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云竹,張亞芳
中小型水庫抗暴雨能力分析
車云竹,張亞芳
(河北省保定水文水資源勘測局,河北保定071051)
以福建官昌水庫為例,通過3 d實際降雨資料,將其同倍比縮放得出幾種降雨情景,利用降雨情境下的出、入流過程繪制降雨-最大凈增蓄量曲線圖,推求出未來3 d水庫所能承載的最大抗暴雨能力,為防汛部門和水庫預先采取調(diào)度措施提供有效信息,使防洪減災效果達到最大化,最終減少人民群眾生命財產(chǎn)損失。
中小型水庫;抗暴雨能力;水庫調(diào)度
水庫抗暴雨能力是指在流域當前下墊面以及水庫調(diào)度方式情況下,水庫目前剩余防洪庫容所能容納的降雨量。從抗暴雨能力的概念可以看出,一座水庫的抗暴雨能力是一個動態(tài)值,與水庫所處流域當前下墊面情況、當前庫水位及調(diào)度方式、水庫防洪特征值以及降雨時空分布等因素均密切相關[1]。
隨著經(jīng)濟社會的迅速發(fā)展,我國中小型水庫數(shù)量迅猛增加,尤其南方地區(qū)中小型水庫及堤壩工程數(shù)量越來越多、分布越來越廣,部分水庫納雨能力低,為了在未來降雨中預防其可能超過設計防洪限制水位,對其最大抗暴雨能力及時預判,為水庫和防汛部門預先采取調(diào)度措施提供及時有效的參考數(shù)據(jù)[2-3],以福建官昌水庫為例,在統(tǒng)計分析基礎上,利用分布式水文模型VIC[4]構建水庫的入庫洪水計算方案并結合水文調(diào)度模型推算出其所能容納的最大降雨量。
福建省屬于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熱量豐富,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 400~2 000 mm,氣候區(qū)域差異較大,各氣候帶內(nèi)水熱條件的垂直分異也較明顯。全省河流眾多,閩江為省內(nèi)最大河流,其中沙溪是閩江重要支流之一,在沙縣境內(nèi),河長53 km,由西向東流向,水流湍急,水量季節(jié)性變化大。
官昌水庫位于福建省沙縣西南部沙溪支流豆士溪上游的官昌村,是一座以供水、灌溉為主兼顧發(fā)電的中型水庫,集水面積79.55 km2,設計洪水位444.5 m,總庫容2 442萬m3,供水設計流量5.25 m3/s,近期流量2.665 m3/s,灌溉面積2 700 hm2,具有流域面積小、匯流時間短、預見期短等特點。主汛期受降水、臺風等氣候條件影響,水庫防汛壓力大。
抗暴雨能力計算與降雨產(chǎn)匯流計算相比是個逆過程,由于水文過程具有非線性特征,因此不能直接用過程求逆的方法計算,需要用試算的方法來反推[5]。具體而言,某座水庫當前水位下的抗暴雨能力計算步驟如下:
(1)構建預報調(diào)度模型?;谒哪P蜆嫿ㄋ畮烊霂焖坑嬎惴桨福⒒谒畮煺{(diào)度方式設定水庫調(diào)度模型。
(2)計算剩余防洪庫容。通過查詢水位-庫容曲線得到水庫當前水位Z對應的庫容,計算其與防洪高水位Z洪對應的庫容之差,得到當前水位下的剩余防洪庫容ΔW。
(3)設定降雨時程。由于未來降雨過程未知,在實際計算時,假定實際降雨的時程分配比例與數(shù)值降雨預報的時程分配比例相同,設定n個降雨量Pi(i=1,2,…,n),獲取未來一段時間(本文設定為3 d)數(shù)值降雨預報的時程分配比例,采用同倍比縮放的方式得到n個降雨過程。
(4)計算入庫洪水過程。將n個降雨過程分別輸入水文模型得到n個入庫洪水過程Qi(i=1,2,…,n)。
(5)計算出庫洪水過程。將n個入庫過程分別輸入水庫調(diào)度模型得到n個出庫洪水過程qi(i=1,2,…,n)。
(6)計算降雨—最大凈增蓄量曲線。當入庫流量大于出庫流量時,水庫水位持續(xù)上漲,當出入庫平衡時水庫水位最高,此時水庫凈增蓄量最大,即水庫最危險。根據(jù)入庫洪水Qi和出庫洪水qi計算n個降雨過程對應的水庫最大凈增蓄量Wi(i=1,2,…,n),這樣就得到一條降雨—最大凈增蓄量曲線。
(7)計算水庫抗暴雨能力?;诓襟E(6)得到的P-W曲線,根據(jù)步驟(2)得到的當前剩余防洪庫容ΔW,即可通過查線方法得到與之對應的降雨量,即為水庫當前水位下的抗暴雨能力C[6]。抗暴雨能力計算流程,如圖1所示。
圖1 水庫抗暴雨能力計算流程
(1)水量平衡原理。平均出庫和入庫流量,用時段初、末時刻流量均值表示,方程式為:
式中:Q1、Q2分別表示時段初和時段末入庫流量(m3/s);q1、q2分別表示時段初和時段末出庫流量(m3/s);V1、V2分別表示時段末和時段初對應的水庫蓄水量(m3);Δt表示計算時段,一般為1~6 h,需化為秒數(shù)。
