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吡唑醚菌酯及其復配藥劑對馬鈴薯晚疫病的毒力測定及藥效試驗

        2017-07-25 09:18:17張子易
        廣東農(nóng)業(yè)科學 2017年4期
        關鍵詞:混配百菌吡唑

        張子易,周 倩

        (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植物保護學院/植物病蟲害生物學與防控湖南省重點實驗室,湖南 長沙 410128)

        吡唑醚菌酯及其復配藥劑對馬鈴薯晚疫病的毒力測定及藥效試驗

        張子易,周 倩

        (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植物保護學院/植物病蟲害生物學與防控湖南省重點實驗室,湖南 長沙 410128)

        為了篩選出吡唑醚菌酯與其他藥劑混配對防治馬鈴薯晚疫病的較好配方,延緩抗藥性的產(chǎn)生,采用菌絲生長速率法測定了吡唑醚菌酯與氟吡菌胺復配,以及吡唑醚菌酯與百菌清復配對馬鈴薯晚疫病菌的聯(lián)合毒力,從中篩選出具有較好抑制作用的配方,并通過田間藥效試驗評價了復配藥劑對馬鈴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試驗結(jié)果表明:在離體條件下所有復配組合均對抑制馬鈴薯晚疫病菌表現(xiàn)相加作用,當吡唑醚菌酯與氟吡菌胺的混配比例為1∶5時,增效系數(shù)最大,為1.29;當吡唑醚菌酯與百菌清的混配比例為9∶1時,增效系數(shù)最大,為1.26。在田間藥效試驗中,兩種復配藥劑對馬鈴薯晚疫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田間防效分別達到86.50%和87.40%。

        吡唑醚菌酯;馬鈴薯晚疫?。豢顾幮?;生長速率法;防治效果;藥效試驗

        馬鈴薯晚疫病是由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Mont.) de Bary引起的,可導致馬鈴薯莖葉死亡和塊莖腐爛,造成馬鈴薯產(chǎn)量和品質(zhì)的大幅度下降,嚴重時引起絕收,是阻礙馬鈴薯產(chǎn)業(yè)發(fā)展的頭號病害[1-2]。當前,培育抗病品種與采用化學藥劑防治是世界各國防治馬鈴薯晚疫病的主要方法,研究者在馬鈴薯抗晚疫病的抗病育種研究、遺傳工程研究及馬鈴薯晚疫病菌互作的生物化學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但還未在實際生產(chǎn)中應用推廣,因此,采取有效的化學防治仍是生產(chǎn)上防治馬鈴薯晚疫病的主要手段,也是確保馬鈴薯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的重要措施[3]。

        在化學防治過程中,由于長期的大量使用單一藥劑進行防治,馬鈴薯晚疫病菌的抗藥性問題隨之顯現(xiàn)并日趨嚴重,主要體現(xiàn)在以甲霜靈為代表的苯基酰胺類殺菌劑上,其他具有單一作用位點的內(nèi)吸性殺菌劑也存在較高的抗性風險[4-5]。2016年王騰等對采自黑龍江的143株馬鈴薯晚疫病菌進行甲霜靈敏感性測定,結(jié)果顯示僅有7.69%的菌株對甲霜靈表現(xiàn)敏感[6]。病原菌的抗藥性影響了藥劑的防治效果,同時由于被迫加大用藥次數(shù)與用藥量也使得作物藥劑殘留明顯增加,這已成為當前馬鈴薯晚疫病化學防治面臨的突出問題之一。

        將不同作用機理的藥劑合理混配使用,是目前延緩病菌抗藥性產(chǎn)生、延長藥劑使用壽命的主要手段[7],主要是由于病原菌對混合藥劑產(chǎn)生抗藥性需要滿足兩個以上抗性基因的控制,減少了病原菌的選擇壓力,所以大大降低了抗藥性產(chǎn)生的風險。

        吡唑醚菌酯兼具保護、治療、內(nèi)吸傳導及耐雨水沖刷的作用,應用范圍較廣且抗菌性強。目前尚沒有出現(xiàn)馬鈴薯晚疫病對吡唑醚菌酯產(chǎn)生抗藥性的報道,但由于其作用位點單一,馬鈴薯晚疫病菌對其產(chǎn)生抗性的風險較高[8-9]。為確保吡唑醚菌酯對馬鈴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穩(wěn)定,延緩抗藥性產(chǎn)生,一是要避免連續(xù)單一的使用吡唑醚菌酯,二是要與其他類型的殺菌劑混合使用。本研究選取具有不同作用機理的殺菌劑氟吡菌胺和百菌清[10-11],將吡唑醚菌酯分別與這兩種藥劑以不同比例進行混配,通過室內(nèi)毒力測定篩選出對馬鈴薯晚疫病菌具有較好抑制效果的配方,并進行田間藥效評價,為生產(chǎn)中藥劑的聯(lián)合防治提供理論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供試菌種:致病疫霉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 Mont.) de Bary〕從田間罹病馬鈴薯葉片上經(jīng)常規(guī)組織分離法分離獲得,按照柯赫氏法則進行驗證。

