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麗
平煤神馬醫(yī)療集團總醫(yī)院(平頂山467000)
大黃保留灌腸輔助谷氨酰胺對膿毒血癥患者胃腸功能障礙的療效
張 麗
平煤神馬醫(yī)療集團總醫(yī)院(平頂山467000)
目的:探討大黃保留灌腸輔助谷氨酰胺治療膿毒血癥患者胃腸功能障礙的療效。方法:選取120例膿毒血癥胃腸功能障礙患者,將其分為觀察組(60例)和對照組(60例),兩組均給予多臟器功能障礙和胃腸功能障礙谷氨酰胺治療,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加用大黃保留灌腸。對比兩組的臨床療效。結果:觀察組治療有效率88.33% (53/60) 高于對照組73.33% (44/60) 且差異明顯 (P<0.05) ;治療后觀察組的胃腸功能障礙評分和APACHEⅡ評分相對于對照組明顯改善。結論:大黃保留灌腸輔助谷氨酰胺治療膿毒血癥患者胃腸功能障礙效果顯著,能有效改善預后情況。
臨床研究發(fā)現,許多嚴重感染的急重癥患者極容易因機體廣泛損害而引起膿毒癥甚至多臟器功能障礙 (Multipe organ dysfunction sydrome,MODS)[1-3]。筆者通過長時間臨床研究發(fā)現,大黃保留灌腸輔助谷氨酰胺能夠有效治療膿毒血癥胃腸功能障礙、改善患者預后。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期間我院收治的120例膿毒血癥胃腸功能障礙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60例。觀察組中男29例,女31例,平均年齡 (57.26 ±7.31) 歲;胃腸功能障礙評分 (2.34 ±0.37) 分,APACHEⅡ評分 (17.79 ±4.07) 分;包括腹部感染16例,肺部感染35例,其他部位感染9例。對照組中男32例,女28例,平均年齡 (58.04 ±7.42) 歲;胃腸功能障礙評分 (2.29 ±0.38) 分,APACHEⅡ評分 (17.87 ±4.16) 分;包括腹部感染15例,肺部感染37例,其他部位感染8例。兩組在性別、年齡、胃腸功能障礙和APACHEⅡ評分、感染部位等一般資料上差異不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 。
2 治療方法 兩組均給予MODS胃腸功能障礙治療,同時配合吸氧、早期復蘇、抗生素、心電監(jiān)護、血糖控制、營養(yǎng)支持、胃腸減壓以及調節(jié)胃腸菌群等基礎治療措施。加用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 (國藥準字H20044899) ,劑量為0.5g/(kg·d)-1,同營養(yǎng)液混勻后經患者中心靜脈泵入。觀察組在此基礎上行大黃保留灌腸。取大黃60 g,加水煎至150~200 ml,待溫度降至38 ℃左右行保留灌腸,1次/d,7 d為1個療程。
3 觀察指標 測定兩組治療前后的胃腸功能障礙和APACHEⅡ評分。胃腸功能評分依據MODS病情嚴重程度評分標準[5]:0分:腸鳴音癥狀無減弱,無黑便或嘔血,便潛血測試為陰性;1分:腸鳴音癥狀減弱甚至消失或者便潛血測試為陽性;2分:腸鳴音癥狀減弱甚至消失且便潛血測試為陽性;腸鳴音癥狀減弱甚至消失,并伴有黑便、嘔血等。依據《WSACS關于腹腔間隔室綜合征診治的共識意見》測定患者治療前后的腹腔內壓以及降鈣素原 (PCT) 水平。治療結束后對兩組進行為期一個月的隨訪,記錄MODS發(fā)生率和死亡率。
4 療效評定標準 痊愈:癥狀及體征均消失;顯效:主要臨床癥狀及體征消失,胃腸功能障礙評分減少70%及以上;有效:臨床癥狀及體征好轉,胃腸功能障礙評分減少30%及以下。無效:患者臨床癥狀和體征均無改善。
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顯效14例,有效39例,無效7例,有效率88.33% (53/60) ,對照組顯效19例,有效25例,無效16例,治療有效率73.33% (44/60),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且其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 。觀察組治療有效率88.33% (53/60) 顯著高于對照組73.33% (44/60) 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 。
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胃腸功能障礙及APACHEⅡ評分比較 兩組治療后各項胃腸功能障礙及APACHEⅡ評分較治療前均明顯改善,觀察組較對照組改善更明顯 (P<0.05) ,見表1。
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腹腔內壓及PCT情況 觀察組治療后較對照組改善更明顯 (P<0.05) ,見表2。
4 兩組MODS發(fā)生率和死亡率比較 將兩組的MODS發(fā)生率和死亡率進行比較,觀察組的MODS發(fā)生率為7 (11.67%),死亡率為5 (8.33%) ,分別低于對照組MODS發(fā)生率22 (36.67%)及死亡率13 (21.67%),且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胃腸功能障礙及APACHEⅡ評分比較(n=60)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腹腔內壓及PCT情況(n=60)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腸道免疫功能及胃腸屏蔽功能損傷是導致MODS的關鍵因素,因此胃腸功能障礙的防治已成為治療MODS的重點。大黃性苦寒,具有通腑攻下、涼血解毒、滌蕩腸胃的功能,能夠降低危重病患者血管通透性,形成胃腸黏膜保護屏障、避免細菌移位從而防治MODS、改善病人預后。
膿毒血癥作為一種炎性反應綜合征,感染患者極容易在應激狀態(tài)下引起腸道黏膜損傷并進一步引發(fā)MODS。同時,危重癥患者體內往往缺乏谷氨酰胺,對臟器功能、機體免疫功能及患者預后等造成負面影響。
本研究通過中西醫(yī)結合的方式,利用大黃保留灌腸輔助谷氨酰胺治療膿毒血癥患者胃腸功能障礙,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同時,觀察組的胃腸功能障礙評分、APACHEⅡ評分、腹腔內壓以及PCT等改善情況均優(yōu)于對照組。
[1] 蘇曉麗,方雪紅,李彩玲.大黃聯(lián)合烏司他丁治療急性胰腺炎療效觀察[J]. 陜西中醫(yī),2015,9(10): 1335-1336.
[2] 鄒莉莉,李 云. 血清 PA 與 RBP 變化在兒童膿毒血癥中的臨床意義探討[J]. 湖南師范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5,9(2):31-34.
[3] 田正云,趙 浩,孔 立,等. 調氣通腑泄熱法治療膿毒癥胃腸功能障礙的臨床研究[J]. 中國中醫(yī)急癥, 2015, 24(9):1528-1529.
[4] 何煜舟,汪云開,祝 晨,等. 中醫(yī)辨證治療膿毒癥療效觀察[J]. 中華中醫(yī)藥學刊, 2012,(9):1985-1987.
[5] 楊延平,任寶明.上尿路腔內碎石術后并發(fā)尿膿毒血癥的預防和處理[J]. 陜西醫(yī)學雜志,2012,41(6): 699-700.
(收稿:2017-01-09)
膿毒血癥/并發(fā)癥 胃腸功能障礙/中西醫(yī)結合療法 大黃 谷氨酰胺
R631.1
A
10.3969/j.issn.1000-7369.2017.07.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