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培永 楊松勇 江西理工大學建筑與測繪工程學院
基于三維激光掃描技術的古文物修復研究
余培永 楊松勇 江西理工大學建筑與測繪工程學院
本文基于三維激光掃描技術,對古文物——以龜角尾為例進行修復工作。在制定完整、詳細、可操作的工藝流程基礎上,具體開展了從獲取點云數據、點云數據去噪配準、點云數據精簡、建立三維模型、三維模型修復等方面的系列技術研究。本文的研究與工作,為進一步修復古文物提供了實例方法。
三維激光掃描技術 古文物 龜角尾 點云數據 修復
三維激光掃描技術是近年來發(fā)展起來的一項高新技術,可全天候、快速、直接、高精度的采集大范圍區(qū)域的三維信息。三維激光掃描技術已廣泛的應用于諸多領域。近年來,三維激光掃描技術在古文物數字化保護中的應用備受關注,國內外許多學者已經開展了許多相關研究與工作。
三維激光掃描技術是近年來發(fā)展起來的一項高新技術,可全天候、快速、直接、高精度的采集大范圍區(qū)域的三維信息。三維激光掃描技術已廣泛的應用于諸多領域。近年來,三維激光掃描技術在古文物數字化保護中的應用備受關注,國內外許多學者已經開展了許多相關研究與工作。
現如今,三維激光掃描技術在古文物修復研究方面?zhèn)涫荜P注,世界上出現了許多學者對之很感興趣,隨之開展了許多相關課題與工作。
南博物院西漢“四神云氣圖”壁畫綜合保護研究項目,采用三維激光掃描技術,對壁畫破壞現狀進行了記錄,局部記錄分辨率達到0.5mm,采用Polyworks、3Dexplore、3Dmax等軟件對所獲數據進行了后期數據分析、壁畫尺寸和局部破壞的高精度測量。
劉江濤等采用RIEGL LMS-Z420i三維激光掃描儀和高分辨率的尼康D100數碼相機獲取三星堆遺址的空間和紋理數據,建立三星堆遺址的數字化模型,實現了三星堆一號祭坑的三維重建,這對遺跡的恢復以及歷史研究工作具有重大意義。
古文物修復測繪時,三維激光掃描技術具有傳統(tǒng)測量所不具有獨特優(yōu)勢:
①非接觸性。不需要接觸到物體即可確定物體的三維信息,由于有些古文物處在的地理位置比較危險,這一特點保證了測繪人員的人身安全并且減小了測繪時的二次破壞。
②快速。獲取數據的速度較傳統(tǒng)測量有著明顯的加快。
③詳細。獲取的數據量更大,能夠更詳細的描繪古文物的細節(jié)信息。
④全天候。主動發(fā)射激光信號,不受外界因素影響,能夠全天候工作。
⑤對測繪人員要求低。測繪人員操作更加簡單方便,數據處理更加快速,測繪速度也更快。
3.1 具體實施
圍繞修復龜角尾具體如何修復展開論述。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①實地踏勘制定測繪方案。掃描作業(yè)之前,現場踏勘選好站點位置。
②在選定好的測站點進行作業(yè),獲取點云數據。
③在數據處理之前運用掃描儀配套的geomagic studio 2013進行預處理,將一些冗余的點云數據去除、平滑、去噪。
④運用geomagic studio 2013進行配準,將3站掃描的點數據進行點云匹配、拼接
⑤利用geomagic studio 2013中的網格醫(yī)生、簡化多邊形、填補孔等功能對破損的模型進行修補,將破損部位還原,得到逼真的三維模型。
⑥進行紋理貼圖。
3.2 修復成果圖
修復最終結果,恢復了物體的原貌,石壁上的文字清晰可見,得到了較好的恢復效果。
研究結果表明,三維激光掃描技術在古文物修復方面使用效果非常好。三維激光掃描技術相比傳統(tǒng)測繪技術有著無法比擬的優(yōu)勢,具有快速、精度高等特點。
[1]黃颯.三維激光掃描技術應用于古建筑測繪及其數據處理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2
[2]劉江濤,張愛武.三維數字化技術在三星堆遺址中的應用[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學版),2007:68-71
[3]丁寧,王倩,陳明九.基于三維激光掃描技術的古建保護分析與展望[J].山東建筑大學學報,2010,25(3):274-276
[4]周立,李明,毛晨佳.三維激光掃描技術在古建筑修繕測繪中的應用[J].上海建設科技,2011(4):84-89
余培永(1994-),男,漢族,江西上饒人,碩士研究生,江西理工大學測繪與建筑工程學院,測繪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