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林
小兒積食是兒科很常見的一種癥狀,比如積食發(fā)熱、積食咳嗽等。積食作為致病因素,其危害性之廣已經引起家長和兒科醫(yī)生越來越多的重視,那么怎樣才能全面識別孩子的積食呢?簡單地介紹幾種方法,相信會對大家有所幫助!
第一,看食欲
1.孩子食欲很差有的孩子沒有胃口,一點東西都不想吃,中醫(yī)講“傷食者,必惡食:內有所積,外必有所惡”。此時往往處于積滯的初期,往往不需要用藥,餓兩頓,空空肚子就好了,醫(yī)圣張仲景把這種方法稱為“損谷”,他說這類病人“損谷自愈”,損谷就是少吃東西的意思。
2.孩子食欲超強,特別能吃,可還是很瘦這類孩子往往由于經常食用高熱量的食物,導致積滯的時間長了化熱,再加上積滯在脾胃,脾臟又無力運化,身體吸收不到營養(yǎng),積熱達到一定程度,或突發(fā)高燒,或扁桃體化膿。
3.孩子食欲很旺盛,經常吵著餓,可是吃一點就飽了,而且胃脹不消化中醫(yī)大家葉天士認為“脾胃陰虛則饑而不欲飲食”,也就是說如果病人得了脾胃陰虛病,就會出現饑餓但卻不想吃東西的情況。這類孩子往往由于積食時間長而且治療時間也比較長,用藥不當,傷了脾胃的陰液,造成舊積未除,反而傷了正氣。
第二,看舌苔
積食的孩子舌苔中間會變得很厚,尤其是舌頭的中間和后邊,有的甚至會全部變厚,有的孩子只在舌頭中間出現一個硬幣樣的黃苔而周圍沒有舌苔。這種情況雖然也有積食但往往不是單純的積食,通常還伴有脾胃陰傷。
第三,聞氣味
積食的孩子通常口腔會有異味,這是因為胃氣不降導致的,敏感的家長也許會發(fā)現。
第四,看睡姿
積食的孩子睡覺的時候往往喜歡趴著睡,而且多伴有夜里睡覺不踏實的情況。
第五,摸手心
積食的孩子往往容易手心發(fā)熱,甚至出汗,而手背不熱,細心的家長也會發(fā)現。這種孩子往往不是單純的積食,通常還伴有胃熱。
第六,看眼袋
現在很多小孩子也開始有了眼袋。尤其是平時喜歡吃肉食的孩子,食肉過量導致肉積日久,往往下眼袋大,而且有暗紅色。此類小孩往往積滯日久已經傷了脾胃陰液了,治療應該在消食的同時兼養(yǎng)脾胃正氣。
當然了,孩子積食通常還伴有其他臨床癥狀,比如腹脹、噯氣,嚴重的甚至出現惡心、嘔吐,還有的孩子會出現便秘,或者大便味道特別臭,甚至有酸腐味,這些情況家長都應該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