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秀英
作文是經過人思想上的考慮和語言的重組,通過一定的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內容的記敘方法。它是衡量一個小學生語文能力的重要標志。那么,怎樣科學指導小學生的作文呢?筆者根據自己二十多年的小學作文教育教學經驗,談幾點教學方法。
一、激發(fā)寫作之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又是使學生獲取知識、進行創(chuàng)造性寫作的一種自覺行為,它是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重要途徑之一,也是學生創(chuàng)作的有效催化劑。小學生作文是把自己已經獲得的各種感性認識的寫作素材,按自己的邏輯思維書寫出來,體現(xiàn)出他們的思想水平和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因此,只有激發(fā)小學生的寫作之趣,才能使學生樂于作文。那么,如何激發(fā)小學生的寫作之趣呢?
1.創(chuàng)設寫作情景激趣
小學生好勝、好奇,有感樂發(fā),有話樂寫。教師要精心創(chuàng)設寫作環(huán)境,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激發(fā)出強烈的創(chuàng)作欲望,急需表達所思所想。比如,筆者在指導學生描寫《夏天的景色》時,就采用先進的多媒體教學設備,把夏天豐富的美景制成多媒體互動課件,利用其形象、趣味等特性,集圖、文、音、形、意等特點于一體,吸引學生迅速觀看大屏幕上夏天的美景。再加上鳥語的音樂和旁白動聽之聲,頃刻間,學生完全被夏天的美麗畫卷、動聽的音樂和親切的話語所陶醉、所征服,形成最佳的樂于作文創(chuàng)作之境。
2.學榜樣激趣
教師在每次小學生作文評改完畢,首先選出優(yōu)秀的學生作品,讓其朗讀給全班同學聽;其次,將學生的優(yōu)秀作文送到學校的廣播站或貼在學校的窗口欄,讓全校師生及時聽閱;第三,按時組織學生參加校內外各種作文競賽,并認真進行評比總結,將選出最優(yōu)秀的學生作文及時向各地報紙、雜志推薦,力爭發(fā)表。若有在報紙、雜志上發(fā)表的學生作文,教師一定要適時大力宣傳,激勵他們繼續(xù)寫作,致使他們在教師、同學們的贊揚聲中獲得更大的創(chuàng)作動力,同時也給全班同學樹立了寫作榜樣,激勵學生樂于作文。此外,鼓勵學生仿寫擬人、排比、比喻句等寫作手法,在尊重小學生個性的同時,激發(fā)學生的作文創(chuàng)作興趣,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作文教學效果。
二、根據課文,多練筆
由于小學課本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經過教育專家嚴格挑選的優(yōu)秀范文,無論從詞句的語言表達、文章的段落、層次結構的梳理以及人物的外貌描寫、周邊景色的渲染、文章首尾照應等方面,都有其獨特的創(chuàng)作之處,充分體現(xiàn)了本單元的寫作重難點。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隨時結合課文的學習內容,密切聯(lián)系生活實際,高效指導學生進行片斷訓練。如仿寫夸張句的訓練,根據課文的表達進行人物的語言、動作描寫的訓練等,進而使學生悟出課文創(chuàng)作之道,順利地完成以讀促寫、讀寫結合的過渡,既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又使學生有效地掌握了作文之法,有效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
三、培養(yǎng)觀察之習慣
寫作的基礎是觀察,寫作的源泉是生活,寫作的鑰匙是指導。因此,在學生寫作之前,教師首先要交給學生觀察事物的方法。譬如看一幅圖,教師必需教給學生按一定的順序抓住重點進行觀察。寫人要教給學生抓住人物的外貌、語言、行動、心理等方面的特點進行觀察;寫動物就必須讓學生知曉從動物的外形、生活習性、活動特點等方面進行觀察;寫植物當然要學生明白從植物的葉、花、莖、果的形狀、顏色、味道、用途等方面進行觀察。同時,教師應為學生提供走出觀察生活的機會,如春天組織學生去郊游或校園春游,指導學生觀察大自然的春天美景。這樣,通過教師的指導,學生自然成為生活的有心人,有意無意地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習慣,匯集了大量的寫作素材,為自己寫好作文打好了堅實的基礎。
四、及時評改
評改小學生作文是作文教學過程中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它對整個小學作文教學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應從以下兩個方面放手。
1.在評改態(tài)度上,變評改學生作文為師生交流
教師要以曉理動情的態(tài)度、發(fā)展的眼光、欣賞的心情認真對待學生的作文,給出自己對其作文的建議或意見,使學生體驗到成就感,從而愛上寫作,喜歡寫作。
2.在交流方式上,主要采用適時當面交流的形式
譬如,在指導學生寫“我最熟悉的人”這篇作文時,首先要認真了解小學生對誰最熟悉,為什么對這個人很熟悉等。同時,還要了解學生選擇的寫作素材是否新穎、獨特、具有典型性和說服力,是否是最能突出表達中心所需的材料等。然后師生進行平等互動的交流,讓學生理清寫作思路和重心,從而避免因不了解寫作的中心而出現(xiàn)的錯誤。此外,利用多媒體視頻展示臺進行文字交流,將改過的字、詞、句、段、篇與原文進行對比,使學生明白應該怎樣改和為什么這樣改的道理,從而使學生既明確了本次作文寫作之“法”,又增強了師生交流的必要性、實效性,使學生樹立了寫作信心,激發(fā)了師生交流之情,使學生養(yǎng)成了勤動筆、易表達的習慣。
誠然,小學生作文教學也是一個長期、艱苦的過程,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但是,教師只要堅持不懈地教授學生作文之理,使學生養(yǎng)成留心觀察周圍客觀事物之習慣,學以致用,多練、多寫、多改、多交流自己的作文,學生的作文水平就一定是“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