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輝,陳建斌
(華東交通大學 機電與車輛工程學院,南昌 330013)
圓錐滾子軸承在運轉(zhuǎn)過程中主要受軸向載荷和徑向載荷,以徑向載荷為主,軸向載荷為輔。列車通過彎道或道岔以及載貨分布不均時,軸向載荷增大,滾子與內(nèi)外圈產(chǎn)生接觸偏移,產(chǎn)生偏載效應。軸向載荷越大,偏載效應越嚴重,從而影響軸承的工作特性及壽命[1-4]。
圓錐滾子軸承受力如圖1所示(Fr為徑向載荷,F(xiàn)a為軸向載荷)。車體通過承載鞍傳遞給外圈的載荷垂直通過軸承外圈的橫截面中心,直線運行時,軸承主要受徑向力,軸向力較??;當通過彎道或道岔時,軸承同時承受徑向和軸向載荷。
列車輪受力平衡圖如圖2所示,F(xiàn)V為車輛隨機垂向動載荷;FH為車輛隨機橫向動載荷;h為車輛載荷中心到軸頸根部距離(h=125 mm);b1,b2為軸承載荷中心到車輛載荷中心距離(b1=b2=978 mm),R為車輪半徑;QH,QV分別為車輪與軌道接觸的約束力。車輛的隨機動載FV,F(xiàn)H為[4]
FV=(1+αV)mbg,
(1)
FH=αHmbg,
式中:mb為車體質(zhì)量;g為重力加速度;αV為垂向動力系數(shù);αH為橫向動力系數(shù)。
圖2 受力平衡圖
根據(jù)JISE 4501—1995《鐵路車輛 軸的強度設計方法》,垂向動力系數(shù)αV=0.002 7v,橫向動力系數(shù)αH=0.040+0.001 2v,v=120 km/h;EN13103/EN13104 規(guī)定的αV,αH分別為 0.25,0.175;靜載時,αV=αH=0。以35.7 t軸重鐵路貨車為例,根據(jù) (1) 式得到軸承承受的徑向載荷和軸向載荷見表1。
表1 軸向載荷和徑向載荷Tab.1 Axial load and radial load
以某35.7 t軸重鐵路貨車雙列圓錐滾子軸承為例,其結(jié)構參數(shù)見表2,基于ANSYS建立軸承有限元模型,分析滾子與內(nèi)外圈之間的等效接觸應力,從而確定偏載對軸承接觸應力分布的影響[5-8]。
表2 結(jié)構參數(shù)Tab.2 Structural parameters
利用Pro/E進行建模,再導入ANSYS,主要分析靜態(tài)徑向載荷偏載對軸承接觸應力分布的影響,雙列圓錐滾子軸承結(jié)構對稱,載荷對稱,故僅提取滾子1/2模型進行分析。單元類型為Solid186,工作過程中,滾子與內(nèi)外圈設置為面-面接觸,摩擦因數(shù)設為0.1,目標單元和接觸單元分別為TARG170,CONTA174。外圈采用全約束,軸承中間截面采用對稱約束。根據(jù)載荷位置的不同,載荷分為2種情況:1)施加均勻載荷;2)當載荷偏移時,施加梯形載荷。
不偏載情況下圓錐滾子軸承整體應力云圖和滾子應力云圖如圖3所示,載荷向左偏移1 mm時圓錐滾子軸承整體應力云圖和滾子應力云圖如圖4所示。
由圖3和圖4可知,圓錐滾子軸承的最大接觸應力在滾子與內(nèi)外圈的接觸區(qū),在同一偏載條件下,各零件所受接觸應力由大到小分別為滾子、內(nèi)圈及外圈。滾子受力為瞬態(tài)力,內(nèi)圈為圓周運動,外圈最大接觸應力位置不變。內(nèi)外圈材料相同,外圈失效率高于內(nèi)圈和滾子。
圖3 載荷不發(fā)生偏移時的等效應力云圖Fig.3 The equivalent stress cloud when the load doesn’t shift
圖4 載荷向左偏移1 mm時的等效應力云圖Fig.4 The equivalent stress cloud when the load is shifted by 1 mm to the left
分別建立載荷向左偏移1,2,3 mm及向右偏移1,2,3 mm時的有限元模型并進行分析,得到軸承各零件的最大接觸應力如圖5所示(向左偏移為-,向右偏移為+)。由圖5可知,隨偏載距離增加,軸承各零件接觸應力增大,滾子邊緣接觸應力增幅最大,外圈接觸應力增幅最小。與均載相比,偏移載荷中心靠近滾子直徑較小一端時(即圖5中左偏載),接觸應力高于其靠近滾子直徑較大一端,更容易出現(xiàn)邊緣效應,產(chǎn)生應力集中。當偏載距離過大時,會使軸承的接觸應力超過疲勞應力,對軸承產(chǎn)生破壞。隨偏載距離增大,滾子與內(nèi)外圈應力集中越來越明顯,軸承壽命減小,影響車輛的運行。因此,在列車運行過程中,過彎道時速度應減小,避免承載不均,產(chǎn)生偏載效應。
圖5 最大接觸應力隨偏載距離的變化Fig.5 Variation of maximum contact stress with eccentric load displacement
以某35.7 t軸重鐵路貨車雙列圓錐滾子軸承為例,分析其在不同偏載距離下,滾子、外圈、內(nèi)圈所受的等效應力:在偏移載荷下會產(chǎn)生應力集中,且隨偏載距離增大,應力集中現(xiàn)象越來越明顯。若偏載距離過大,各零件所受接觸應力超過疲勞應力時,會對軸承產(chǎn)生不可修復的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