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阿蓮,陳潔
(北京市環(huán)境衛(wèi)生設計科學研究所生活垃圾檢測分析與評價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北京100028)
日本“零廢棄”城市的垃圾分類回收及處理模式
——以德島縣上勝町為例
鞠阿蓮,陳潔
(北京市環(huán)境衛(wèi)生設計科學研究所生活垃圾檢測分析與評價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北京100028)
介紹了日本首個發(fā)布“零廢棄”宣言的城市上勝町的垃圾分類、垃圾回收及垃圾處理模式,并對其垃圾減量效果及資源化率進行了分析,提出了對我國農村地區(qū)垃圾處理的啟示。
零廢棄;上勝町;垃圾分類;垃圾回收;垃圾處理
“零廢棄”(Zero waste)理念最早在20世紀90年代發(fā)源于澳大利亞,是指在生產和生活中產生的各種廢棄物,可以作為其他產業(yè)的原料加以利用,實現(xiàn)生活垃圾循環(huán)再利用的最大化[1]。“零廢棄”理念否定焚燒垃圾,提倡徹底的垃圾減量和最大限度地資源化利用,實現(xiàn)有毒物質零排放、大氣零污染、資源物零浪費三大主要目標。
世界上第1個踐行“零廢棄”理念的城市是澳大利亞的首都堪培拉,現(xiàn)在,新西蘭、美國、英國、日本等國家的1 000多個城市已相繼制定了“零廢棄”目標。2009年,北京市發(fā)布了《北京市生活垃圾“零廢棄”管理辦法》(試行)征求意見稿和《北京市生活垃圾“零廢棄”試點單位管理標準》(試行)征求意見稿,其中對生活垃圾“零廢棄”管理的定義是從源頭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和減少垃圾產生,并對產生后的垃圾妥善分類回收處理,提高垃圾減量化率和資源化率,最終達到避免、減少、物盡其用,實現(xiàn)垃圾“零廢棄”的目標。
“零廢棄”已成為越來越多國家垃圾管理的目標,而日本首個采用“零廢棄”理念的是德島縣的上勝町。
上勝町位于日本四國的德島縣,面積109.63km2,人口不足2 000人,是四國最小的町,但卻是“日本最美鄉(xiāng)村”之一。
20世紀70年代以來,上勝町的垃圾一直采用露天焚燒后直接填埋這種原始的處理方式。后來隨著垃圾減量及資源化逐漸受到重視,1997年上勝町開始對垃圾進行9類別回收,1998年設置了2臺小型焚燒爐開始對垃圾進行焚燒,由此結束了持續(xù)多年的野外焚燒,后來由于國家加強了對二惡英類的排放限制,運行僅3 a的焚燒爐被迫關閉,之后開始對垃圾進行22類別回收。2001年回收類別增加到了35類,2002年將“塑料瓶類”與“塑料類”合并為“塑料制容器包裝類”,開始34分類回收(表1)。2003年上勝町發(fā)布日本首個“零廢棄”宣言,宣布在2020年前實現(xiàn)垃圾的零焚燒和零填埋,2005年上勝町成立NPO法人“零廢棄學會”,專門負責日比谷垃圾回收站的管理及運營[2]。
表1 上勝町34類垃圾分類及資源化利用方式
與其他自治體不同,上勝町并沒有專門的垃圾收集車上門回收垃圾,而是需要由居民親自送到垃圾回收站。除廚余垃圾、農業(yè)用塑料袋及農藥瓶外,其余垃圾均需要居民在家簡單分類后送到町內惟一一個垃圾回收站——日比谷垃圾回收站(圖1)再進行細分,雖然名義上是34分類,但其實際的分類項目多達44種。回收站內每個回收筐前都貼著回收物的序號、名稱以及各自的資源化利用方式(圖2)。該回收站除除夕、元旦及1月2日這3天放假休息外,每天7:30-14:00正常開放。大部分垃圾都是免費回收,但一次性筷子、廢輪胎、廢電池、大件垃圾及家電類是有償回收,投放這類垃圾時需要交納一定的費用。
圖1 日比谷垃圾回收站
圖2 塑料容器包裝的投放說明
與傳統(tǒng)的垃圾車上門回收方式相比,該方式的優(yōu)點:①居民可隨時投放垃圾,不受時間限制,而且可以每天進行投放;②居民現(xiàn)場進行分類,而且有志愿者對分類進行指導,有利于提高對垃圾分類的準確性。
但由于上勝町的老齡化率高達50%,行動不便的老人無法親自將垃圾送到日比谷垃圾回收站,針對此問題,2006年開始,上勝町開展了收集支援服務。居民申請該服務審核通過后,可享受每2個月上門回收1次的有償垃圾收集服務,收費標準為45 L的垃圾袋10日元/袋,大件垃圾270日元/件。目前全町850戶家庭中約有70戶家庭購買了該服務。
送到日比谷垃圾回收站的垃圾經過壓縮、打包后,先在回收站暫時保管。積累到一定數(shù)量后,會有不同的業(yè)者過來回收。有些品類每周都有業(yè)者回收,有些品類每4 a才回收1次。
上勝町的廚余垃圾不能送到日比谷垃圾回收站,全部在各家庭進行堆肥處理。早在1991年,上勝町就開始鼓勵各家庭對廚余垃圾進行資源化利用并對使用屋外堆肥容器的家庭進行補助,后來,為加大廚余垃圾的資源化力度,又開始對購買電動廚余垃圾處理機的家庭給予補助。屋外堆肥容器政府補助購買金額的50%,電動廚余垃圾處理機1臺只需自己負擔1萬日元,這在當時的日本尚屬首例。由于上勝町60%以上的家庭都從事農業(yè),因此堆肥后的肥料直接用于肥沃農田,真正實現(xiàn)循環(huán)再利用。
2006年,上勝町開設了循環(huán)利用商店及循環(huán)利用作坊。循環(huán)利用商店里擺放的是可以再次使用的舊衣物及鍋碗瓢盆等(圖3),無論當?shù)鼐用襁€是外地居民或游客,均可以免費帶走需要的物品,據(jù)統(tǒng)計每月約有100 kg的物品被再次利用。循環(huán)利用作坊里出售的是手工改造后的背包及工藝品等(圖4),廢舊物品經改造后變身成為具有日本傳統(tǒng)特色的工藝品,真正做到了物盡其用,同時銷售額又返還給制作者,可謂一舉兩得。