        供試藥劑:98%吡唑醚菌酯原藥、97%氟吡菌胺原藥、97%百菌清原藥,由廣東茂名綠銀農(nóng)化有限公司提供,田間試驗所用的可濕性粉劑由實驗室制備。

        黑麥培養(yǎng)基:黑麥50 g,瓊脂20 g,去離子水1 000 mL,經(jīng)蒸煮、碾壓、過濾去渣后,于121℃下高壓蒸汽滅菌20 min,待冷卻后貯存?zhèn)溆谩?/p>

        1.2 試驗方法

        1.2.1 室內(nèi)毒力測定 采用NY/T1156.6-2006平皿菌絲生長抑制法,計算吡唑醚菌酯與氟吡菌胺混配,以及吡唑醚菌酯與百菌清混配對馬鈴薯晚疫病菌的抑制中濃度(EC50)。在無菌操作條件下,將不同單劑按質(zhì)量比1∶9、1∶7、1∶5、1∶3、1∶1、3∶1、5∶1、7∶1、9∶1、1∶0、0∶1分別混合,得到不同配比的混配藥劑,再根據(jù)預試驗的結(jié)果,將混配藥劑稀釋成一系列濃度梯度,并加入黑麥培養(yǎng)基中,制成不同濃度的帶毒平板。用直徑為6 mm的打孔器從接有馬鈴薯晚疫病菌的黑麥培養(yǎng)基(已18℃預培養(yǎng)7 d)上靠近菌落邊緣的同一圓周上打取菌餅(保證同一重復的供試病菌菌齡相同),并用接種針在無菌條件下將菌餅接種到帶毒平板中央,并設不加藥黑麥平板作對照,置于18℃培養(yǎng),每個處理3次重復[12]。

        待對照的菌落邊緣接近皿壁時,用十字交叉法測量菌落直徑,求出3次重復的平均值,得出各處理的平均菌落增長直徑(=平均菌落直徑-6 mm),計算不同濃度處理的菌絲生長抑制率。采用DPS軟件計算單劑及各配比混劑的抑制中濃度EC50值及95%置信限,并根據(jù)Wadley(1945)方法計算出不同配比下的增效系數(shù)SR,以SR值判斷藥劑混配后的聯(lián)合作用方式:SR<0.5為拮抗作用;SR≤0.5為拮抗作用;0.5<SR<1.5為相加作用;SR≥1.5為增效作用[9]。

        菌絲生長抑制率(%)=(對照菌落增長直徑-處理菌落增長直徑) /對照菌落增長直徑× 100

        EC50理論值=(A的質(zhì)量分數(shù)+B的質(zhì)量分數(shù))/(A的質(zhì)量分數(shù)/A的EC50+B的質(zhì)量分數(shù)/B的EC50)

        增效系數(shù)(SR)=EC50理論值/EC50實際值

        1.2.2 田間藥效試驗 田間藥效試驗地點設在湖南省瀏陽市北盛鎮(zhèn),供試馬鈴薯品種為費烏瑞它,于2016年12月種植。試驗設吡唑醚菌酯∶氟吡菌胺=1∶5、吡唑醚菌酯∶百菌清=9∶1、50%吡唑醚菌酯、50%氟吡菌胺、50%百菌清和清水對照6個處理,每個處理3次重復,小區(qū)面積約 15 m2,各小區(qū)之間設保護行,各小區(qū)栽培條件均勻一致。試驗共施藥3次,每次間隔7 d,采用手動噴霧器均勻噴藥,整個試驗期間沒有出現(xiàn)惡劣天氣。最后一次用藥后7 d進行調(diào)查。

        采用五點取樣法進行調(diào)查,觀察發(fā)病情況,按葉片上病斑面積占整個葉面積的百分率分級。0 級:無?。? 級:5%以下;3 級:6%~10%;5級:11%~25%;7 級:26%~50%;9 級:50%以上。根據(jù)葉片病情計算病情指數(shù)與防效。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室內(nèi)聯(lián)合毒力測定結(jié)果

