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向 林仁荷
爬上生命之巔
◎徐向 林仁荷
10年前,桂林理工大學教授張桂林,因急性肝硬化做了換肝手術,出現(xiàn)排異反應,膽道也壞死,醫(yī)學上已經(jīng)沒有辦法。他想到與其待在家里等死,不如去爬山。結果,張桂林不僅打破換肝后最多活10年的魔咒,而且生命軌道正在向更遠的前方延伸。
2006年10月20日,42歲的張桂林正在廣西灌陽縣郊區(qū)做野外地質勘探。當天下午,他因喝了不潔生水引起腹瀉,被同事送往當?shù)蒯t(yī)院。檢查結果令在場的人大吃一驚:他患上爆發(fā)性肝炎,并引起肝硬化。醫(yī)生會診得出結論:只有換肝才有一線生機。11月3日,張桂林順利地進行了換肝手術。但手術后不僅有排異反應,膽道也出了問題。
醫(yī)生一直不讓出院,整天待在醫(yī)院的張桂林心情很壓抑。2007年元旦前夕,他堅持出院。他上網(wǎng)查詢得知,美國生存時間最長的換肝人有20年的生存期,國內超過10年生存期的寥寥無幾。42歲的張桂林惶恐不安。由于一直有排異反應,并被膽道問題困擾,他給自己預設的生存期從10年降到7年,再從7年降到5年。最后,他絕望地認為自己能生存兩年就該謝天謝地了。
起初,張桂林謹遵“不外出、少活動”的醫(yī)囑,可“畫地為牢”式的生活讓他極其煩悶。他得知天津肝移植中心的朱志軍教授是肝移植方面的頂尖專家,就去天津找朱教授。朱教授檢查后遺憾地說:“你膽道彌漫性擴張,目前沒有醫(yī)治辦法?!睆埞鹆钟帜矫业教旖蛑嗅t(yī)院的一個知名老中醫(yī),老中醫(yī)也對他的病情束手無策。張桂林索性橫下一條心——自救!
張桂林每天跟一些肝移植患者互換經(jīng)驗。一次,一位同樣做了肝移植且健康存活了數(shù)年的醫(yī)學博士對張桂林說:“除了求醫(yī)看病外,更重要的是出去看看風景,放松心情繼續(xù)生活?!边@句話撥動了張桂林的心弦。張桂林向妻子提出:“我想去趟北京,再次爬上八達嶺長城?!?0年前他爬過一次長城。妻子拗不過丈夫,只得同意了。
到達八達嶺后,平時無精打采的張桂林腳下生風,爬上長城之巔,他對著山谷歡呼:“長城,我又來了!”
從北京歸來后,張桂林到醫(yī)院檢查,顯示恢復得非常好,幾個重要的肝功能指標接近正常值??粗拮芋@喜的眼神,張桂林也覺得不可思議:“我是在野外發(fā)病跌倒的,也許,我還會在野外重新站起來!”
張桂林像換了一個人。每天一大早,他會到漓江岸邊散步兩個小時,早餐后按時服藥休息。午飯后他會牽著兒子的手,到樓下小區(qū)散步鍛煉。晚餐過后,他又從家中散步到七星公園。后來,張桂林不滿足于平地散步,又去爬山。桂林市區(qū)900米高的堯山成為練腳的首選。
由于堅持鍛煉和爬山,張桂林的身體越來越好。換肝兩年后,他回到教學崗位上。每到雙休日,他會與妻兒一起去攀爬桂林的大小山峰。放長假時,他還自駕到遠方去爬山。張桂林先后攀爬過張家界的天子山、黃石寨,安徽的黃山,江西的廬山……
張桂林的筆記本上,記滿了祖國的名山。他希望在有生之年,將這些山全部征服。
2013年10月,張桂林開始一個極限挑戰(zhàn):他要和三個驢友自駕去青藏高原。妻子非常擔心,張桂林卻說:“極限不去挑戰(zhàn),就永遠是一道跨不過去的門檻?!?/p>
在青藏高原,有一次,張桂林在爬上一座山峰后,突發(fā)高燒,癱倒在地。他的手本能地在背包里探摸,摸到一個小藥瓶,那是妻子給他準備的藥物。神奇的是,他服藥后半個小時,高燒癥狀就消退了。
2016年10月1日,張桂林作為領隊,帶領九人,背著帳篷、睡袋、燃氣爐、米和罐頭等重達30斤的裝備,向位于廣西防城港市上思縣西南部的十萬大山發(fā)起沖擊。經(jīng)過4天3晚的攀爬,他挑戰(zhàn)長時間登山目標成功,第一個站上十萬大山的最高峰薯良嶺。至今,在張桂林的爬山記錄中,他已經(jīng)成功地攀爬了秦嶺太白山(海拔3774米)、川西牛背山(海拔3660米)、貴州梵凈山(海拔2336米)、江西武功山(海拔1918米)等十多座大山。
張桂林的身體恢復得非常好。在換肝10年后,他每天只需吃1毫克的抗排異藥。對于張桂林的生命奇跡,醫(yī)學專家認為,換肝人適量運動,可放松身心,對身體機能的恢復有著比醫(yī)學治療更為有效的效果。但也指出,張桂林是地質專家,有著專業(yè)的野外生存技能,不是所有的換肝人都能借助這一方法來治療,還是要量力而行。
張桂林說:“當你用自己的影子來丈量生命時,生命只有影子那么長;當你用大地之高遠來丈量生命時,生命就隨著大地奔向了詩和遠方?!?/p>
摘自《戀愛婚姻家庭》2017年第4期 圖/阿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