圖3 循環(huán)利用商店
圖4 循環(huán)利用作坊
通過徹底的垃圾分類等一系列措施,2001年的焚燒及填埋垃圾量由2000年的150 t減少到68 t(圖5)[3],資源化率也由2000年的56%提高為76%,垃圾減量效果明顯。2013年上勝町的資源化率為76.4%,位列全國10萬人口以下城市第3名,遠高于全國20%左右的資源化率(圖6)。
圖6 2000—2013年上勝町與全國垃圾資源化率變化趨勢
2013年,上勝町的垃圾處理費用合計為1 69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05萬元),其人均垃圾處理費為9 076日元,遠低于日本全國人均14 100日元的水平[3]。此外,在上勝町的垃圾資源化利用收入來源中,最多的是金屬屑,售賣單價為25日元/kg,年銷售額約130萬日元,其次是鋁罐,售賣單價為90日元/kg,年銷售額約34萬日元,再次是報紙類,售賣單價為6日元/kg,年銷售額約20萬日元。
“零廢棄”理念目前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重視,歐盟也提出了到2025年禁止一切可循環(huán)再利用廢棄物進入垃圾填埋場?!傲銖U棄”理念強調在生產生活中產生的各種廢棄物,應作為其他產業(yè)的原料加以利用,實現(xiàn)生活垃圾再利用的最大化,目標是消除廢棄物及有毒物質排放,實現(xiàn)資源的再利用和再循環(huán)。而我國現(xiàn)行的《循環(huán)經濟促進法》目的就是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保護和改善環(huán)境,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這與“零廢棄”這一現(xiàn)代環(huán)保價值理念不謀而合。
上勝町這個小鎮(zhèn)在垃圾分類及垃圾處理方面的做法,為我國農村地區(qū)的垃圾處理提供了很好的啟示。①垃圾分類重在全民參與,要通過多種形式的環(huán)保宣傳提高居民對垃圾分類重要性的認識,還要普及針對農村垃圾分類的嘗試,告知村民如何垃圾分類[4];②探索適合農村地區(qū)實際情況的垃圾分類方式。比如,農村生活垃圾中有機成分(以廚余類有機垃圾為主)含量高達近70%[5],資源化處理利用的潛力比較大,可將有機垃圾單獨分離出來,此外有害垃圾也要單獨回收,然后是其他垃圾;③利用堆肥技術對廚余垃圾進行處理,由政府對堆肥器具等進行財政補助,堆肥肥料可直接用于肥沃農田,實現(xiàn)資源化利用;④源頭減量是減少垃圾產生的最好方式,鼓勵居民在生產、流通和消費各個環(huán)節(jié)盡量避免和減少垃圾的產生。對已經產生的垃圾盡量實現(xiàn)重復利用。
[1]郭燕.“零廢棄”概念、原則及層次結構管理的研究[J].紡織導報,2014(10):28-30.
[2]日本上勝町政府網[EB/OL].http://www.kamikatsu.jp/category/ bunya/kurashi/gomi/.
[3]山谷修作.日本初ゼロウェスト宣言をした上勝町の取り組みとその成果[J].月刊廃棄物,2014(9):32-35.
[4]王君.我國農村垃圾分類問題現(xiàn)狀及改進對策[J].環(huán)境衛(wèi)生工程,2017,25(1):24-26.
[5]蔡傳鈺.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與資源化處理技術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12.
Waste Classification,Collection and Disposal Mode in the Zero Waste City of Japan:An Example from Kamikatsu of Tokushima Prefecture
Ju Alian,Chen Jie
(Beijing Key Laboratory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s Testing Analysis and Evaluation,Beijing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Beijing100028)
We introduced the waste classification,collection and disposal mode in Kamikatsu,the first county to issue a manifesto for zero waste in Japan,analyzed the waste reduction effect and reuse efficiency,and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for waste disposal in the rural area ofChina.
zero waste;Kamikatsu;waste classification;waste collection;waste disposal
X32;X705
B
1005-8206(2017)03-0007-03
鞠阿蓮(1981—),工程師,主要從事環(huán)境衛(wèi)生信息及相關工作。
E-mail:65881301@qq.com。
2016-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