        菌絲生長抑制試驗的測定結(jié)果見表1、表2。根據(jù)兩組試驗測得的EC50值可知,單劑吡唑醚菌酯對馬鈴薯晚疫病菌的抑制效果高于氟吡菌胺與百菌清單劑。當吡唑醚菌酯與氟吡菌胺混配時,各配比對馬鈴薯晚疫病菌的增效系數(shù)(SR)從大到小依次為1∶5>1∶3>5∶1>7∶1>1∶9>1∶7>1∶1>9∶1>3∶1,增效系數(shù)在0.71~1.29之間,表明各配比對抑制晚疫病菌均表現(xiàn)為相加作用;吡唑醚菌酯與百菌清混配時,增效系數(shù)(SR)從大到小依次為9∶1>7∶1>5∶1>1∶3>3∶1>1∶1>1∶5>1∶7>1∶9,增效系數(shù)在0.62~1.26之間,所有配比均表現(xiàn)為相加作用。

        表1 吡唑醚菌酯、氟吡菌胺及其9個不同配比對馬鈴薯晚疫病菌毒力測定結(jié)果

        表2 吡唑醚菌酯、百菌清及其9個不同配比對馬鈴薯晚疫病菌毒力測定結(jié)果

        2.2 田間藥效評價

        根據(jù)室內(nèi)毒力測定結(jié)果,選取吡唑醚菌酯∶氟吡菌胺=1∶5、吡唑醚菌酯∶百菌清=9∶1兩種最佳配比進行田間防效驗證,同時選取單劑作為對照。3次藥物噴施后田間馬鈴薯晚疫病發(fā)病情況見表3。從表3可以看出,各單劑及復配藥劑對馬鈴薯晚疫病均具有較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均在75%以上。其中,吡唑醚菌酯·百菌清(9∶1)250 g/hm2處理的防治效果最佳,為87.40%,其次是吡唑醚菌酯·氟吡菌胺(1∶5)500 g/hm2處理,防效為86.50%,表明吡唑醚菌酯兩種復配藥劑的防治效果均不差于單劑,能夠有效控制馬鈴薯晚疫病的發(fā)生危害。

        表3 田間藥效試驗結(jié)果

        3 結(jié)論與討論

        目前,對于抗藥性問題的治理對策包括:將不同殺菌劑混用與交替使用、限制用藥次數(shù)、間斷用藥、按照推薦劑量用藥等。其中,將不同的殺菌劑混用是解決殺菌劑抗藥性的主要策略,合理的混用藥劑不僅能夠擴大殺菌譜,提高防治效果,也可以適當降低用藥成本[13]。研究者經(jīng)過對殺菌劑篩選發(fā)現(xiàn),氟吡菌胺·霜霉威(銀法利)、霜脲·錳鋅(克露)、惡霜·錳鋅(殺毒礬)等復配藥劑對馬鈴薯晚疫病具有較強的防治效果[14-16]。在藥劑混用時除了要考慮聯(lián)合毒力以外,更重要的是確?;煊盟巹┠芷鸬窖泳彶≡顾幮园l(fā)展的作用,如果混用藥劑的作用機制相同或相近,則不僅無法達到延緩抗藥性的目的,還會導致混合藥劑中的有效成分之間出現(xiàn)交互抗性,加快病原菌抗藥性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如果混合藥劑中各有效成分的降解速度與殘效期不一致,混合藥劑中降解速度較快的組分被首先降解以后就只有一種藥劑在發(fā)揮作用,失去了混用藥劑的意義[17]。綜合考慮,農(nóng)藥混用應遵循以下原則:一是各組分混配后對病原菌呈現(xiàn)增效或相加作用;二是混用藥劑中的各有效成分具有不同的作用機制;三是混劑中各藥物的降解速度與持效期基本吻合或差別不大;四是混劑中各組分在混配時不發(fā)生其他物理和化學作用。

        本研究中,混用藥劑各組分的作用機理無相關性。其中吡唑醚菌酯是一種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通過阻止線粒體呼吸鏈中細胞色素b與細胞色素c1間的電子傳遞,使線粒體無法合成ATP,從而抑制真菌孢子萌發(fā)或菌絲生長[8];氟吡菌胺的作用機理是通過使細胞膜上的類血影蛋白發(fā)生由細胞膜到細胞質(zhì)的離域,影響細胞的有絲分裂過程,破壞病原菌細胞結(jié)構(gòu),表現(xiàn)殺菌活性[10];百菌清的作用機理是通過破壞細胞中三磷酸甘油醛脫氫酶的活性,使細胞的新陳代謝過程受阻而發(fā)揮藥效[18]。

