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莫
大花車,多撒了一把顏料
去巴基斯坦,是我多年的一個夙愿。并不是因為這個國家風景多美購物環(huán)境多棒抑或美食多可口,而是因為他是全世界對中國最友好的國家——有一個網(wǎng)絡熱詞“巴鐵”,最早是來源于中國軍迷對巴基斯坦的友好稱呼,是巴基斯坦鐵哥們的簡稱。而我去往這個國家,就是出于這樣一份去哥們家看看、串串門的初衷,甚至已經(jīng)做好了吃點苦受點累的思想準備。
可剛出卡拉奇機場,我的眼睛就受到了狠狠的沖擊,仿佛是造物主在這個地方多撒了一把顏料,放眼望去,來來往往的很多車輛竟然如同色彩斑斕的藝術品一樣獨特得讓人咋舌,美得讓人窒息。
我發(fā)現(xiàn)那些五光十色的車輛以卡車為主。除了黑色的輪胎外,整個車身都被顏料、金屬、沖壓花紋、手工涂繪……完全覆蓋,連輪轂上都描繪上了濃烈的色彩與圖案,甚至連后視鏡背面也沒被遺漏,描繪上了美麗的素馨花。這些卡車分明都是一件件奔馳的藝術品,各種濃烈的色彩不講道理地沖擊著我的視覺神經(jīng),從身邊駛過時還能分明聽到車身外的金屬掛件發(fā)出清脆的撞擊聲。
到了飯點我特意挑了一家中國人開的餐廳,老板非常熱情與和善,主動過來聊天,從他嘴里,我知道了那些漂亮的車原來叫大花車,是巴基斯坦特有的車文化,源于上世紀60年代巴基斯坦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期,致富了的卡車司機開始有了閑情雅致裝飾自己的卡車,并慢慢成為一種流行,最終有了一個約定俗成的裝飾風格,并發(fā)展成了現(xiàn)今巴基斯坦大花車的壯麗景象。
通??ㄜ嚽安亢蛙図斞b飾宗教符號,后部則選擇當代藝術圖像。例如前保險杠兩旁會描繪上一對眼睛,代表庇佑司機一路平安的護身符,車尾則風格各異,有繪上巴基斯坦國際航空公司客機的,有畫著當下的流行歌手的,甚至還有畫上前總統(tǒng)穆罕默德·阿尤布汗的頭像的……
但最為壯觀的,是每輛卡車都有一個高高的木制船首,象征著伊斯蘭教徒的圓錐形高帽。最早是金屬材質的,但有兩個弊端,一是高溫天氣下金屬導熱太快容易變形,二是金屬材料會增加車身重量。所以金屬船首很快就被木頭材料所取代了。高高的船首上有必不可少的紅色燈飾、層層疊疊的彩珠鏈以及金光閃閃的小旗。遠遠看去,仿佛是從神話故事里駛出來的遠古舟船。
連擋風玻璃都不放過
從那之后,木頭材料就成了卡車司機改裝車子的主材。除了駕駛室上方的船首外,他們將金屬車門也換成了木頭車門,而且都是量身定做的雕有精美圖案的木車門——至于安全嘛,在漂亮面前,安全不得不退避三舍。
但這遠遠還不夠,別的國家作為觀察后方和兩側路況的后視鏡在巴基斯坦也成了一個不小的產(chǎn)業(yè)。那種塑料的或金屬的后視鏡是要被摒棄的,只有艷麗的燒彩邊框銅鏡才是司機們的最愛,而這些銅鏡還得由磨鏡子的專業(yè)技師將其打磨得锃光瓦亮才完美。
最讓人覺得不可理解的是,愛美的司機們竟然連擋風玻璃都不放過,會在擋風玻璃的邊緣請人畫上一整圈的鳥類、飛馬、魚類或是麥加的清真寺等代表永恒的圖案。甚至還有司機覺得這么一整圈圖案還不足以表達自己對美的追求,于是圖案就會向擋風玻璃中央延伸,我見過一輛最夸張的小巴士,前擋風玻璃上被各種圖案硬是占據(jù)了超過三分之二的面積,只留下了少得可憐的一點兒玻璃供司機開車時觀察路況——我很懷疑這位司機開車時到底能不能有充足的駕駛視線。但當?shù)厝怂坪醪]有此種擔憂,乘客們上上下下絡繹不絕,想必他們也早都習慣了這種擋風玻璃看不清路的情況了吧?
