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張偉
風雨蘭的換盆
安徽/張偉
風雨蘭在栽培上是石蒜科四個屬植物的總稱,擁有相似的習性:夏季暴雨天氣的降水和降溫會激發(fā)風雨蘭在雨后大量開花,所以得名“風雨蘭”。這四個屬分別是:蔥蓮屬Zephyranyhes,開放時花朵朝上(圖1,圖2);擬蔥蘭屬Haylockia(極為少見);美花蓮屬Habranthus,花朵朝向側面(圖3);以及夜開型,且部分有香味的細韭蘭屬Cooperia(圖4)。它們的原產地集中在阿根廷、秘魯以及中南美洲的其他地區(qū),喜較為溫暖的環(huán)境,所以生長開花期集中在春夏秋,南方極為溫暖的地區(qū)可以全年生長。
目前在種植愛好者和育種者的共同努力下,風雨蘭已經(jīng)有兩百多個品種,擁有白、粉、黃、橙、紅、紫紅等各種顏色的品種和不同的花型。
風雨蘭是非常容易種植的球根類花卉,只要滿足生長期日照條件良好,就能很好的生長,對土質也沒有特別高的要求,而且非常耐旱,可以在一兩個月的缺水情況下仍然健康存活,養(yǎng)護過程中只要注意花盆不積水,冬季有霜凍的地區(qū)需要斷水放置在沒有零下低溫的地方,可以放在無光照的室內。
圖1 風雨蘭‘夏日荷’
圖2 混植的Zephyranthes屬風雨蘭
圖3 Habranthus robusta
圖4 Cooperia traubii長管風雨蘭
風雨蘭的長期養(yǎng)護中最需要注意的問題應該就是定期換盆。由于風雨蘭的根系生長旺盛,但是老化死亡的根系在花盆里降解非常慢,另外多數(shù)風雨蘭依靠側球繁殖,一兩年內一盆密度合適的風雨蘭就會變的非常擁擠,以上兩個原因都會造成風雨蘭有爛球的風險,所以風雨蘭一般需要每隔1~2年使用新鮮的種植基質換盆。
換盆一般在花期開始前或者花期剛剛結束時進行,這兩個時間段溫度不會太低,換盆后根系還能很好地生長,并且錯開了花期,不影響賞花。
首先取出需要換盆的植株,拆散種球,去除老根、死根,對剩余的葉片和根系稍作修剪,換盆最好將開花性好的大球和暫時不會開花的側球分開種植。(圖5:待換盆的風雨蘭,盆土里滿是老化的根系;圖6:清理枯死、老化根系,對根系和枝葉進行修剪)
風雨蘭對基質要求不高,配制新的種植基質,我使用的是泥炭、珍珠巖、稻殼炭比例3∶1∶1的基質,也可以使用其他類型的新鮮基質。將需要換盆的風雨蘭定植于新容器中,種植深度以剛剛蓋住種球為宜,不宜過深(圖7:大球和小球分開種植),澆水后即可正常管理。
基質換號之后澆水,移至光照充足出正常管理(風雨蘭換盆后不需要緩苗),夏季到來時就可以欣賞花朵了。單獨種植的小球經(jīng)過一年的養(yǎng)護,第二年也能開始開花。
圖5
圖6
圖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