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明榮
(中國人民解放軍77100部隊,重慶 500000)
血清胰腺再生蛋白水平對2型糖尿病患者療效及認知功能的影響
謝明榮
(中國人民解放軍77100部隊,重慶 500000)
目的:探究血清胰腺再生蛋白水平對2型糖尿病患者療效及認知功能的影響。方法:隨機選取我院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酶聯(lián)免疫法檢測其體內的胰腺再生蛋白水平,按照其體內胰腺再生蛋白水平將其分為胰腺再生蛋白高水平組與低水平組兩組,分別給予兩組患者常規(guī)治療。對比分析治療效果及治療后患者認知情況。結果:胰腺再生蛋白高水平組患者治療后總有效率與低水平組患者相比明顯較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高水平組患者治療后7d、治療后1個月MMSE評分與低水平組患者的相比明顯較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高水平組患者治療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明顯優(yōu)于低水平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血清胰腺再生蛋白水平對2型糖尿病患者有明顯影響,當患者體內胰腺再生蛋白水平較高時,其治療效果較好,認知功能恢復越快。
胰腺再生蛋白(Reg);2型糖尿病;療效;認知功能
臨床上,一般將糖尿病分為四種類型,主要是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特殊糖尿病以及妊娠期糖尿病,其中以2型糖尿病較為多見[1]。2型糖尿病的高發(fā)人群主要是中老年人,并且患者大多伴有肥胖,其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飲水量大、飲食量大、尿量多、但是體重逐漸變輕,皮膚粗糙、干燥以及會陰部瘙癢,月經(jīng)不調、四肢麻木、疼痛等,為了減輕糖尿病患者的痛苦,延緩疾病發(fā)展進程,必須盡早對糖尿病患者做出明確診斷[2-3]。胰腺再生蛋白(Reg)主要是指胰島β細胞的再生因子,其主要生理作用是促進胰島β細胞的生長、修復及成熟等[4]。有報道顯示[5],青少年發(fā)病的成年型糖尿病和l型糖尿病患者Reg水平升。因此,我院為進一步血清胰腺再生蛋白水平對2型糖尿病患者療效及認知功能的影響,特選取80例患者資料,研究后,做出如下報道:
1.1 臨床資料隨機選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其體內胰腺再生蛋白水平將其分為胰腺再生蛋白高水平組與低水平組兩組,每組患者40例。高水平組中性患者21例,男性患者19例;年齡31歲~59歲,平均年齡(44.53 ±9.35)歲;病程在2~4年,平均病程為(3.22±0.52)年;低水平組中性患者22例,男性患者18例;年齡30歲~59歲,平均年齡(44.58±9.84)歲;病程在2~4年,平均病程為(3.18±0.57)年。此次研究經(jīng)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一致批準與通過,患者及其家屬對此次研究目的與方法知情且同意,均自愿參與此次研究并主動簽署了知情同意書。在性別比、年齡等基本資料方面未發(fā)現(xiàn)明顯差異(P>0.05),可比性強。
納入標準:①患者符合2型糖尿病診斷標準[6],隨機血糖水平保持在11.1mmol/L以上,且FPG水平在7.0mmol/L以上,2hPG水平在11.1mmol/L以上;②必須所有患者均自愿參與此次研究,并簽訂相關協(xié)議。③在觀察期間,患者嚴格按照規(guī)定進行治療,不使用其他任何藥物進行治療;④患者精神狀態(tài)良好,可以配合完成研究;⑤胰腺再生蛋白水平高低的界定標準為27ng/ ml。排除標準:①1型糖尿病患者;②對研究中所使用藥物存在嚴重過敏現(xiàn)象的患者;③患有嚴重高血壓、心臟病以及其他肝臟、腎臟嚴重疾病的患者;④患有惡性腫瘤疾病或接受化療、放療治療的患者;⑤妊娠期、哺乳期的女性患者。
1.2 方法胰腺再生蛋白(Reg)檢測方法:患者在參與測試前常規(guī)禁食水8h以上,晨起采集患者的空腹靜脈血標本2m l,室溫下靜止3h,并在室溫下離心處理10min,離心速度為3000r/min,將血清標本分離出來,根據(jù)酶聯(lián)免疫法檢測胰腺再生蛋白水平,本研究中所用試劑盒均為Biovendor Laboratory Medicine,Inc公司提供。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guī)糖尿病治療措施:給予患者胰島素泵治療,注射的藥物規(guī)定使用統(tǒng)一的賴脯胰島素,在患者的腹部選擇合適的置管點,經(jīng)導管向患者的體內注入一定劑量的胰島素,餐前追加劑量及基礎劑量,按照患者的體重每天0.5~0.8U/kg對用量計算,分別為50%~60%或40%~50%,持續(xù)治療時間為1w。