        本試驗結(jié)果表明,吡唑醚菌酯與氟吡菌胺、百菌清兩種藥劑分別混配,均對抑制馬鈴薯晚疫病菌菌絲生長表現(xiàn)相加作用。吡唑醚菌酯與氟吡菌胺混配、吡唑醚菌酯與百菌清混配,均對抑制馬鈴薯晚疫病菌菌絲生長表現(xiàn)相加作用,將復配藥劑運用于田間對防治晚疫病同樣具有較好的防治效果,能夠有效控制病害。張鵬等通過葉盤法測得氟吡菌胺與吡唑醚菌酯以多數(shù)比例混合對馬鈴薯晚疫病菌有相加作用,當氟吡菌胺與吡唑醚菌酯以10∶1和1∶4混配時表現(xiàn)增效[10]。本研究通過設置與之不同的混合比例,進一步證實了兩種藥劑不產(chǎn)生拮抗作用。

        可考慮研發(fā)氟吡菌胺和吡唑醚菌酯的混劑,或?qū)⒎辆放c霜霉威的混劑(銀法利)與吡唑醚菌酯進行桶混使用,目前尚沒有出現(xiàn)馬鈴薯晚疫病對吡唑醚菌酯產(chǎn)生抗藥性的報道,但由于其作用位點單一,病菌對其產(chǎn)生抗性的風險較高。氟吡菌胺和百菌清對馬鈴薯晚疫病都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在實際生產(chǎn)中可依照本研究的這兩種配比,將吡唑醚菌酯與銀法利(氟吡菌胺與霜霉威的混劑)、百菌清組合或輪換使用,以擴大藥劑殺菌譜,延緩抗藥性產(chǎn)生,提高防治效果。

        [1] 肖春芳,田恒林,張舒,等. 45%霜霉威·咪唑菌酮懸浮劑對馬鈴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J]. 植物保護,2014,40(2):171-174,183.

        [2] 先丹,李丹,郭國雄,等. 五種不同藥劑防控馬鈴薯晚疫病田間效果研究[J]. 農(nóng)技服務,2014,31(8):72,74.

        [3] 高雪,趙冬梅,朱杰華,等. 5種殺菌劑對馬鈴薯晚疫病田間防效比較[J]. 中國植保導刊,2016,36(5):51-53,28.

        [4] 張利杰,劉霞,馮蕊,等. 云南省部分馬鈴薯產(chǎn)區(qū)晚疫病菌抗藥性測定[J]. 中國馬鈴薯,2016,30(6):362-366.

        [5] 文橋,王麗,韓秀英,等. 北方五?。▍^(qū))馬鈴薯晚疫病菌對甲霜靈和精甲霜靈的敏感性檢測[J]. 植物保護,2012,38(3):116-121.

        [6] 王騰,閔凡祥,郭梅,等. 黑龍江省馬鈴薯晚疫病菌交配型及對甲霜靈敏感性測定[J]. 植物保護,2016,42(1):180-183.

        [7] 李洪浩,雷高,徐成勇,等. 9種殺菌劑對馬鈴薯晚疫病的田間防效[J]. 中國植保導刊,2013,33(8):56-57,58.

        [8] 楊麗娟,柏亞羅. 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 吡唑醚菌酯[J]. 現(xiàn)代農(nóng)藥,2012,11(4):46-50,56.

        [9] 范子耀,王文橋,孟潤杰,等. 吡唑醚菌酯與苯醚甲環(huán)唑混合物對茄鏈格孢的聯(lián)合毒力及其對馬鈴薯產(chǎn)量的影響[J]. 農(nóng)藥學學報,2011,13(6):591-596.

        [10] 張鵬,王文橋,黃啟良,等. 40%氟菌·唑醚懸浮劑的研制及其對馬鈴薯晚疫病田間防治效果[J]. 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2013,46(15):3142-3150.

        [11] 鄧歡,王玉軍. 殺菌劑百菌清的研究進展[J].輕工科技,2012(4):26-27.

        [12] 劉潤強,王清峻,曹前輝,等. 氟吡菌酰胺與噁霉靈混劑對五種果樹病菌的室內(nèi)毒力測定[J]. 湖北農(nóng)業(yè)科學,2016(13):3352-3355.

        [13] 文橋,王麗,韓秀英,等. 北方五?。▍^(qū))馬鈴薯晚疫病菌對甲霜靈和精甲霜靈的敏感性檢測[J]. 植物保護,2012,38(3):116-121.

        [14] 王麗,王文橋,孟潤杰,等. 幾種新殺菌劑對馬鈴薯晚疫病的控制作用[J]. 農(nóng)藥,2010,49(4):300-302,305.

