上來講就是滿足人民需求,也就是為人民服務的過程。盡管黨在不同歷史時期,所對應的歷史環(huán)境和工作任務側重點有所不同,但貫穿其主線仍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在不同的時期,黨始終力爭上游,不斷秉承與時俱進的原則,開拓創(chuàng)新,不斷賦予為人民服務思想以新的內涵和時代特征,重點解決不同歷史時期出現的問題,促進黨的偉大事業(yè)的不斷向前進。在新時期,黨更需要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一宗旨繼續(xù)保持和發(fā)揚?;鶎狱h組織建設以服務基層為重點,引領地方的發(fā)展和進步,是對黨的宗旨認識的深化和提高。著力解決一些地區(qū)的發(fā)展問題、民生問題是基層黨組織的重要任務,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無疑體現和深化了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一宗旨。
三、豐富了中國共產黨的執(zhí)政資源學說
豐富的執(zhí)政資源是執(zhí)政黨長期執(zhí)政的重要基礎,合理地利用執(zhí)政資源,確保執(zhí)政資源不被浪費是一個政黨保持和鞏固執(zhí)政地位的重要因素。而關于執(zhí)政資源的內涵,國內理論界還沒有達成共識。胡小君在他的著作《合法性資源與黨的執(zhí)政資源體系》中指出,黨的執(zhí)政資源是我黨為了鞏固執(zhí)政地位、創(chuàng)新和完善黨的執(zhí)政方式而著力的一系列積極因素的加總。而黨的群眾資源和組織資源是黨的執(zhí)政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鶎臃招忘h組織創(chuàng)建活動的著眼點在基層,落腳點在基層黨組織,以群眾和黨組織為重點,夯實了新時期黨的執(zhí)政基礎。
黨的基礎在基層,基礎打好了,執(zhí)政黨建設才能搞好。做群眾工作可以充分開發(fā)黨在基層的群眾資源,切實鞏固黨在基層的執(zhí)政基礎。在各個時期中國共產黨都尊崇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的理念,開發(fā)了黨的群眾資源。民主革命時期,黨扎根于人民群眾,依靠廣大人民的擁護和支持尤其是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工農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形成,民主革命因此而走向了勝利。此后,到了社會主義建設時期,農村人口占絕大多數,黨依靠群眾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fā)展,中國共產黨也更加受到人們的認可和愛戴。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服務型基層黨組織更是立足于基層,以基層黨組織為紐帶,服務人民群眾,以人民群眾的利益和需要為核心,取信于民。毛澤東常把人民比作“眼睛”、“土地”、“水”,這種比喻貼切恰當,強調人民的呼聲應被高度重視,因為我國是一個人民群眾當家作主的國家,人民群眾是主體,而我黨應該是人民群眾的公仆,一切為了人民而任勞任怨。我們的基層黨員尤其是黨員干部作為先鋒模范,要大力解決好人民群眾關心的利益問題,安排好人民群眾的生活,尤其在今天這個全新的國情下,黨更要解決好關系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問題,帶動地方的發(fā)展,從而夯實黨在新時期的執(zhí)政基礎。
中國共產黨黨員人數從成立之初的幾十人到如今已多達8668.6萬人,且還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基層黨組織的總數已達430.4萬個,遍布在全國各地和各行各業(yè)中,并且在逐年增多,增幅為2.4%??梢?,黨員和黨組織的數量都在增加,黨的組織基礎在發(fā)展壯大之中。充分發(fā)揮基層黨員及黨組織的積極作用,不斷開發(fā)黨在基層的組織資源,毫無疑問這將大大提升黨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地位,對樹立黨的光輝形象有著重要的意義,同時更有助于鞏固和夯實黨的執(zhí)政基礎?;鶎狱h員和黨組織在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帶領基層群眾發(fā)展進步、維護社會的穩(wěn)定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從而推進整個社會健康向前發(fā)展。但是,我們的基層黨組織還遠遠未充分發(fā)揮出其在社會發(fā)展中的作用。黨的發(fā)展要靠每一個黨員和基層黨組織的努力,黨能否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取得人民群眾的真心擁護和支持,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基層黨員和黨組織。胡錦濤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指出,“新時期新階段,黨面臨眾多嚴峻,復雜的考驗及危險”。同時,雖然改革大體上有條不紊的進行,但也難免有部分操之過急的現象。一些黨員及黨員干部理想信念淡薄,面臨著精神懈怠的危險;不會學習不善于學習,面臨著能力不足危險;對百姓的呼聲置若罔聞,面臨著脫離群眾的危險等都會大大影響改革成效。除此之外黨面臨脫離群眾的危險必將會對黨的執(zhí)政基礎和執(zhí)政地位的鞏固產生消極影響。因此,基層服務型黨組織的提出,是在黨面臨新的時代背景下所提出的重大命題。新時期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以基層為抓手,充分調動廣大基層黨員參與到黨的建設這一偉大工程當中,著力解決基層中黨組織建設的問題。全心全意服務廣大人民群眾,才能在新時期不斷鞏固黨在基層的執(zhí)政基礎。缺乏基層群眾的支持,中國共產黨無異于失去執(zhí)政的根基。因此,每一個基層黨員和黨組織都需要參與到黨的建設當中來,尤其是加大力度建設為做好服務群眾的核心工作的基層服務型黨組織中,充分發(fā)揮黨組織在引領和推動基層發(fā)展中的作用,促進基層的發(fā)展和社會進步。
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立足基層、關注基層,以基層黨組織為抓手,著力解決基層發(fā)展當中的問題,服務人民群眾、服務基層發(fā)展,充分開發(fā)黨在基層的執(zhí)政資源,不斷鞏固、提高黨的執(zhí)政水平和執(zhí)政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