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勝國
燈盞花素注射液聯(lián)合參麥注射液治療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臨床療效
于勝國
目的探討燈盞花素注射液聯(lián)合參麥注射液治療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3年7月至2016年5月?lián)犴樖新殬I(yè)病防治院收治的9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以及對照組,每組49例。觀察組患者實施燈盞花素注射液聯(lián)合參麥注射液治療,對照組患者給予燈盞花素注射液,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結(jié)果觀察組效果為優(yōu)患者比例及總優(yōu)良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磷酸激酶(CPK)以及天冬氨酸轉(zhuǎn)氨酶(AST)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血清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細胞介素-6(IL-6)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結(jié)論采用燈盞花素注射液聯(lián)合參麥注射液對于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進行治療,能夠有效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提升SOD活性,提升治療效果。
燈盞花素;參麥注射液;病毒性心肌炎;臨床效果
心肌炎分為許多種類,病毒性心肌炎是最為常見的臨床類型,已成為心血管科多見病癥之一,通常認為因腸道病毒以及呼吸道病毒所致,常見的是柯薩奇病毒B組,所以患者在發(fā)病之前常見腸道或上呼吸道感染癥狀,其主要表現(xiàn)為心肌非特異性間質(zhì)性炎癥[1-2]。目前,對于心肌炎的具體發(fā)病機制尚不十分明確,炎性細胞因子在心肌炎的相關(guān)病理進展中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臨床對于心肌炎的治療尚沒有特別有效的治療方法,常見治療方法包括常規(guī)對癥治療、加強心肌營養(yǎng)以及免疫治療等。本研究就燈盞花素注射液聯(lián)合參麥注射液對于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臨床效果進行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7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9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58例,女40例,年齡24~62歲,平均(46±6)歲;排除藥物過敏史、嚴重腎功能不全、孕婦以及哺乳婦女。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以及對照組,每組49例。觀察組患者中,男30例,女19例,年齡24~61歲,平均(46±5)歲;心律失常35例,心臟彩超顯示心腔擴大14例;病情嚴重程度:重型18例,中型25例,輕型6例。對照組患者中,男28例,女21例,年齡25~62歲,平均(46±6)歲;心律失常37例,心臟彩超顯示心腔擴大12例;病情嚴重程度:重型20例,中型23例,輕型6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以及病情嚴重程度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入選研究對象均給予臥床休息、抗病毒、免疫及營養(yǎng)心肌等對癥支持治療。對照組患者采用燈盞花素注射液(吉林四長制藥有限公司,批號:150915)進行治療,將20 ml燈盞花素注射液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200 ml中靜脈滴注,2次/d。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參麥注射液[施維雅(天津)制藥有限公司,批號:160822],將20 ml參麥注射液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200 ml中實施靜脈滴注,2次/d。兩組患者均治療14 d。
1.3 療效判定標準 優(yōu):患者的臨床癥狀均消失,各項心肌酶含量以及心電圖恢復正常;良:患者的臨床癥狀基本消失,各項心肌酶含量稍有上升,心電圖偶爾發(fā)生ST段上升;差:患者癥狀無改善,甚至惡化[3]??們?yōu)良率(%)=(優(yōu)例數(shù)+良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4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血清心肌酶譜水平、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細胞介素-6(IL-6)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心肌酶譜包括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磷酸激酶(CPK)以及天冬氨酸轉(zhuǎn)氨酶(AST)。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效果為優(yōu)患者比例及總優(yōu)良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例(%)]
2.2 治療前后血清心肌酶譜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血清CK、CK-MB、CPK及AST水平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血清CK、CK-MB、CPK及AST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心肌酶譜水平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心肌酶譜水平比較(±s)
組別例數(shù)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治療后CK(U/L) CK-MB(U/L)對照組49 189±2087±10 54±5 32±4觀察組49 187±1854±11 56±6 20±4 t值 0.954 15.539 1.325 14.849 P值 >0.05 0.000 >0.05 0.000組別例數(shù)CPK(mmol/L) AST(U/L)治療前 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對照組49 300±30164±16 165±2489±8觀察組49 298±31123±18 167±1867±7 t值 1.9652 11.917 0.865 21.029 P值 >0.05 0.000 >0.05 0.000
