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婷
?
毛細管平面敷設空調系統(tǒng)運行策略研究
王婷婷
(山東省城鄉(xiāng)規(guī)劃設計研究院 濟南 250013)
空調的使用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日益增多。所以,尋找一種既節(jié)能又環(huán)保的空調系統(tǒng)是當務之急。毛細管平面輻射空調系統(tǒng)便在這種大環(huán)境下應運而生,其擁有節(jié)能、舒適、空氣品質良好等諸多優(yōu)點。通過一個辦公建筑模型,對其間歇運行策略進行了分析。根據負荷平衡關系式估算了夏季工況下的預冷時間,推導出預冷時間與室內參數之間的關系式,并舉例計算了辦公建筑的預冷時間。
毛細管平面輻射空調;間歇運行;預冷時間
間歇運行是指在室內設計參數達到設計參數時,采用縮短空調系統(tǒng)運行時間來滿足需求的工況。一般情況下,分為住宅式間歇運行模式和辦公式住宅模式兩種類型,住宅式間歇運行模式是指在白天上班的時間停止空調運行,而辦公式間歇運行模式則正好相反。本文以辦公建筑為例分析間歇運行模式。
以一周為例,辦公室的使用情況一般為周一—周五的8:00~12:00和14:00~18:00,為簡單起見,將上班時間假定為8:00~18:00。所以一周上班的時間僅占一周的26.8%,所以,辦公室間歇運行的節(jié)能潛力巨大。辦公建筑空氣調節(jié)溫度如下表所示。
表1 辦公室空氣調節(jié)溫度
1.1 基本概念
從系統(tǒng)啟動時刻至建筑內房間溫度降至舒適溫度上限的時刻,定為當天的預冷時間;從系統(tǒng)停止時刻至建筑內房間溫度升至舒適溫度上限的時刻,定為當天的升溫時間。
由于建筑物的熱惰性,室內溫度變化不能瞬時升降,而是一個相對緩慢的過程。為了實現在上班點達到設計溫度,需要提前開啟機組預冷使溫度降低,但是預冷時間的長短直接影響到室內溫度能否達到要求及節(jié)能率,建筑物的蓄熱特性又會使得建筑物在停機之后不會瞬時升溫,所以下班之前提早停機也是節(jié)能的必要措施,遵循優(yōu)化控制的思想確定系統(tǒng)啟停時間,即保證上班期間(8:00~18:00)室內溫度維持在設定溫度范圍內實現系統(tǒng)運行時間最小化的優(yōu)化目標。
表2及圖1描述了辦公建筑間歇控制全天室溫變化情況,以預冷一小時,提前半小時停機為例,典型工作日室內設定溫度本文取27℃,上下波動±1℃為正常,對應舒適溫度上限28℃,下限26℃。
表2 辦公建筑間歇控制室溫變化表
圖1 辦公建筑間歇控制室溫變化圖
1.2 預冷時間估算
提前開機使室內溫度預冷才能滿足舒適性要求,但是該提前多長時間才是本文研究的重點,即預冷時間的確定。接下來我們根據空氣平衡和熱平衡的原理,推導估算預冷時間。
本文以輻射頂板+新風系統(tǒng)為例來進行推導,夏季負荷平衡如下圖2所示。
圖2 輻射頂板+新風系統(tǒng)冷量平衡圖
新風送入的冷量:
則:
(2)
同理,排風帶走的冷:
由于室內物體、墻體而產生的室內冷量:
(4)
輻射板的供冷量是將建筑物的設計負荷乘以一個修正系數1.2,如下式:
圍護結構傳熱量4在設計工況下等于計算冷負荷,當空調系統(tǒng)剛起動時,小于冷負荷,因為室內溫度和室外差別較小,但我們可以采用設計冷負荷進行換算。根據北京地區(qū)帶有玻璃幕墻的辦公室估算指標o=80W/m2,冷負荷計算溫差為33.2~27℃,對于其他地區(qū)有:,整理得:
(6)
則:
(8)
將式(1)~(7)代入式(8)得:
整理得:
(10)
其中,(11)
兩邊積分,并代入初始條件得:
(13)
解得:
反求:
(15)
式中:為送、排風量,m3/h;t為送入空氣的溫度,℃;t為空調房間的設定溫度,℃;t為室外空氣溫度,℃;t為室內空調開啟前溫度,℃;Q為建筑冷負荷指標,W/m2;為建筑及室內物體的質量,kg;為瞬時時刻,s;C、C為分別為空氣和建筑及物體的平均定壓比熱,W/kg·℃。
由上式(15)可以看出,空調系統(tǒng)的預冷時間與室內要求溫度成反比,與室內初始溫度成正比,即要求的室內溫度越低,室內初始溫度越高,空調系統(tǒng)預冷時間越長。所以一般情況下,周一相比較其他工作日,由于周末的間隔,其預冷時間要稍微久一些。
下面通過一個實例來估算預冷時間。
以濟南市某辦公樓某一層為例,采用框架結構,建筑面積500m2,輻射頂板+新風系統(tǒng),新風送風溫度t=20℃,室內初始空氣溫度t=32℃,室外空氣溫度t=34.8℃,此辦公樓8:00上班,要提前多久開啟空調系統(tǒng),才能保證辦公室8:00時室內參數達到要求?
