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云宏
讀書是最美的姿態(tài)
■ 那云宏
因為遙遠的地方有美景,想去而又去不了,我們只能沖著美景的方向遙望聊以自慰,有人就說遙望是最美的姿態(tài),即便那只是短暫的美;也有人說認真工作、勤奮勞作、刻苦鉆研人員的身影是最美的姿態(tài),當然,這種姿態(tài)肯定是美好的;而我要說讀書是最美的姿態(tài),我們或正襟端坐、或挑燈夜戰(zhàn)、或邊讀邊記、或一目十行、或凝目思考……,因為那是心靈與心靈之間的交流、思想與思想之間的交換,那才是基礎的、永恒的美,它見證了我們每一個在家庭、學校、社會的幫扶下一點一滴地成長、成熟、成才的歷程。
有人說“寧可物質上貧窮,也不要在精神上平庸。物質上的貧窮就像體外傷,可以醫(yī)治;精神上的平庸如伴隨人一生的慢性惡疾,極難治愈?!弊x書是我們補充精神之糧、硬化精神之鈣的根本方法,做到腹有詩書氣自華。
我們從咿呀學語開始就踏上了讀書的征程,起初我們只是從形象、生動的“看圖識字”邊撕邊玩中獲得了樂趣,我們也許只能撅著屁股爬行,可憨態(tài)可掬的童真卻引得父母陣陣開懷大笑,那是怎樣的天倫之樂?。?/p>
年歲稍長,我們讀小學了,老師要求學生把手背在身后,端端正正聽課,那是求知若渴的虔誠,不僅讓學生做到聚精會神聽講,也保護了學生的視力和身心健康。朗朗的讀書聲,乘著理想的翅膀飛向美好的未來。
讀中學時,每天晚飯后到上晚自習的間隙,我們會三三兩兩結伴地走出校園,走到田間地頭、走進樹林、來到水庫邊,背課文、念單詞、互相提問和討論,成為莘莘學子發(fā)奮讀書的一道獨特風景線。
大家普遍認同也是最喜歡的讀書姿態(tài)就是閑暇時泡一杯綠茶、拿出自己鐘愛的書本,放下外界的包袱,騰出從容的心境,靜靜地、忘我地一邊呷著綠茶一邊慢條斯理地讀著一本本好書,與活在書中的靈魂交流。我們不強求每天、每次要讀多少頁紙或多少篇文章,只要每天有所收獲就好。
竊以為視頻教學、看電視、玩手機不凡也是一種新的“互聯網+”的讀書方式。一是通過主流媒體的網站快速全面瀏覽政治、經濟、社會、文體、能源、環(huán)保、安全、文史、藝術、科技等方面的動態(tài)。二是開通主流媒體的公眾微信號,通過流量付費方式迅速獲取眾多信息。三是通過微信付費方式訂閱電子書,隨時隨地方便地閱讀自己喜歡的小說、散文。如果遇到自己喜歡的文章還可以免費下載,對同類文章或同一作者的作品進行搜索閱讀。四是收看中央電視臺的《詩詞大會》、《百家講壇》、《人與自然》、《中國味道》、《文明密碼》、《魅力 紀錄》、《中華民族》、《社會與法》等欄目增長見識、拓展視野,也可從自己喜歡的電視劇中獲取人生的正能量。五是自覺自愿參加在線學習、遠程教學、遠程會診等,提高自身的技能和素質。
愛爾蘭作家蕭伯納有一句經典名言:“我們交換蘋果,每人還是一個蘋果;我們交換思想,每人有兩個思想?!笔前。v觀古今中外,交換思想的奇妙效應貫穿人類文明的發(fā)展史,在當今信息時代更顯得重要。人們時時刻刻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情,很多是人類自古以來就有的老情況、老問題,更多的則是屬于不同時代所特有的新情況、新問題。對此的解決辦法往往是找不到現成答案的,這就需要后人從前人的智慧中吸取養(yǎng)分,經過自己的思考,將其化為解決問題的動力。因此有就有了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所說的讀書之三種境界:“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聨u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娎飳にО俣?,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p>
讀書,讓人懂得珍視人生,懂得咀嚼生活,更讓人懂得用智慧沉淀生命的價值。讀書的感受就像一股清泉流淌進心田,潤濕人的心靈,給人充足的營養(yǎng),讓人精神煥發(fā)。讀書也要講究動靜結合、勞逸結合,切記囫圇吞棗、照搬照抄。讀書是最美的姿態(tài),讓我們擠時間全民悅讀吧,“活到老,學到老”。
(作者:云南鹽業(yè)有限公司喬后鹽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