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代書壇鼎鼎大名的啟功先生,人所熟知。他在書畫藝術(shù)上的成就和古物鑒定以及文史音韻學(xué)上的貢獻,更是國內(nèi)外已有定評。我們相識半個世紀。后來他成為一位大名人,但是仍和普通人一樣,有著一些有趣的言行和特殊的個性。
“將小兒送托兒所”
1976年夏天,啟功舊病復(fù)發(fā),臥床一星期。見我來到,起身交談。我問:“已到中午想吃什么?”他指指搪瓷杯,說里面還有點餛飩,用開水一沖吃下去就行。我見暖瓶是空的,便去外面沖了開水。他將半杯餛飩吃了,指著書架上的圖書、碑帖對我說:“零亂成堆,無力料理,你來得正好,幫我整理運回去,捐給安徽省博物館,了我的心愿?!?/p>
我見他情緒不好,知是病體折磨,又無親人照顧,一時感到苦楚。他的收藏是他一生做學(xué)問必備的珍貴實物、資料,哪能隨便拋棄?就勸他說:“我把書籍整理好,這次先帶回去一兩種捐給館方,試看是否重視,以后再做處理?!?/p>
啟功連連點頭,撿出《郁華閣藏墨簿》和《谷園法帖》兩件說:“前者是清代著名收藏家盛昱記載明代徽墨的專著,后者帖內(nèi)有宋代合肥人包拯的手跡,兩者都與安徽文獻有關(guān)。”
我把這兩件文物帶回合肥,由于當(dāng)時安徽省博物館已改為“安徽展博館”,館領(lǐng)導(dǎo)對啟功捐獻不是太感興趣,僅發(fā)給20元獎金了事。我說:“啟功捐獻沒有提獎金,待我寫信征求意見再說?!眴⒐匦耪f:“所示墨簿等擬付獎金,弟完全遂從,何能更有意見。此物本是愿得其所,今歸博物館,譬如將小兒送托兒所,不見收托兒費,反付獎金,安有不欣然接受者乎?一笑?!?/p>
啟功此信幽默,耐人咀嚼,他把珍藏文物視如自己心愛的小兒,捐獻給公家保管,以物得其所,了此心愿,毫無計較獎金的意圖?!队羧A閣藏墨簿》是啟功祖上所遺之傳家寶,盛昱藏墨評為當(dāng)時之冠,是著名的傳世孤本。
啟功后來走運了,我對他說:“啟老,你當(dāng)初幸虧沒有把這些東西處理掉,現(xiàn)在起作用了?!彼f:“對,你的眼光比我遠,你能看到我將來走運,不簡單?!蔽艺f:“這是我長壽的關(guān)系,我早死了,還看不到你走運?!?/p>
“熊貓病了,請勿打擾”
自20世紀80年代后,隨著“書法熱”上升,啟功也時運好轉(zhuǎn),何止連升三級,那時的他已有北京師范大學(xué)教授、全國政協(xié)常委、九三學(xué)社中央委員、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主任委員、故宮博物院顧問、中國歷史博物館顧問、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主席(之后又當(dāng)選名譽主席)等等頭銜一大串。隨著他的知名度在國內(nèi)外越來越高,書畫收藏家和愛好者也都以得到他的墨寶為快,求字的如潮涌來,就是三頭六臂也難以應(yīng)付。
無可奈何之下,他只有采用擋駕法,在自家門上先后貼上紙條,如由醫(yī)生寫的“啟功先生患高血壓、神經(jīng)衰弱,不宜會客,說話不宜超過十分鐘,請見諒”。他本人也寫“熊貓病了,請勿打擾”,但均不見有效。他又寫“啟功性命難?!?,也未能完全奏效。