由相關資料查得:普通辦公室人均占有的使用面積為4m2/人,考慮到樓道、隔墻等公共建筑,此辦公樓的使用人數大約為100人,新風量取30m3/(h·p),則總新風量為3000m3/h,空氣的密度1.293kg/m3,可以推算出新風量=3879kg/h,空氣的定壓比熱C=1.01KJ/(kg·℃)。每平米框架結構的建筑其室內物體及建筑重大約為0.12t/m2,則此500m2的辦公建筑總重=60t,近似認為紅磚和鋼筋混凝土各占一半,紅磚比熱為1.05kJ/(kg·℃),鋼筋混凝土比熱為0.92kJ/(kg·℃),則此辦公建筑的平均定壓比熱C=0.985kJ/(kg·℃)。由于辦公建筑對新風量的需求比較大,且濟南地區(qū)夏季太陽輻射強度比較大,所以我們取濟南地區(qū)的夏季冷負荷指標o=150W/m2。
將上述查得的值代入式(11)、(12)得:
=7848.48;=108856.188
將、值代入式(14)得:
通過上述計算分析,對于普通辦公室,其室內溫度由32℃降至27℃大約需要50分鐘,但當室內設計溫度為30℃時,預冷時間則會縮短,大約需要32分鐘。對于實際情況,由于建筑材料、使用情況以及室外天氣狀況等因素的不同,其預冷時間的計算結果可能和實際情況有出入,其預冷時間可以通過具體實驗來進行確定。
(1)根據辦公建筑的作息時間確定了運行策略—間歇運行模式。
(2)然后根據負荷平衡關系式估算了預冷時間,求解得預冷時間與室內參數之間的關系式為:。
(3)通過一個實例對計算結果進行驗證,結果表明,上述公式誤差不大。但是不同的建筑,由于其使用情況、結構構造等不同,根據上式得到的計算結果可能和實際情況有一定誤差,所以具體的建筑還要通過具體的實驗驗證來確定。
[1] 王婷婷.毛細管平面輻射空調系統(tǒng)設置方式與運行策略研究[D].濟南:山東建筑大學,2012.
[2] 李永安.節(jié)能潛力巨大的新型空調系統(tǒng)[J].供熱制冷,2008,(6):24.
[3] 王婷婷,李永安.基于采暖工況的毛細管網不同敷設方式熱工性能分析[J].制冷與空調,2012,26(4):341-344.
[4] 金洪文.空調系統(tǒng)間歇運行的時間延遲[D].沈陽:長春工程學院學報,2000.
[5] 陸耀慶.實用供熱空調設計手冊(第二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7.
[6] DBJ 14-036-2006,公共建筑節(jié)能設計標準[S].山東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2006.
[7] Yanli Ren. The theory study on radiant floor heating and cooling system.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cience and Service System, CSSS 2011.
[8] R西格爾,JR豪厄爾.熱輻射傳熱[M].北京:科學出版社, 1981.
Research on Operation Strategy of Capillary Plane Radiation Air-Conditioning System
Wang Tingting
( Shandong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Design Institute, Jinan, 250013 )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find wide application with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improving. So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find an energy-saving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air-conditioning system. Capillary plane radiatio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mes into being in this condition, which has so many advantages, such as energy-saving, comfort, good air quality and so on.This paper sets up an office building model to analyze intermittent operation strategy. estimates pre-cooling time according to load balance relationship, derives relation between the pre-cooling time and indoor parameters, and calculates the pre-cooling time of an office building by solving of an example.
capillary plane radiant air-conditioning; intermittent operation; pre-cooling time
1671-6612(2017)03-296-03
TU832.1+6
A
王婷婷(1986.02-),女,研究生,工程師,E-mail:ttw2513@126.com
2016-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