1.3 評價指標①療效評定標準[7]:顯效:患者臨床癥狀全部消失,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未見糖尿病并發(fā)癥;有效:患者的臨床癥狀部分消失,血糖控制水平正常,未見并發(fā)癥;無效:患者的癥狀未見改善,血糖水平未得到控制,或出現(xiàn)嚴重的糖尿病并發(fā)癥等??傆行?顯效率+有效率。
②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前、治療后7d、治療后1個月時簡易精神狀態(tài)評價量表(MMSE)評分,評定患者的認知功能情況,共30分,分數(shù)越低,認知功能越差。
③對比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后7d時空腹血糖水平(FPG)、餐后2h血糖水平(2hPG)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HbA1c)水平情況。
1.4 統(tǒng)計學處理統(tǒng)計分析時采用spss20.0軟件分析,用±s表示計量資料,用χ2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t檢驗比較組間,以P<0.05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療效情況胰腺再生蛋白高水平組患者治療后總有效率與低水平組患者相比明顯較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療效情況[n(%)]
2.2 兩組認知功能MM SE評分對比高水平組患者治療后7d、治療后1個月MMSE評分與低水平組患者的相比明顯較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
表2 兩組認知功能MMSE評分對比[±s,分]
表2 兩組認知功能MMSE評分對比[±s,分]
和低水平組比較,▼P<0.05;和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 例數(shù) MMSE評分治療前 治療后7d 治療后1個月低水平組 40 25.34±4.36 19.35±3.19●14.98±2.67●高水平組 40 25.37±4.29 14.39±3.01▼●9.38±2.15▼●χ2—— 18.7069 7.5863 10.9585 P—— 0.0000 0.0000 0.0000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相應指標情況高水平組患者治療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明顯優(yōu)于低水平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3。
2型糖尿病屬于血糖代謝異常類疾病,是糖尿病患者中較為常見的一種類型,其原名是成人發(fā)病性糖尿病,與外界環(huán)境因素、遺傳因素有一定的關系。大多數(shù)學者認為[8]2型糖尿病的發(fā)生是由于人體內含有節(jié)約基因,即在食物相對不充足時,機體會自動積攢食物能量,長期以往就成為慣性,即使在食物相對比較充足時,體內的節(jié)約基因仍然儲備食物能量,長此以往,就導致體內能量過剩,使胰島長時間高負荷的運作,最終導致胰島功能喪失或者缺陷。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胰島器官分泌胰島素的功能減弱或者缺失,而導致機體無法正常的產(chǎn)生胰島素,使其體內血糖水平與正常人相比較高,同時還會引起患者機體內蛋白質、脂肪等一系列物質代謝異常,進而導致2型糖尿病患者多表現(xiàn)為多飲、多尿、多食、消瘦等,隨著患者病情進一步加重,還可能會出現(xiàn)一系列嚴重并發(fā)癥,如高血壓、糖尿病足等,造成患者動靜脈血管管壁的病理性疾病,從而引起患者各個臟器功能衰竭,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以及生活質量,因此必須十分重視糖尿病疾病的診斷與治療[9-10]。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相應指標對比
