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瑋
北魏的袁聿修少年得志,九歲就被聘任為州主簿,18歲做了州中正,因性格沉穩(wěn)、有見識,深為當(dāng)時尚書所賞識,不久就當(dāng)了尚書度之郎。然而,就在他以為前途一片大好的時候,公元534年,北魏被分成東魏和西魏。次年,東魏孝靜帝任命他為太子中舍人。政權(quán)的更迭讓袁聿修放棄了做官。公元550年,高歡的兒子高洋奪取東魏政權(quán)稱帝。高洋當(dāng)上皇帝后,廣納賢才,就給袁聿修發(fā)了一道召回的圣旨,起初,袁聿修不肯回朝再做官了,因為天下太亂,朝不保夕,說不準(zhǔn)哪天就把性命搭上了。但經(jīng)不住圣旨的一再催促,袁聿修為了國家的利益重新回到官場,做了太子庶人。
因他才華能力非凡,不久皇帝又任命他為博陵(今屬河北衡水)太守。袁聿修一到太守的崗位上,就破除了很多不合常理的陳規(guī)陋習(xí),告誡人們安心生產(chǎn),并制定嚴(yán)格的法律,大力打擊刑事犯罪分子。而且袁聿修很開明,每推行一條新政都要先問群眾,總能把一些不合理的現(xiàn)象消除在萌芽狀態(tài)。因此他在做博陵太守的這幾年,當(dāng)?shù)匕傩瞻簿訕窐I(yè),社會治安良好,鄰里之間和睦相處。
公元561年,母親去世,他便離開博陵回家守喪。因為他在地方政績突出,還沒守完孝,朝廷就下令讓他速回京復(fù)職。袁聿修接到圣旨,在母親的墳前磕了三個頭,安頓好妻兒,就回京去了。
當(dāng)時,朝廷的習(xí)氣是各級官員相互吹捧推薦升官。袁聿修很是看不慣,只和清正廉潔的官員結(jié)交。
由于無法忍受朝廷上一些官員的不良作風(fēng),他就申請再次到地方任職去,很快出任信州(今屬江西上饒)刺史。有一次,皇帝派下來的官員巡視諸州,信州附近那些州里被舉報出了很多貪官。但唯獨沒有官員到信州巡視,足見朝廷對袁聿修的信任。
公元562年,袁聿修以太常少卿的身份去全國各地巡察,并受命以此來考核地方官員的政績。路過兗州(今屬山東濟寧)時,袁聿修順路看望身為兗州刺史的好友,分別后,好友讓部下給袁聿修送了些綢緞,袁聿修很不客氣地拒絕了,還給好友寫了一封信說:“今天和你相會,與平日的出行不一樣,我們要注意避嫌。希望你能理解我的意思,不要重責(zé)?!焙糜岩残廊活I(lǐng)會,并在回信中稱袁聿修為“清卿”。
公元580年,袁聿修歲數(shù)大了,便向朝廷辭官回家中休息,次年,又接到了隋朝皇帝楊堅的邀請,讓出來做官,他拒絕道:“我已經(jīng)老啦,沒有精力再為官了,還是選年輕人為官的好?!睏顖杂峙墒窒抡宜f:“正因為你的清正廉潔才請你出來做官的?!?0歲的袁聿修沒辦法,只得走馬上任。兩年后,他因病去世,結(jié)束了自己的為官生涯。
袁聿修從九歲開始進入官場,一直到72歲去世,前后歷經(jīng)五個朝代。在這樣一個亂世中,袁聿修還能不忘初心,一心為國為民,真是難能可貴。他以自己的身行為后人做了一個榜樣。
編 輯/羽 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