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琪+李建平
語文項目學習為我們打開一扇閱讀的窗口,這里有愛,有成長,有感動,有對精神的仰望,有對傳統(tǒng)文化的堅守,循著這條路走下去,會找到語文學習的桃花源。
項目學習是通過一系列任務的完成,最終達到項目目標的學習方式。以項目為導向的教學法,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被許多教育專家和教師認同和接受。筆者所在校語文課程使用的是項目學習的實驗教材。我們?nèi)w語文教師在專家的引領(lǐng)下,在相關(guān)的教學理論支持下,正在努力實踐這種教學法,在項目教學實踐過程中,每一位參與者都獲得了成長。
一、項目學習的內(nèi)容
每個項目學習之前,師生都會共同閱讀項目任務,共同制訂完成該項目的計劃和實施步驟。在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我們的原則是指導點撥,決不包辦代替。項目學習每個任務完成后,學生都有展示交流,其他同學和教師予以評價。面對一個學習任務,學生一定提前明確目標要求、制訂具體計劃、逐步實施并且檢查和評價整個過程。完成這樣的學習任務,學習過程中需要查閱很多資料,并且要求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從認知上探求和理解,在情感上形成價值判斷和責任意識。
二、項目學習的性質(zhì)
隨著語文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語文教學呼喚從“技”向“能”的轉(zhuǎn)變。項目學習在教師主導下由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在“做中學”,使學生樂于學習語文。通過項目學習收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三、項目學習的教學設計
以初一上冊的第一個項目“珍藏童年”的學習為例。
第一步:制訂項目目標。根據(jù)課程標準,由教師集體備課制訂目標。
第二步:確定項目學習內(nèi)容。根據(jù)將要學習的項目內(nèi)容和要求,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布置項目任務。
第三步:設計項目計劃。把學生分好小組,每組都有任務,包括怎樣查閱資料等具體工作計劃。
第四步:實施項目計劃。學生分組按計劃具體實施方案,這一步需要針對學生情況分組來實施項目計劃。一個組四名學生,將基礎好的與基礎相對較差的學生組合在一起,以小組為單位實施項目活動的計劃,包括任務分配以及各項內(nèi)容需要的時間等。這樣既能保證項目活動按時完成,又有利于學生間互相交流,還有助于基礎較薄弱的學生提高。
第五步:展示項目成果。各組把自己的項目成果展示出來。
第六步:評價項目成果。在檢查評估階段,小組間互評與教師對學生的評價相結(jié)合。
四、項目學習的心得
項目教學的實施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與傳統(tǒng)教學方式相比,對教學體系、課程設置、教材處理、教師和學生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臨許多新的問題與挑戰(zhàn)。
第一,完成項目的過程,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為本。
第二,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習毅力,提高學習興趣。要想方設法增加學生學習的成就感,及時展示項目的階段成果,多激勵表揚,少批評挖苦。教學的評價要體現(xiàn)學習的過程,項目完成過程中的階段成果應該作為評價的重要依據(jù)。
第三,要注意對教材的處理。因為一個項目不一定能夠覆蓋語文學習的所有知識點,對一些有用的知識點需要通過其他的任務或項目加以補充。
第四,項目實施方法。根據(jù)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精讀和泛讀相結(jié)合;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相結(jié)合;課內(nèi)與課外相結(jié)合,通過聽、說、讀、寫等語文活動,在“做中學”中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讓我們借助項目學習的平臺,讓語文走進學生的生活,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讓學生在實踐中進行合作,并讓學生在生動、活潑、有趣的課內(nèi)外活動中體會到語文學習的樂趣,讓學生深深體會到語文在生活中的價值,讓語文不再是可學可不學的學科。
作者單位:山西省晉中市榆次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