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哥
我既是男神,也是“敗類”。在我家,我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男神”。妻子經(jīng)??湮摇邦櫦矣诸櫤⒆印?,把我奉為男人中的“模范”。我也常被女人們拿來舉例,成為她們口中的“別人家的老公”。一句“看看茗妹爸爸是怎么陪孩子的”,讓我成為刺激男人們的武器。從這點看,我可以說自己是大多數(shù)男人眼中的“敗類”嗎?
男神也好,敗類也罷,在陪伴女兒茗妹的這條路上,我敢說自己是獨一無二的專家,是當之無愧的男神。大家都知道,在一件事情上投入的時間超過1萬個小時,才能成為這方面的專家。
茗妹現(xiàn)在7歲半了。1萬除以7再除以365,約等于3.91。就算每天4個小時,我的陪伴也是遠遠超過了這個時間。
我們一家住在我單位分配的一套小房里,地址在北京的西六環(huán)。我就在院里上班,上下班很方便。茗媽在中日友好醫(yī)院當護士,上下班至少需要4個小時,而且經(jīng)常是上夜班,晚上不在家。茗媽下班回來之前,或是不在家的夜晚,就是我陪孩子。
在帶孩子方面,男人不是天生的專家。撫育后代,對于雄性而言可能天生就不太擅長,也不是他們的社會分工。在動物中,只有雄海馬負責孕育后代(這還是茗妹告訴我的)。
有研究發(fā)現(xiàn),人的性別不只有男性、女性之分。生物性別至少有7種,社會性別至少有5種。所以,性別總共至少有35種。也就是說,爺們兒也分好多種。
如果你家老公不愿意或不會帶孩子,那他可能是百分百的純爺們兒。要是這么算下來,我身上可能有60%是女性,連我家茗妹有時候都說我“真娘”。
有人問我,你說自己又是男神又是敗類的,不就是帶孩子嗎?有什么特別的,這些年你都干了些啥?
其實,也沒啥特別的。下面這些,就是我們生活的日常。
在忙碌的上班之余,在不用加班的夜晚,我每天都帶孩子出去玩兒,各種跑,各種游戲。
晚上睡覺前,我和茗媽輪流給她親子閱讀。小學之前,我們已經(jīng)陪她讀過上千本繪本;小學之后,她的攀登閱讀保持在全校前三名。
每個周末,我們從西六環(huán)到海淀少年宮學習。周六學習馬林巴,周日學習舞蹈。周五晚上,我們在家附近學習書法。茗妹已經(jīng)進入快樂學習、自覺思考、主動提問的良好軌道;上小學之后,茗妹已經(jīng)獲得紅英書香家庭、繪畫雙年展人氣獎、舞蹈女團匯報演出、陽光電視臺講故事等自我展現(xiàn)的機會。
學習之余,在天氣好的周末,我們拎著大包小包坐公交去植物園、頤和園、博物館轉(zhuǎn)一轉(zhuǎn)。父母多陪伴的孩子更加自信、陽光、大氣,爸爸的陪伴影響更大。
我們的陪伴絕不是一邊看手機,一邊讓孩子自己去玩。這些年,我們夫妻在日常陪伴之外堅持最好的,就是親子閱讀和育兒日記。
親子閱讀是構(gòu)建親子關系的美好時光。什么樣的問題都可以在書中解決,什么樣的道理都可以隱藏在有趣的故事里被她接受,這可以給她一生成長的底蘊和力量。
育兒日記是在無數(shù)個夜晚,等她睡著之后的及時記錄,是日常陪伴之后的深度思考、總結(jié)和反思。
從她在媽媽肚子里22周開始,我們就開始寫育兒日記。小學之前,《茗妹的這六年》記錄了12萬多字。上小學之后,手寫樂聊本共記錄了5萬字。
陪伴孩子是人生的第二次成長。對我而言,真的是這樣。在陪伴茗妹的時候,我經(jīng)常被她的光芒照到,溫暖到。在陪伴女兒成長的過程中,我的成長更大,收獲更多。
2014年初,單位分給我一套小房。房子前面有個小院子。我是自己裝修,干活特別辛苦。一天晚上,我累得不想動也不想洗漱了。佳茗看到了,非要給我洗腳。小孩子的小手滑滑的、軟軟的,洗得人心里都化了,把我感動壞了。我就在想,我長這么大還從沒有給我的爸媽洗過腳。
有一次,我胃疼得厲害。我離開客廳去臥室床上趴著了,佳茗馬上跑過來,很關心地問我:爸爸怎么了?我給你揉揉。那種發(fā)自內(nèi)心、無需教導的感同身受讓我沉醉良久。
那個時候,我感覺,那些對她的焦慮和不滿足都不再重要了。我還非要焦慮她能不能考100分嗎?
培養(yǎng)一個以后會關心家人的孩子,勝過一個在各方面優(yōu)秀卻對家人冷漠的孩子。
和女兒談論死亡,緣于她的小倉鼠。我們在天津玩時,我?guī)退兹μ字辛艘恢恍}鼠。我們給這只小倉鼠起名“津津”。帶回來后,由于一時疏忽,津津被凍死了。茗妹特別傷心。我和她一起把津津埋葬了。茗妹說:“現(xiàn)在把它埋了,明年春天又能長出一只津津。”茗妹還寫了一張紙條“祝你天天快樂”,送給津津。晚飯時,茗妹說:“我希望爸爸媽媽陪著我,一直到死?!彼f:“我不想爸爸媽媽死,像我的小倉鼠一樣?!?/p>
我當時明白茗妹情緒變化的原因,也感動她的真情流露。我趕緊低頭吃飯,告訴自己別哭,別掉眼淚。
茗妹身上的光芒照耀著我們,溫暖著我們,治愈著我們。孩子像閃耀著光芒的天使,照耀著我們的心。
有時,我們拿起育兒日記,一看就是半天。沒想到,一轉(zhuǎn)眼,孩子都這么大了;沒想到茗妹小時候還有那么多有意思的事。我心中充滿了幸福感和成就感,真的是越付出越快樂,越陪伴越幸福。
事實上,作為一個男神和敗類的共同體,我也不是一下子就進化到這個境界的。
翻看育兒日記時,我發(fā)現(xiàn),自己做父親的潛能大約是從2013年6月份開始爆發(fā)的。在那之前,育兒日記大都是茗媽在記錄。
那時,茗媽參加了一個閱讀群,群主是個爸爸。這位爸爸在陪孩子方面理論和實踐做得都很好,每天陪孩子閱讀,寫日記記錄。
我當時很受刺激,好勝心爆棚。打那以后,讀書學習、親子閱讀、育兒日記、用心陪伴,我樣樣都開始做起來。
“每個人心里一畝田,每個人心里一個夢,一個種子,用它來種什么,用它來種什么,種桃種李種春風?!边@是三毛在歌曲《夢田》中寫的歌詞。
陪伴和教育孩子的美好,就像一顆種子埋入心田。那束光照耀進來,它會長成參天大樹。您需要做的,就是用心看見,試著理解,深入實踐。
我知道,陪伴孩子這件事對男人來說有多不易(當然,對女人也不容易)。我就是一個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爸爸,我可以做到,您會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