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企,李好先,劉貝貝,陳利娜,曹尚銀
(中國農業(yè)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河南鄭州 450009)
5個李品種在鄭州的引種栽培表現
王企,李好先,劉貝貝,陳利娜,曹尚銀*
(中國農業(yè)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河南鄭州 450009)
對由河北省、吉林省地區(qū)引種于河南省鄭州市試栽的5個李農家品種老爺廟李、牛心李、淺色黃干核、吉中黃、晚黑李進行了數年的觀測。從其早果性、豐產性、果實品質、適應性等性狀看,認為牛心李、吉中黃李適宜于鄭州發(fā)展。
李;農家品種;引種栽培;品種特性;鄭州
李 (PrunussalicinaLindl.) 為薔薇科李屬植物[1]。中國是中國李的原產地,栽培歷史3500年以上,品種資源極其豐富。農家品種又稱地方品種,是在特定地區(qū)經過長期栽培和自然選擇而形成的品種,對所在地區(qū)的氣候和生產條件一般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并包含有豐富的基因型,具有豐富的遺傳多樣性,常存在特殊優(yōu)異的性狀基因,是果樹品種改良的重要基礎和優(yōu)良基因來源。農戶通過自然實生、芽變或自然變異所產生的優(yōu)良性狀的果樹品種能夠被保留下來,在不經意間被選育出來,成為農家品種。
李子中含有多種營養(yǎng)成分,抗氧化劑含量很高,有促消化改善食欲、養(yǎng)顏美容、潤滑肌膚的作用,也是食品加工、藥用、油用的重要原料,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2]。但中國的李新品種選育工作卻很有限,品種的區(qū)域化豐產栽培技術研究工作還不夠深入[3]。筆者對從北方幾個地區(qū)引種于鄭州栽培的5個李農家品種進行了連續(xù)幾年的生物學特性、果實品質的觀測,篩選出適合鄭州本地發(fā)展的優(yōu)良農家品種,為李生產提供借鑒和參考。
5個李品種分別是老爺廟李、牛心李、淺色黃干核、吉中黃、晚黑李。分別來源于河北省保定市阜平縣上口鄉(xiāng)銀河大隊老爺廟、北京市海淀區(qū)蘇家坨、吉林省吉林市沙河子鄉(xiāng)北甸子村、吉林省磐石市寶山鄉(xiāng)北鍋盔村和吉林省磐石市寶山鄉(xiāng)北鍋盔村。
試驗園位于河南省鄭州市管城回族區(qū)中國農業(yè)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試驗基地,地處北緯 34°42′47.52″,東經 113°42′3.19″。屬北溫帶半干旱季風型大陸性氣候。春季多風,冷暖無常;夏季炎熱,雨量集中;秋涼晴爽;冬寒干燥,多風少雪。一年四季變化分明,為農業(yè)生產提供了有利條件。一般年份日照時間2385.5小時,日照率54%。一年最冷和最熱的天氣均在一個多月。冬春季西北風偏多,溫度較低,一般在-10℃。大多數年份降水量為636.7mm,最大年降水量1128.4mm(1964年),最小334.8mm(1996年),無霜期223天。土質為粘壤土,pH值7.11,土層深厚,土壤有機質含量1.11%。引種試驗的5個李品種均于2012年春引自農家品種來源地,調查植株均為3~4年生。
3.1 植物學特征
①老爺廟李主干褐色,樹皮絲狀裂;一年生枝紫紅色,無光澤,節(jié)間平均長2cm,皮孔小,數量多,凸,近圓形;花芽數量中;花芽大小中,頂端鈍尖形,茸毛中;葉片濃綠色,長8cm,寬2cm,大小中,基部無褶縮,葉邊鋸齒針狀;葉柄長1cm,粗細中,帶紅色?;ㄑ看笮≈校瑘A鈍,著生角度中等,絨毛中;花萼淺綠色,花瓣黃色,花藥黃色。②牛心李樹一年生枝褐色,有光澤;葉片倒卵圓形,長 9~10.5 cm,寬 3.3~4 cm,葉邊鋸齒鈍,齒尖有腺體。葉柄長1~1.3cm?;ㄑ看笮≈?,圓鈍,著生角度中等,絨毛中;花萼綠色,花瓣白色,花藥淺黃色。③淺色黃干核主干褐色,樹皮絲狀裂,一年生枝黃褐色,有光澤,長度中,節(jié)間平均長1.85cm;葉片綠黃色,長9.73cm,寬4.26cm;葉柄長度1.21cm。花芽大小中,圓鈍,著生角度中等,絨毛中;花萼淺綠色,花瓣白色,花藥橘黃色。④吉中黃主干褐色,樹皮絲狀裂;一年生枝紅褐色,有光澤,節(jié)間平均長1.68cm;葉片綠色,長9.81cm,寬5.28cm;葉柄長度1.16cm。 花芽大小中,圓鈍,著生角度中等,絨毛中;花萼淺褐色,花瓣淺粉色,花藥橘黃色。⑤晚黑李主干褐色,樹皮絲狀裂;一年生枝紅褐色,有光澤,節(jié)間平均長1.63cm;葉片綠色,長9.57cm,4.61cm;葉柄長度1.13cm。 花芽大小中,圓鈍,著生角度中等,絨毛中;花萼紅褐色,花瓣粉色,花藥橘紅色(圖1,圖2)。