2.3 治療前后血清TNF-α、IL-6以及SOD變化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血清TNF-α、IL-6、SOD水平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SOD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TNF-α、IL-6以及SOD變化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TNF-α、IL-6以及SOD變化比較(±s)
組別 例數(shù)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治療后TNF-α(ng/L) IL-6(ng/L) SOD(U/ml)對照組 49 412±34 183±18 65±7 24±5 78±11 90±12觀察組 49 421±42 114±12 67±7 15±3 77±8110±12 t值 0.952 22.327 1.562 10.804 1.93516.017 P值 >0.05 0.000 >0.05 0.000 >0.050.000
病毒性心肌炎作為心血管內(nèi)科較為常見的病癥之一,其具體發(fā)病機制尚不十分明確[4-5]。已有臨床研究顯示,其發(fā)病機制主要有4個方面:病毒在感染細胞后,病毒對于心肌細胞的直接損傷;患者受到遺傳因素的影響;在遭遇病毒感染后的炎癥免疫反應對于患者心肌組織的損傷以及自由基的氧化損傷[6]。發(fā)病急性期的心肌細胞被病毒侵入后,病毒在心肌細胞中不斷復制,可使心肌細胞溶解破壞,導致心肌細胞受到損傷,進而使心肌細胞發(fā)生免疫反應,并且釋放出大量細胞因子。有些細胞和細胞因子對于病毒具有一定抑制以及清除功能,但患者機體過度的免疫,會發(fā)生級聯(lián)反應,加重心肌細胞免疫反應,致使心肌細胞更進一步受損、心臟相關(guān)功能下降。在患者心肌受損后,心肌功能降低,心肌缺血,致使氧自由基大量產(chǎn)生,活性氧類可對患者心肌細胞膜產(chǎn)生破壞,鈣離子出現(xiàn)內(nèi)流情況,細胞內(nèi)鈣物質(zhì)超載,致使心肌細胞壞死,加重心肌受損[7]。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使用燈盞花素注射液聯(lián)合參麥注射液對于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進行治療,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心肌酶譜水平均優(yōu)于對照組并且SOD相關(guān)活性明顯高于對照組。表明使用燈盞花素注射液聯(lián)合參麥注射液治療病毒性心肌炎,可有效緩解患者相關(guān)病癥[8]。燈盞花素作為一種從菊科植物燈盞細辛中加工提煉出的混合物質(zhì),包括燈盞甲素以及燈盞乙素,主要成分為燈盞乙素。現(xiàn)代藥理學研究表明,燈盞花素具有改善人體心肌血流量以及增加冠狀動脈血流,擴張微動脈以及小靜脈,改善血液黏滯度,阻止血小板聚集等功能,還能夠清除活性氧類,阻止相關(guān)氧化應激反應發(fā)生等[9]。參麥注射液是由人參、麥冬以及北五味子等相關(guān)提取物質(zhì)組成。人參皂苷作為人參的主要組成成分,具有提升心臟收縮力、心排血量,改善微循環(huán)等作用;還可以促進兒茶酚胺類物質(zhì)釋放,抑制相關(guān)酶活性。參麥注射液可以有效抑制組胺類相關(guān)物質(zhì)釋放,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具有較好抗炎功能[10]。
綜上所述,燈盞花素注射液聯(lián)合參麥注射液治療病毒性心肌炎臨床療效顯著,能夠有效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提升SOD活性,改善心臟功能。
[1] 董志兵,陳云鵬.抗IL-22抗體對IL-17A基因敲除小鼠病毒性心肌炎的影響[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6,54(15):19-22.
[2] 榮星,吳婷婷,夏天和,等.MT1-MMP在病毒性心肌炎小鼠中的表達及三七總皂甙的干預作用[J].浙江醫(yī)學,2016,38(6):405-408.
[3] 溫小鳳,王顯,劉軍利,等.黃芪注射液對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循環(huán)血miR及膠原指標的影響研究[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6,26(16):3669-3670.
[4] 孫建,王慧凱,李敏敏,等.病毒性心肌炎的中醫(yī)辨證分型及臨床研究[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6,25(6):974-975.
[5] 沈靜.綜合護理干預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兒中的應用[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6,10(10):229-230.
[6] 倪榮,李麗麗.病毒性心肌炎的發(fā)病機制和治療進展[J].中國煤炭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16,19(6):936-938.
[7] 李章君,劉闊,張濤,等.燈盞花素注射液治療急性期腦出血的Meta分析[J].中國醫(yī)藥,2014,9(11):1607-1612.
[8] 袁培鐸.奧扎格雷鈉聯(lián)合燈盞花素注射液對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漿溶血磷脂酸水平影響[J].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4,17(1):55-57.
[9] 陳麗芳.燈盞花素注射液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臨床應用[J].中國循證心血管醫(yī)學雜志,2016,8(4):500-502.
[10] Yazici A,Aksit H,Sari ES,et al.Comparison of pre-treatment and post-treatment use of selenium in retin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J].Int J Ophthalmol,2015,8(2):263-268.
10.12010/j.issn.1673-5846.2017.06.024
撫順市職業(yè)病防治院,遼寧撫順 11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