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遵遠++張應松
1947年6月30日,人民解放軍晉冀魯豫野戰(zhàn)軍主力強渡黃河,千里挺進大別山,將戰(zhàn)爭引向國民黨統(tǒng)治區(qū),揭開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戰(zhàn)略進攻的序幕。
嚴守群眾紀律 與百姓“約法三章”
大別山地區(qū)是老革命根據(jù)地,但由于我黨在此建立根據(jù)地后,又進行了轉移,每次撤走后國民黨都卷土重來,對根據(jù)地人民實行殘酷的反攻倒算,實行駭人聽聞的白色恐怖,農(nóng)村革命力量幾乎被消滅殆盡。因此,劉伯承、鄧小平率部隊初到大別山時,老百姓一見就跑,而且是整村整村的人往山里跑。部隊行軍打仗,老百姓別說支前抬擔架,就連找個向導都非常困難。而且,為了防止革命勢力再起,國民黨在此建立了牢固的統(tǒng)治基礎,實行保甲聯(lián)防“五家連坐”,并建有危害極大的各級民團組織,統(tǒng)治基礎十分深厚。在這種情況下,我軍發(fā)動群眾工作極難進行。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后,部隊供給困難、減員嚴重、裝備奇缺。鄧小平根據(jù)遇到的一些實際困難和問題,在向中央軍委的報告中提出了兩條打算:一是多打勝仗,“如果我們不在半年內(nèi)殲滅10個旅以上的敵人,就無法使得群眾相信我們不會再走而敢于起來斗爭”,這一條通過10萬將士的浴血奮戰(zhàn)很快做到了;二是嚴守群眾紀律,“這是樹立良好影響,使群眾敢于接近(我軍)的先決條件”“一切為了在大別山站住腳”。劉鄧二人親自給挺進大別山的部隊“約法三章”:槍打老百姓者,槍斃;掠奪民財者,槍斃;強奸婦女者,槍斃。鄧小平還親自部署成立執(zhí)法小組,嚴厲懲處違反紀律者。以下就是至今仍廣為流傳的四則嚴肅軍紀的真實故事。
含淚槍斃違紀的戰(zhàn)斗英雄趙桂良
1947年10月13日,劉鄧二人率部到達黃岡總路嘴鎮(zhèn),只見鎮(zhèn)上的老鄉(xiāng)早已跑光了,空蕩蕩的鎮(zhèn)子里,店鋪關門,街上沒有一個行人,一片冷清。就在此時,劉鄧二人忽然看到一個解放軍戰(zhàn)士用步槍挑著一匹花布和一捆粉條,腋下還夾著幾張紙,大搖大擺從一家店鋪走出來。鄧小平見狀臉色立即變了,立即派人去調(diào)查。直接調(diào)查此事的總部保衛(wèi)科科長張立軒隨后向鄧小平報告,違紀者是野戰(zhàn)軍總部警衛(wèi)團三連副連長趙桂良,是一名在抗戰(zhàn)中屢立戰(zhàn)功的戰(zhàn)斗英雄。那天,趙桂良來到總路嘴鎮(zhèn)上買東西,見店里沒人收錢,于是就順手拿了一匹花布和一捆粉條,腋下還夾了一些白紙和幾支毛筆回連隊了。但是,趙桂良拿的東西沒有一件是給他自己用的:拿花布是為了給連里最小的戰(zhàn)士牛原平做棉衣,牛原平身材瘦小禁不住凍;拿紙和筆是要給連里出板報;拿粉條是要給喜歡吃燉粉條的一位首長改善一下生活……鄧小平聽后長嘆一聲:“可惜啊,我們有過規(guī)定:搶劫民財者,槍斃!問題既然已經(jīng)發(fā)生了,只好從我們身邊開刀了。張立軒同志立即通知部隊,下午召開公判大會,另外派一部分同志上山,動員群眾也下山參加。”
這天下午,審判大會在總路嘴鎮(zhèn)樊家榨塆前的平場上舉行。會場的一側坐著部隊,整齊肅穆;另一側坐著群眾,寂靜無聲。野戰(zhàn)軍組織部部長陳鶴橋宣布公審大會開始后,參謀長李達宣讀了對趙桂良處決的命令,他沉痛的語氣更增添了大會的沉重氣氛。跑到山里躲避大軍數(shù)日、聽到公審大會消息后下山趕來的店鋪老板跑到會場臺前,拍著臺板大哭:“早知道大軍的紀律這么嚴,說什么我也不往山上跑,如果家里有人也不會發(fā)生這事??!請首長刀下留情,刀下留人啊!”野戰(zhàn)軍政治部副主任張際春的手被顫巍巍跑上臺的一位老媽媽拉住:“首長?。∥乙掺[過紅,當過交通員,我知道紅軍的紀律。可……可拿了幾把子粉條和幾尺花布也算不了啥,你們千萬、千萬莫槍斃他呀!我,我求你啦首長!求你啦……”老媽媽“撲通”一聲跪在臺上,張際春連忙扶起老媽媽,掏出手巾替老人擦淚。
面對群眾赤誠而悲烈的情緒,面對眼前慈母般的老媽媽的一再哀求,張際春再也無法自制,再一次去請示劉伯承和鄧小平。鄧小平說:“那位老媽媽的話是肺腑之言,大家理解,我也理解。但我這樣想,我們終究不能‘葉公好龍啊!事情雖小,但軍紀如山啊!一個沒有紀律的軍隊是打不了勝仗的。特別是在目前的情況下,我軍的紀律更應該是鐵是鋼,而不能是豆腐渣,不能夠一碰就碎!所以我的意見,還是要堅決執(zhí)行紀律!”