而與之相呼應的是車尾。車尾分為兩個部分,一半代表現(xiàn)代,以各種繪畫為主,另一半則充滿著濃郁的東方傳說風格,比如爪子中抓有紅寶石的鷹,在空中飛翔的人臉巨鳥,不過最受歡迎的車尾飾品還是不銹鋼孔雀。
像裝房子一樣裝修車
離開卡拉奇后,我忍不住好奇心去了拉瓦爾品第,這是那位餐廳老板告訴我的巴基斯坦主要的卡車裝飾中心之一。到那兒后我唯一的反應是瞠目結舌,這個人口堪堪過百萬的并不算大的城市卻遍布了數(shù)百家卡車改裝作坊。在街上無論何時放眼望去,都能看見卡車改裝作坊映入眼簾,而且每個作坊的生意都還挺火爆。后來跟一個作坊里的中國工人聊天時才知道,原來改裝作坊雖然多,但都各有絕活,每家都有自己獨特的色彩、圖案和貼花。大家也都約定俗成地恪守自己的經(jīng)營范圍,絕無剽竊或借鑒別家店風格的事情發(fā)生——如此一來,就形成了一種良性的競爭市場,各自擁有相對穩(wěn)定的客戶。
而且對于卡車的改裝也不是想到哪兒改到哪兒,新卡車進入作坊后,店里的技師會先征詢車主的要求和設想,然后拿出整體的設計風格和改裝方案,待到車主完全認可后才開始施工。
我忽然覺得在國內(nèi)有跟這些技師類似的職業(yè)了——裝修設計師。只不過,國內(nèi)的設計師設計的是房子的裝修方案,而這些技師設計的是車子的裝修方案。
在拉瓦爾品第,比卡車改裝作坊更多的店鋪是銷售卡車內(nèi)部飾品的規(guī)模不一的商店。因為車主們都覺得卡車改裝是一門需要內(nèi)外兼修的活兒,這些飾品店里的飾物多到超乎人的想象,囊括塑料花、壁畫、貼紙、小型枝形吊燈……或溫馨、或浪漫、或歡樂、或獨特……總有一種風格能讓人滿意。
我越來越覺得巴基斯坦的卡車司機是在把車子當作房子裝修,因為一輛新卡車全部裝修竣工,竟然需要長達兩個月,這比在國內(nèi)裝個小戶型的時間還要長,至于價錢也毫不比裝房子便宜。那位中國工人告訴我,除了初次改裝價格不菲外,要想保持車子歷久彌新,還得每年進行精心的維護。比如褪色的地方補色、變形的地方修復、脫落的部位重裝……光是這樣的維護,每年就需要支出1000美元左右。而巴基斯坦的人均收入是多少呢?我查到的2015年的數(shù)字是1513美元。我問一個會說中文的卡車司機為什么要花這么多錢裝飾車子,他卻笑著告訴我:在他們看來,車子不僅僅是一輛車,而是一個移動的家,開車對他來說,不僅是工作,還是信仰——他們愿意為了這個家和信仰埋單!
我已徹底對這個國家的大花車折服,但更令我折服的,是司機們那種對愛車的態(tài)度。這些投入巨資,飽含著車主感情的精美卡車并不只是為了擺著好看,車主們將其裝點一新后,一樣開著它們拖貨裝菜運磚拉砂石,卡車該干的活兒一樣都不少。用他們的話說,開車掙錢,再用這錢裝飾車,是每個車主將這份對卡車的熱愛傳遞下去的動力——美,不僅僅只是用來欣賞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