圖1 5個李品種的花芽(A老爺廟李,B牛心李,C淺色黃干核,D吉中黃,E晚黑李)
3.2 生長結果習性
①老爺廟李樹姿開張,樹勢中等,樹形亂頭形,枝條密度中。中心主干弱,骨干枝分枝角度25°。開始結果年齡4年;長果枝80%,中果枝10%,短果枝10%;坐果力弱,生理落果多,采前落果多,產量低,大小年不顯著。②牛心李姿半開張,樹勢中等,樹形扁圓形。發(fā)枝力強。開始結果年齡2~4年,6~8年進入盛果期。③淺色黃干核樹姿開張,樹勢中等,樹形半圓形;枝條密度中。發(fā)枝力強。 開始結果年齡3~4年,6~8年進入盛果期。④吉中黃樹姿開張,樹勢中等,樹形半圓形;枝條密度中。發(fā)枝力強。 開始結果年齡2~3年,6~8年進入盛果期。⑤晚黑李樹姿開張,樹勢中等,樹形半圓形;枝條密度中。發(fā)枝力強。開始結果年齡3~4年,6~8年進入盛果期。
5個地方李品種3~4年樹每666.7m2產量為老爺廟李400~450kg,牛心李750kg左右,淺色黃干核550kg,吉中黃850kg,晚黑李500kg。以吉中黃和牛心李產量較高。
5個李品種的果實外觀品質、內在品質性狀見表1、表2、表3,圖3。
表1 5個李品種的果實外觀品質
表2 5個李品種的果實品質
表3 5個李品種的果實品質
3.3 物候期
5個李品種在鄭州地區(qū)的物候期見表4。
表4 5個李品種的物候期觀察
3.4 抗性
老爺廟李抗病性較好,廣適性一般,對寒劣環(huán)境抵抗能力一般。牛心李抗旱,耐貧瘠,廣適性好,對惡劣環(huán)境有較強抵抗能力。淺色黃干核抗病性一般,廣適性較差,對寒劣環(huán)境抵抗能力一般。吉中黃抗病,耐貧瘠,對惡劣環(huán)境有較強抵抗能力。晚黑李耐貧瘠性一般,廣適性較差,對寒劣環(huán)境抵抗能力較弱。
圖3 5個李品種的果實(A老爺廟李,B牛心李,C淺色黃干核,D吉中黃,E晚黑李)
栽培采用 3m×4m的株行距,定植前挖80cm見方定植穴?;靥顣r株施 10kg 廄肥作為基肥。栽后澆透水,整好樹盤。定植后于每年 5 月上旬進行追肥。1~2 年生樹每株施果樹專用肥 0.5kg,3~4年生樹施 1.5kg;輔以葉面追肥。結果樹采后施足基肥,幼果期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根據實際情況,適當補充硼、鐵、銅等微量元素。李樹不需過多水分,一般在謝花后和果實膨大前澆水 2 次[4]。樹形采用自然開心形,夏季修剪以去梢、拉枝、調正枝角為主。病蟲害防治,萌芽前噴 3~5°Be石硫合劑。謝花后用滅殺凈、蚜虱凈防治介殼蟲和桃蚜。5月上旬用滅掃利、滅多威、代森錳鋅等,防治紅蜘蛛、象鼻蟲、穿孔病等。采果后用滅多威、滅幼脲、代森錳鋅等防治一般病害、大袋蛾及刺蛾類害蟲。
經引種栽培發(fā)現,老爺廟李品種果個偏小,果實品質較差,產量不高,生產效益較差,不宜大量發(fā)展。牛心李品種外觀美麗,適應性強,產量較高,品質優(yōu)良,可在城市近郊栽培。淺色黃干核李品種果型偏小,果實特性較劣,產量不高,生產效益較差,不宜在生產上作大面積推廣。吉中黃李品種果個較大,外觀美麗,果肉顏色誘人,抗蟲性強,適應性好,品質優(yōu)良,產量高,生產效益高,可在城市近郊發(fā)展。晚黑李品種果個、品質、產量、生產效益均一般,可適量發(fā)展。因此,綜合品種早果性、適應性、豐產性以及果實品質、產量、抗性等方面,認為牛心李和吉中黃適宜在鄭州地區(qū)發(fā)展。
[1] 鄭萬鈞. 中國樹木志(第2卷)[M].北京: 中國林業(yè)出版社,1985: 1150-1151.
[2] 浙江省地方李品種資源整理開發(fā)利用協(xié)作組. 浙江省地方李品種資源評估和利用[M]. 果樹科學,1994,11(4):190-192.
[3] 張建國. 國外李品種引進篩選及區(qū)域化栽培技術研究[D]. 長沙:中南林學院,2002.
[4] 呂智敏, 史玉梅, 劉明. 大實早生李子引種栽培及管理技術要點[J]. 山東農業(yè)科學,2000(6): 24.
2016-09-08
國家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重點項目“我國優(yōu)勢產區(qū)落葉果樹農家品種資源的調查與收集”(2012FY110100),中國農業(yè)科學院科技創(chuàng)新工程:特色果樹資源與育種(CAAS-ASTIP-201X-ZFRI)。
王企(1993-),女,河南鶴壁人,在讀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果樹遺傳育種研究。E-mail:1103408708@qq.com
S662.3
A
1002-2910(2017)04-0032-04
*通訊作者:曹尚銀(1961-),男,河南光山人,研究員,從事果樹遺傳育種與分子生物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