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健華
劉藝電腦顯示屏右下角的QQ圖標不停地閃著,他點開那圖標一看,是一個網名叫“秋風迎雪”的網友請求加他為QQ好友。劉藝不是一個喜歡在網上閑聊的人,他從“秋風迎雪”的QQ空間里的資料來看對方是一個27歲的女孩。
“請問,您是?”平時,劉藝的QQ是用來聯系工作和朋友的,他加的好友多是認識和經過認真斟酌過的,他不知道這“秋風迎雪”是哪位朋友或同事。
對方回復:“我們不認識的,我看到你這網名很有特色,吸引了我。”劉藝的QQ網名叫“紫葉藍花”,還真是有一點特別。
“從這網名可以看出你是一個非常有品味的人!”還沒等劉藝回復,那邊又發(fā)言了。
“其實,我也不是你想象的那么有品味!”劉藝說的是真話,那網名是他把自己種在陽臺上的那兩盆花的形態(tài)“合成”的,那是一盆紫色葉子的植物和一盆開藍花的植物。
“你別謙虛了,跟你這么有品味的人當網友一定會受益匪淺?!睂Ψ交貜瓦^來,她聊趣很濃。
是不是哪個熟人披了“馬甲”來套他的心里話的?劉藝琢磨著對方的身份?,F在,經常有一些人另注冊一個QQ號,將朋友或熟人加為好友,然后以陌生人的身份跟其聊天,引誘這朋友或熟人說出一些平時不敢對熟人與朋友說的話。這些人有些是開玩笑的,有的是“惡作劇”的,有的則是心懷不良的。去年,科里的小姑娘張萱被她的戀人用一個新QQ號套出了她的一些隱私,她的戀人因此就跟她分手了;還有財務科的小伙子馬俊被一個熟人用新QQ號披著“馬甲”騙他說出了他喜歡同科的一個少婦的事,一時在單位傳成了笑話。
劉藝小小心翼翼地回復著:“別這么說,相互學習,共同進步!”簡直就是外交辭令。劉藝知道那些被熟人或朋友以陌生網友的身份引誘吐真言后,那真言或成了朋友的笑柄,或成了大家的笑料,甚至還成了把柄。
“不介意我這么唐突地加你為好友吧!”對方說:“多一個朋友就會多一點收獲,也會多一點兒積累?!?/p>
對方這么說,劉藝就更加懷疑對方是自己的熟人或朋友“裝扮”的。因為,劉藝很清楚自己有幾斤幾兩,也實在想不出自己那點水平能讓別人有什么收獲,他一邊如實地回復對方,一邊猜測著對方是哪位朋友。
“你工作愉快嗎?一家人在一起快樂嗎?”對方不厭其煩地找劉藝聊著。
以劉藝的性格,別說他是沒時間,就是有充足的時間他也不愿跟陌生人談這些話題。
“你有小孩了嗎?是男孩還是女孩?”對方聊性很濃,半個小時快過去了,劉藝還是沒判斷出對方是哪個熟人和朋友。
對方還沒有“剎車”停聊的意思,時間卻在一分鐘一分鐘地過去,劉藝實在忍不住地又問了一句:“請問,您是我認識的哪位朋友?”
對方沉默了好幾分鐘后回復過來:“你別猜了,我們根本就不認識,我是隨機加你為好友的,就是為了多一個QQ好友,能多偷一點菜!”
劉藝當然知道對方說的偷菜是QQ里玩的一種“偷菜”游戲,不禁啞然失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