于是學(xué)校在他家門上張貼公告:“啟功先生每日上午教學(xué)、工作,概不會客?!眱H收效一半,仍是叫門按鈴不止,吵得鄰居不安,他就寫上“不要按鈴,按鈴也不開門”。有的來客求字心切,以為啟功耳聾,就連續(xù)按鈴不止,于是他只得打開門,熱情接待,照寫不誤。諸計失靈,他只好“三十六計,走為上計”。往哪里逃呢?當(dāng)然對他以上賓熱情接待之處很多,公私方面都會把他當(dāng)作“國寶”照顧好的。
安徽有人慕名去北京向啟功求字,找我介紹,我深知啟功被擾之苦,遂婉言謝絕。但是,凡赴京見到啟功的,都滿意而歸,并帶回給我問好的口信,還說他與我是患難之交。
1986年隆冬,我去北京有事找啟功,先打電話預(yù)約登門拜訪。到了他家,其侄媳婦說:“啟老去醫(yī)院看病,請您稍等就回來?!钡攘税胄r未歸,我起身說下午再來。
走出門外,正好迎面遇到啟功回來,他一把拉住我說:“走,到家去,今天咱倆唱‘二龍戲珠?!彼f,近來因感冒引起咳嗽耳聾。我說:“雖然許久不見,也知道您的藝術(shù)活動和生活蒸蒸日上,老朋友都感到高興?!彼f:“確實走了一點時運,但遠不及那些走邪運的。目前藝術(shù)品商品化,國外拍賣時人作品的經(jīng)濟價值,超過宋元名家作品幾十倍,這不是走邪運嗎?”我感到確實好笑。
談笑中不覺已到中午12點,他說:“別走,我們開罐頭吃快餐。”于是,大碗小盤端來許多,日本、東南亞、港澳臺寄來的各種食品都有,我們吃得津津有味??吹剿默F(xiàn)在和過去相比,真是“窮在鬧市無人問,一朝成名遍地親”。
一字千金“訛人”
中國古代書畫鑒定組于1987年夏來安徽鑒定書畫藏品,鑒定組成員的謝稚柳、楊仁愷、劉九庵、傅熹年、謝辰生諸專家先到,啟功因事隨后到來,省文化廳和博物館領(lǐng)導(dǎo)到機場迎接。啟功下飛機后東張西望,問石谷風(fēng)來了嗎?趙館長迎上說,石老出差開會很快就回來。事后轉(zhuǎn)告我說:“啟功下飛機就找你,可能有什么事。你去稻香樓看看他?!蓖黹g我去了,問有何事,答曰:“相見亦無事,不見又思君?!蔽覀z會心一笑。
啟功每天到博物館庫房鑒定書畫。中間休息時,我倆到展廳后面園林中散步,問他經(jīng)常到各處開會很忙吧?他說:“選擇參加。前年在紹興召開中日聯(lián)合舉辦的蘭亭盛會,我去參加并有當(dāng)場揮毫的節(jié)目。大家謙讓要我先寫,我豈敢在右軍(王羲之)門前弄斧,由于大會主持人安排,只好逢場作戲,拿起大斗筆,在四尺宣上,大書一個‘鵝字,落款‘啟功書。鈐印時,場上有人愿出一千元征購。主持人問我如何?我回答由大會處理。隨之又有日本朋友要求同樣寫一幅,盛意難卻,只好聽從主持意見再寫。其他人也要寫,我擱下筆說,‘一字值千金,這是‘鵝(訛)人,不能再寫了?!?/p>
他又回想當(dāng)年“臭老九”時期的舊事:“在琉璃廠書畫店賣字時,把我寫的一幅字條,標價二百五,多么缺德,不多不少正好是二百五(俗語半調(diào)子)呀?!蔽艺f:“你如今一字值千金,超過王羲之了,也是正在走邪運吧?”他哈哈大笑。
老朋友們都說他“不玩笑,不談話”,我也有同感。啟先生富有傳奇色彩,加之語言幽默,常令人忍俊不禁。他言行詼諧,舉不勝舉,可以解脫憂愁煩惱,所以長壽。幽默也是他詩文韻語和藝術(shù)創(chuàng)造的靈感。
附注:石谷風(fēng),1919年出生,國畫家、文物鑒定家,曾任安徽省博物館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