在二十世紀初期,Graf等[11]學者發(fā)現(xiàn)了由胰腺分泌的一系列分子量在16kDa的應激性蛋白質家族,以胰腺再生蛋白(Reg)、胰腺炎相關蛋白(PAP)為主。當患者出現(xiàn)嚴重的胰腺炎癥急性發(fā)作時,胰腺再生蛋白(Reg)與胰腺炎相關蛋白(PAP)這兩種物質的水平會迅速升高并超出正常范圍,但其作用機制并不是十分清楚。后來經(jīng)研究發(fā)現(xiàn)[12],胰腺再生蛋白的水平呈現(xiàn)持久且緩慢的升高,并在部分胰腺炎模型中發(fā)現(xiàn),當胰腺再生蛋白水平升高時,胰腺細胞的再生功能會大大增加,對受傷組織的修復能力也有所增加,同時還能夠有效提高機體對炎癥的抵抗能力。近幾年來,隨著醫(yī)療技術水平的不斷發(fā)展,對胰腺再生蛋白功能的研究也更加深入,因此觀察到該物質可以促進胰島β細胞的再生,影響胰島的正常功能[13]。胰島β細胞主要占胰島組織細胞的70%左右,主要功能是促進胰島素的分泌,改善機體內血糖的吸收,因此當胰腺再生蛋白水平升高時,其能夠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治療的效果[14]。
現(xiàn)今越來越多的糖尿病患者承受著疾病的折磨,根據(jù)國內外最新統(tǒng)計,日前已經(jīng)有2.90億糖尿病患者,按照這種速度增長預計2020年糖尿病患者將會達到4億左右,對于我國來說,從上世紀70年代到如今糖尿病患者已經(jīng)增加了4~5倍,目前統(tǒng)大約有一億左右的糖尿病患者,在世界范圍內仍然是糖尿病大國,所以糖尿病已經(jīng)成為國際上公認的危險疾病之一[15]。本研究中顯示,胰腺再生蛋白高水平組患者治療后總有效率、治療后7d、治療后1個月MMSE評分與低水平組患者相比明顯較高;高水平組患者治療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明顯優(yōu)于低水平組患者,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經(jīng)研究發(fā)現(xiàn)[16],胰島再生蛋白的升高,有利于刺激胰島β細胞的增殖與分化,而胰島素是由胰島β細胞分泌的重要物質,具有調節(jié)患者機體內血糖的作用,其原因是由于胰島素屬于蛋白質類激素,在機體中充當著唯一降血糖的作用,使其能夠有效促進血糖、糖原等物質的分解與合成,有效控制血糖水平,緩解糖尿病患者相關臨床表現(xiàn)。2型糖尿病患者中,在其發(fā)病的早期,胰島細胞出現(xiàn)代償性的增生,導致胰島素的分泌量增加,促進患者的血糖維持在正常的水平,但胰島細胞出現(xiàn)代償性增生的機制并不是十分清楚。目前,臨床上胰島再生蛋白的水平與2型糖尿病之間存在的聯(lián)系逐漸引起醫(yī)學研究學者的重視,在2型糖尿病發(fā)展的最初階段,病情相對穩(wěn)定的患者中,對其開展早期干預可以有效預防2型糖尿病的進一步發(fā)展,為患者的后續(xù)治療提供可靠的保障,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預后水平及其生活質量,使廣大患者對治療的效果更佳滿意。
胰島再生蛋白具有抵抗細胞凋亡、保護細胞正常功能的作用,該物質是胰島β細胞以及胃腸道黏膜細胞、導管的促進分裂的調節(jié)劑,或通過旁分泌而促進細胞的分裂與再生[17]。胰島再生蛋白還有一定的黏附因子的效果,能夠促進細胞黏附到細胞的外界基質上,同時改變黑色素的遷移與黏附效果,并改變纖連蛋白、層粘連蛋白以及膠原蛋白的結合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作用[18]。胰島再生蛋白是患者在胰腺炎發(fā)作時,經(jīng)胰液中提取的蛋白質類物質,其在正常的胰液與胰腺中并不能夠表達,當患者的胰腺受損時,方可大量表達,是急性應激蛋白的一種表現(xiàn)類型,胰腺再生蛋白早期在糖尿病的研究過程中被發(fā)現(xiàn),并能夠刺激胰島β細胞增殖與分化,從而改善大鼠的糖尿病狀態(tài),具有一定的抗感染、誘導再生及促進有絲分裂的效果,在患者的胰腺、肝臟、腸道及胃組織中起著重要的臨床作用[19]。研究證實[20],當患者體內的Reg的表達受到抑制后,腺泡細胞則成為導管細胞、胰島β細胞甚至癌細胞的一種標志性物質。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確?;颊叩臋C體在正常的情況下,滿足機體新城代謝過程中對胰島素的需求,能夠更平穩(wěn)更迅速的對患者的血糖水平進行控制,改善了患者胰島β細胞的正常功能,進而提高了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2型糖尿病患者體內血清胰腺再生蛋白的水平能夠對其治療過程起到顯著的影響,一旦患者體內的胰島再生蛋白水平升高后,能夠明顯增加患者的治療療效,并促進其認知功能的快速恢復,臨床意義極其顯著。
[1] 張成詩, 吳兵, 魏光明. 糖尿病自身抗體聯(lián)合檢測在糖尿病分型中的應用價值研究[J]. 中國實驗診斷學, 2014, 18(6): 931-933.
[2] 周輝林. 中藥降糖3號合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32例[J]. 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 2014, 12(24): 64-65.