公判場上的槍聲響了!鄧小平使勁地控制住自己的淚水說:“如果趙桂良同志的死能夠激發(fā)10萬大軍的斗志,有利于我們建立起鞏固的大別山根據(jù)地,那么他會安息的。還要通知地方政府,按烈士軍屬待遇照顧他的家庭。趙桂良同志犯了錯誤,我們沒有教育好,對不起生他養(yǎng)他盼望他的老媽媽……”警衛(wèi)三連的官兵們捐出自己為數(shù)不多的積蓄,買了口厚棺材,安葬了他們的副連長。總路嘴鎮(zhèn)里上了年紀的居民至今還記得70年前的那次公判大會,記得劉鄧大軍鐵的紀律!
“八路軍就是怪”,西瓜白送無人吃
1947年10月,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途經(jīng)河南省淮陽縣時,留下了一個在當?shù)啬酥寥珖鴱V為流傳的動人故事,這就是“西瓜兄弟”的故事。
在淮陽縣李樓村,有姓李的兄弟兩人,每人每年都種有幾畝地的好西瓜。因為方圓一二十里內(nèi),只有這兄弟倆種西瓜,大家便叫他們“西瓜兄弟”。西瓜老大的地在村東大路邊上,西瓜老二的地在村西南小路邊上。
這年,瓜剛熟之時,村東走來一隊蔣介石的保安團,這些“餓狼”一看見老大的瓜,立即你搶我奪起來。在保安團經(jīng)過后的二十幾天,村里忽然來了八路軍,巧的是這回八路軍要從村西南老二的瓜地邊走過?!斑@下,我的瓜完了!”西瓜老二心想,“我這命還得要啊,我就躲在瓜地里,看他八路軍摘我的瓜吧。”西瓜老二灰心喪氣地往西瓜棚底下一坐,看著八路軍過來。不一會兒,就看到從遠處走來的大部隊士兵們,雖然軍服破舊,但個個步伐有力、目光如炬、精神抖擻。“這西瓜長得好漂亮呀!”領頭的一個兵說?!斑@瓜一個怕有20斤。”“吃上兩個才解渴呢?!甭愤^的士兵你一言、我一語地贊嘆不止。聽見八路軍說西瓜好,西瓜老二的心就像刀扎一樣痛。但奇怪的是,這些人就是說說而已,連腳都不停,一股勁兒地往前走。西瓜老二自言自語地說:“這八路軍就是怪呀!”說著就站起來,提著瓜刀跑到地里抱起一個大西瓜,往路邊一放,“噌噌”切開了,“吃西瓜啦,弟兄們!”西瓜老二向八路軍招呼著,卻沒有人應答?!白呗房世?,來吃塊兒瓜吧!”西瓜老二又向另外一些士兵叫著,但回答都是:“謝謝你,老鄉(xiāng)!俺不吃?!边@下西瓜老二可急了,大聲嚷起來:“看你們八路軍,西瓜切開了怎么不吃呀?”這時,有個十五六歲的小司號員問他:“老鄉(xiāng)!這西瓜多少錢一個?”“不要錢,隨便吃吧!”西瓜老二邊說,邊拿起瓜往小司號員跟前送,小司號員連連說:“俺不吃,俺不吃!”一步不停地就朝前走了。endprint
“為照顧我們摔碎了自家東西,應該由我們賠償”
劉鄧二位首長在親自抓紀律、搞整頓的同時,還處處以身作則,帶頭執(zhí)行自己親自制定的群眾紀律。1947年10月21日,劉鄧二人率部來到湖北浠縣三角山的半山腰。部隊休息時,警衛(wèi)員康理找了個向陽背風的角落,鋪上干草,請劉伯承坐下。劉伯承突然聽見自己的衣襟里發(fā)出“叮叮當當”的金屬碰撞聲,仔細一摸,竟有兩塊銀圓被縫在前襟的補丁里。劉伯承撕開補丁后,驚呼:“我劉伯承真是老眼昏花嘍,這一定是房東大娘給補進去的,糟糕糟糕!”