(2)能量守恒原理(圣維南方程組)。在水庫調(diào)度計算中,可簡化為水庫的蓄泄關系,方程式為:
式中:q表示水庫下泄流量(m3/s);H表示水庫的庫水位(m);V表示水庫的蓄水量(m3)。
以官昌水庫為例,將2016年9月6日17時—9日16時的降雨同倍比縮放得出6種降雨情景,利用6種降雨情境下官昌水庫的出、入流過程繪制降雨—最大凈增蓄量曲線圖,推求其未來3 d抗暴雨能力。
4.1 計算時段選定
2016年9月6日17時—9日16時,受臺風影響,官昌水庫流域出現(xiàn)一次較強降雨過程,累計降雨量126 mm。根據(jù)前文描述,設計計算時長為3 d,模擬起止時間為10日8時—13日8時。6日17時,官昌水庫水位440 m,蓄水量1 557萬m3,低于設計洪水位(444.45 m)4.45 m,對應的庫容差為651萬m3。流域內(nèi)逐小時實測降雨過程,如圖2所示。
圖29 月6日17時—9日16時流域降雨過程
4.2 預報調(diào)度方案構建
基于洪水預報系統(tǒng),根據(jù)水庫位置以及數(shù)字高程模型繪制其集水區(qū)域范圍,利用分布式水文模型VIC構建官昌水庫的入庫洪水計算方案,水庫出庫基于泄流能力曲線按照最大下泄能力泄流,計算步長為1 h。
4.3 抗暴雨能力計算
根據(jù)前文提出的抗暴雨能力計算方法,需要設計多個降雨過程得到P—W曲線。假定從數(shù)值降雨預報獲取未來3 d的降雨過程與實況一致,則可以計算3 d 72 h降雨的時程分配比例,并采用同倍比縮放的方式設置100、200、300、400、500、1 000 mm共6種降雨情景,根據(jù)這6種降雨情景計算水庫的入庫洪水過程、泄流過程和水位變化過程,如圖3—5所示。
圖36 種降雨情景下水庫入庫洪水過程
圖46 種降雨情景下水庫出庫流量過程
圖56 種降雨情景下水庫水位變化過程
從圖3—5可以看出,隨著設定降雨的增大,入
圖6300 mm降雨情景下水庫入庫、出庫流量和庫水位變化過程
表16 種降雨情景下的水庫最大凈增蓄量計算結果
由圖7中的曲線可反查官昌水庫當前(9月6日17時)水位與設計洪水位之間的庫容差608萬m3情況下能夠滯納529 mm的降雨,即官昌水庫在水庫敞泄方式情況下未來3 d的抗暴雨能力為529 mm。
4.4 實況驗證
根據(jù)官昌水庫上游流域降雨實測結果,9月6日17時—9日16時實際降雨量為125.5 mm,遠小于水庫抗暴雨能力529 mm。9日16時,官昌水庫水位漲至438.72 m,低于設計洪水位(444.50 m)5.78 m。
通過官昌水庫抗暴雨能力計算可知,當出庫流量增大至與入庫流量相同時,水庫水位達到最高值,此時水庫的凈增蓄量最大,即此時為水庫最大納雨庫洪水也相應增加,同時庫水位和泄流量也相應抬高和加大。對于1 000 mm降雨情景,水庫水位已漲至最高,因此下泄流量按照最大能力泄流。
以300 mm降雨情景為例(如圖6所示),給出了水庫的入庫流量、出庫流量和水庫水位的變化過程,可以看出:當出庫流量增大至與入庫流量相同時,水庫水位達到最高值,此時水庫的凈增蓄量最大。6種降雨情景下的水庫最大凈增蓄量見表1,降雨-最大凈增蓄量曲線如圖7所示。能力,從而判斷出水庫最大抗暴雨能力,以便相關防汛部門及時采取調(diào)度措施,減少人民群眾生命財產(chǎn)損失,同時有利于水庫正常蓄水、發(fā)電等經(jīng)濟效益、社會效益最大化的實現(xiàn)。
圖7 降雨-最大凈增蓄量(P-W)曲線
[1]劉冰.小型水庫抗雨能力分析預測[J].吉林水利,2015(5): 59-62.
[2]陳鴻文.中小型水庫最大納雨能力快速估算研究[J].廣東水利水電,2014(1):33-34.
[3]張立明.淺析不同預設條件下的水庫抗暴雨能力計算[J].內(nèi)蒙古水利,2016(1):18-19.
[4]詹道江,葉守澤.工程水文學[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0.
[5]潘丕元,王欽.海城市中小型水庫抗洪能力計算方法的對比分析[J].水利科技與經(jīng)濟,2008,14(5):402.
[6]莊稼.小型水庫抗洪能力復核及處理方案分析[J].湖南水利水電,2009(3):55-57.
TV697.1+1
A
1004-7328(2017)03-0024-03
10.3969/j.issn.1004-7328.2017.03.007
2017—02—11
車云竹(1990—),女,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水文水資源技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