[3] Xu Y, wang L, He J, et al. Prevalence and control of diabetes in Chinese adults[J]. JAMA, 2013, 310(9): 948-959.
[4] Graf R, Schiesser M, Reding T, et a1. Exocrine meets endocrine: pancreatic stone protein and regenerating protein-two sjdes of the samecoin[J]. J Surg Res, 2006, 133(2): 113-120.
[5] Scherr A, Graf R, Bain M, et a1. Pancreatic stone protein predicts positive sputum bacteriology in exacerbations of COPD[J]. Chest, 2013, 143(2): 379-387.
[6]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Executive summary: 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in diabetes-2012[J]. Diabetes Care, 2012, 35 Suppl 1: S4-10.
[7] 毛培軍, 李桂玲, 黃倩, 等. 利拉魯肽聯(lián)合門冬胰島素30治療難治性2 型糖尿病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評價[J]. 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 2015, 31(16): 1578-1581.
[8] 章福寶, 陶怡, 寧靜, 等. 中藥自擬方輔助治療2型糖尿病的療效觀察[J]. 中國中醫(yī)藥科技, 2015, 22(2): 186-187.
[9] 郭雯, 李芳, 陳頻, 等. 單用二甲雙胍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別聯(lián)用利拉魯肽與甘精胰島素26周的療效及安全性比較[J]. 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 2014, 30(12): 1086-1091.
[10] 王筱景, 阮凌燕, 周小愛, 等. 甘精胰島素聯(lián)用阿卡波糖治療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評價[J]. 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 2014, 30(10): 889-891.
[11] Graf R, Schiesser M, Scheele GA, et al. A family of 16-kDa pancreatic secretory stress proteins form highly organized fibrillar structures upon tryptic activation[J]. J Biol Chem, 2001, 276(24): 21028-21038.
[12] Kitada M, Koya D.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diabetic nephropathy[J]. Nihon Rinsho, 2015, 73(12): 2037-2043.
[13] 王彤, 于德民, 于珮. β2糖蛋白1對糖尿病小鼠腎臟組織轉化生長因子β1表達的影響[J]. 中華糖尿病雜志, 2015, 7(2): 115-119.
[14] 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 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J]. 中國糖尿病雜志, 2014, 22(8): 6-8.
[15] 李玲, 楊家悅, 祝祥云, 等. 血清胰腺再生蛋白水平預測2型糖尿病及其慢性并發(fā)癥發(fā)生的價值[J]. 中國全科醫(yī)學, 2016, 19(2): 159-163.
[16] 張靜, 李旭光, 芮小江, 等. 急性胰腺炎恢復期患者血清再生相關細胞因子水平及其與胰腺功能的關系[J]. 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 2014, 14(27): 5311-5314, 5319.
[17] García-García PM, Getino-Melián MA, Domínguez-Pimentel V, et al. Inflammation in diabetic kidney disease[J]. World J Diabetes, 2014, 5(4): 431-443.
[18] Omote K, Gohda T, Murakoshi M, et al. Role of the TNF pathway in the progression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in KK-A (y) mice[J]. Am J Physiol Renal Physiol, 2014, 306(11): F1335-1347.
[19] 李玲, 楊家悅, 祝祥云. 胰腺再生蛋白水平在糖尿病腎病人群中顯著升高[J]. 中華糖尿病雜志, 2016, 8(8): 468-472.
[20] 龐伯健, 常艷華. 胰島素強化方法治療成人隱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老年患者的療效及其對胰島β細胞功能的影響[J].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5, 35(15): 4247, 4249.
Effect of serum pancreatic regenerating protein level on the efficacy and cognitive function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
Xie Ming-rong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77100 army, Chongqing 500000, 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serum pancreatic regenerating protein on the efficacy and cognitive function of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Methods Eighty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our hospital. The pancreatic regenerating protein levels were detect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According to the detected levels, the involved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high-level group and low-level group, receiving conventional treatment. 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cognition function of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overall response rate in the high-leve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low-level group. At 7 days and 1 month after treatment, MMSE scores in the high-leve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low-level group. The fasting blood glucose, 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and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in the high-leve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low-level group. Conclusion The serum pancreatic regenerating protein level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 high level is associated with better therapeutic effect and faster recovery of cognitive function.
pancreatic regenerating protein (Reg);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efficacy; cognitive function
R587.2
A
1673-016X(2017)03-0151-04
2017-01-03
謝明榮,Email:hbed i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