警衛(wèi)員康理也想起來了。此前,劉鄧二人曾住在山腳下張家榜的一戶老鄉(xiāng)家里。早上,劉伯承正在研究地圖,房東老大爺泡了一壺茶端上來,誰知水裝得太滿,不小心灑在了地圖上。房東見闖了禍,慌忙用袖子擦地圖,結果又把茶壺碰到地上摔碎了?!安灰o,不要緊,這叫歲(碎)歲(碎)平安嘛?!眲⒉幸贿厪澭帐安鑹厮槠?,一邊說著當?shù)氐募?,又掏出兩塊銀圓:“你是為照顧我們摔碎了自家東西,應該由我們賠償?!狈繓|說什么也不肯收,劉伯承就把錢硬塞進他的衣袋里。房東沒了主意,趕忙回屋去找老伴兒??道碓谠鹤永锫犚姺繓|大娘罵道:“你真是越老越糊涂了!東西是你自己摔壞的,能讓人家賠嗎?再說還收人家兩塊銀圓,你那把破壺能值那么多錢嗎?”過了一會兒,房東大娘又端上兩碗茶水,遞給劉伯承。她發(fā)現(xiàn)劉伯承的衣襟上破了個大口子,嘆道:“你們這些當兵打仗的人哪,就像薛平貴,衣裳破了都沒人縫補??烀撓聛?,我?guī)湍阊a補?!眲⒉须y卻大娘的好意,就把軍裝交給了大娘,沒想到她卻來了這么一手……
劉伯承掂著兩塊亮光閃閃的銀圓說:“這倒成了難題嘍,錢是一定要還的,可是已經(jīng)上了半山,我再回去你們肯定不同意。那么,只好麻煩哪位辛苦一趟了。”警衛(wèi)員們都爭著要去。于是劉伯承就選了一個身強體壯的警衛(wèi),把銀圓放在他手中說道:“那就請你代勞了,記住,務必送到!”直到這位警衛(wèi)回來報告說,銀圓已經(jīng)送到了老大娘手中,劉伯承才放下心來。
幫百姓找回耕牛 為謝禮買單
進駐大別山后的一天晚上,鄧小平和李達在金寨下樓房與漆店區(qū)委書記江川一起研究土改問題。一位姓漆的老人跑來告狀,說他的耕牛被解放軍牽走了。房東吳大娘說:“你胡講什么,這里住的是人民軍隊,就是當年的紅軍,他們怎么會牽你的耕牛呢?”這時,鄧小平剛好從屋里出來,問吳大娘發(fā)生了什么事,吳大娘就向鄧小平說了漆老頭兒找耕牛的事。鄧小平詳細地詢問了漆老頭兒丟失耕牛的情況后說:“真是解放軍牽了你的牛,一定會還給你的?!编囆∑叫南?,這肯定是一場誤會。于是,他命令江川和區(qū)武裝工作隊好好查查,一定要找回大爺?shù)母!?/p>
第二天中午,江川報告說,前天夜晚,二縱十三團在黑河村和搶劫老百姓財物的土匪打了一仗,耕牛是土匪搶去后又被十三團同志搶回來的,因為當時不知道耕牛是誰家的,所以就放在十三團養(yǎng)著,他們準備開個群眾會讓群眾來認領。鄧小平聽了高興地說:“十三團考慮得很好,要讓他們在群眾會上好好宣傳一下人民軍隊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歡迎人民群眾監(jiān)督人民軍隊?!?/p>
第三天早上,漆老頭兒提了滿滿一籃糍粑和一袋紅芋來見鄧小平,連聲說:“我是來請罪的,你們軍隊這么關心老百姓,我卻冤枉說你們軍隊牽了我的牛……”鄧小平說:“一點兒誤會沒有關系,你丟了耕牛向我們報告,說明你老人家相信我們?!逼崂项^兒一定要鄧小平收下糍粑和紅芋,鄧小平擺手說:“我們有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請老人家理解我們?!逼崂项^兒又說:“你要是不收,就是看不起我們窮人,你們不是說軍民一家嗎?”鄧小平看一時難以說服他,便說:“我們可以收下你的東西,但必須付錢?!庇谑牵芯l(wèi)員拿一塊銀圓給漆老頭兒,漆老頭兒急得直擺手大喊:“長官,你嚇死我了!這點兒東西最多值幾十文錢,你卻給我這么多錢,我怎么也不能收啊?!”鄧小平微笑道:“軍民一家,就算是我們互贈的禮物吧。”
在鋼鐵軍紀的引領下,憑借被激活后魚水情深的軍民情,劉鄧大軍轉戰(zhàn)大別山后,經(jīng)受住了嚴峻的考驗,奏響了解放戰(zhàn)爭進入戰(zhàn)略反攻的序曲,縮短了整個解放戰(zhàn)爭的歷史進程。
(責編 / 傅建芬)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