        [15] 羅建軍,李志斌,劉瓊光,等. 7種殺菌劑對馬鈴薯晚疫病菌的室內(nèi)毒力測定及田間防控效果[J]. 廣東農(nóng)業(yè)科學,2014,41(20):91-95.

        [16] 馬光恕,徐曉東,廉華,等. 銀法利對馬鈴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研究[J]. 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0,38(13):6745- 6746,6749.

        [17] 楊向黎,林愛軍,王軍. 我國農(nóng)藥混劑的開發(fā)與應用現(xiàn)狀[J]. 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1,32(4):544-548.

        [18] 楊光亮. 百菌清市場簡析[J]. 農(nóng)化市場十日訊,2014(13):24-25.

        (責任編輯 楊賢智)

        Toxicity and efficacy test of pyraclostrobin and its compound agents against potato late blight

        ZHANG Zi-yi,ZHOU Qian
        (College of Plant Protection,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unan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for Biology and Control of Plant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Changsha 410128,China)

        To screen effective chemical mixtures of pyraclostrobin with other fungicide against Phytophthora infestans,and delay the onset of fungicide resistance,the toxicities of mixtures of pyraclostrobin with flupicolide and chlorothalonil on Phytophthora infestans were determined by measuring the growth rate of mycelium in laboratory. The ratios of mixtures that had the best efffect on controlling the mycelium growth were screened out, and the control efficacy on potato late blight was assessed through field tria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ll mixtures exhibited additive effects on Phytophthora infestans in vitro. When the mass ratio of mixture of pyraclostrobin and flupicolide was 1∶5,the synergistic ratio (SR) was 1.29. When the mass ratio of mixture of pyraclostrobin and chlorothalonil was 9∶1,the synergistic ratio (SR) was 1.26. Field trial demonstrated that the two mixtures both had higher control efficacy,and their control effects were 86.5% and 87.4% respectively on potato late blight.

        pyraclostrobin;potato late blight;resistance;mycelial growth rate;control efficiency;efficacy test

        S482.2

        A

        1004-874X(2017)04-0108-05

        張子易,周倩. 吡唑醚菌酯及其復配藥劑對馬鈴薯晚疫病的毒力測定及藥效試驗[J].廣東農(nóng)業(yè)科學,2017,44(4):108-112.

        2017-03-10

        國家馬鈴薯產(chǎn)業(yè)技術(shù)體系(CARS-10-P19)

        張子易(1991-),男,在讀碩士生,E-mail:335974581@qq.com

        周倩(1977-),女,博士,副教授,E-mail:zhouqian2617@hunau.edu.cn

        猜你喜歡
        混配百菌吡唑
        蕓苔素內(nèi)酯與吡唑醚菌酯在小麥上的應用技術(shù)
        無人機噴灑農(nóng)藥 農(nóng)藥混配順序
        低濃度瓦斯混配空氣氧化安全輸送研究與應用
        中國煤層氣(2021年5期)2021-03-02 05:53:00
        百菌生云南
        中國三峽(2021年12期)2021-02-21 13:21:28
        蕓苔素內(nèi)酯與吡唑醚菌酯在玉米上的應用技術(shù)
        歐盟發(fā)布百菌清正式禁用公告
        百菌清污染土壤生物修復研究進展
        農(nóng)藥混配小竅門
        新型多氟芳烴-并H-吡唑并[5,1-α]異喹啉衍生物的合成
        合成化學(2015年1期)2016-01-17 08:59:30
        農(nóng)藥混配制劑得到快速發(fā)展
        久久天天躁夜夜躁狠狠 | 无码毛片高潮一级一免费| 国产美女a做受大片免费| 色佬易精品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自拍91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日韩a在线乱码| 97夜夜澡人人双人人人喊| 人人妻人人澡av天堂香蕉| 无码伊人久久大蕉中文无码| 美女福利视频在线观看网址|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川人 | 与最丰满美女老师爱爱视频|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爱爱|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www|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超碰| 啪啪视频免费看一区二区| 人妻少妇av中文字幕乱码| 亚洲av日韩av女同同性| 熟妇的荡欲色综合亚洲| 国产午夜激情视频自拍| 天天综合色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视频在线观看免费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无码v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无线码| 国产精品久久无码免费看| 国产影片免费一级内射| 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日韩精品区一区二区三vr| 亚洲AV秘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1| 日韩精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成年一区久久综合| 亚洲成av人在线播放无码| 日本巨大的奶头在线观看| 无码啪啪熟妇人妻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在线|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m| 国产精品麻豆成人av电影艾秋| 乱色视频中文字幕在线看|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n不卡| 脱了老师内裤猛烈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