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朝暉
目前,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行,傳統(tǒng)的“傳授型教師”已經(jīng)不能夠滿足課程教學改革的要求,為了更好地對學生開展素質教育,我國的小學教師必須要從“傳授型教師”轉變?yōu)椤翱蒲行徒處煛?,因此,教師的教育科研素質備受關注,每一個教師都要重視教育科研意識的培養(yǎng)。對小學科學教師來說,只有不斷地提升自己的科研意識,發(fā)展自我,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才能夠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本文通過對目前區(qū)域小學中科學教師現(xiàn)狀的分析,探討了科學教師教研意識的構建策略,進一步提出了學科教師教研意識構建的策略,希望能夠提高教師的教研素質,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
目前,我國的九年義務教育正在實行新一輪的課程教學改革,在這次改革中,提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教育理念,就是將目前我國的中小學教師從過去傳統(tǒng)的知識傳授者轉變?yōu)榻逃虒W工作的研究者,提高中小學教師的教育科研意識,進而提高教學質量。在小學階段的各個科目中,科學課程是一門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啟蒙基礎課程,在科學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也應該不斷地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教師教育科研的意識,讓教師在大量教學研究中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提高小學科學課程的教學質量,使學生能夠更加全面地發(fā)展。
一、小學科學教師現(xiàn)狀
從目前我國小學中科學教師的配置情況來看,很多學校對于小學科學課程配有專職的教師,但是教師隊伍目前還不是很穩(wěn)定,在這些科學教師中,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教師都是其他學科的教師,對科學課程來說只是兼任。在小學科學教師中,我們可以根據(jù)教師的教學能力將教師分為三個層面。第一種是屬于剛剛從其他學科調(diào)轉到科學學科的教師,或者其他學科兼任科學課程的教師,也包括那些剛剛從學校畢業(yè)的新教師,這些教師在科學課程的教育上存在一定的缺陷,不熟悉小學科學學科的教學要求,他們擁有自己在其他學科上的教學經(jīng)驗,但是卻缺乏對科學學科課程結構的了解,使得課堂教學效果不是很理想。第二種教師是屬于教學型的科學教師,這類教師具有一定的科學專業(yè)知識,能夠在課堂教學上熟練地講解科學知識,擁有較多的教學經(jīng)驗,能夠自如地應對科學課程授課過程中出現(xiàn)的很多問題,而這類教師同樣存在不足之處,他們的教學經(jīng)驗和課堂教學應對能力僅僅局限在如何上好一堂科學課,卻無法將他們的教學經(jīng)驗轉變?yōu)槔碚摰慕虒W策略。第三種科學教師則是研究型的教師,這類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僅擁有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他們還能夠通過探討和研究將經(jīng)驗總結成為科學學科教學工作的策略知識,并且能夠將總結出來的學科教學策略應用到科學課程的教學工作中,能夠將自己在科學課堂教學過程中積累的教學經(jīng)驗轉變?yōu)槟軌虮凰藢W習的理論知識,指導其他教育工作者開展教育教學活動。
在我國小學科學課程的教學工作中,上述三種類型的教師都有,但是絕大多數(shù)都是教學型的教師,研究型的教師非常少,為了提升教師的教學質量,學校要緊抓教師教研意識的培養(yǎng),讓教師都能夠成為研究性教師,提高整體教師的教學水平。
二、科學教師教研意識構建
目前我國中小學中教師的教研意識都比較薄弱,這種現(xiàn)狀使得教師的教研素質得不到提高,對于科學教師來講,教研意識的構建并是通過聽一兩次教研講座或者進行幾次教學培訓就能夠實現(xiàn)的,要讓教師深刻地認識到教育科研和教師教學工作之間的密切關系,要讓教師認識到教育科研不僅僅是教師的職責,而且還可以通過教育研究提高科學學科的教學水平,使得教師能夠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讓教師學會教研論文的寫作,要求每個教師在每個學期都要有自己的研究課題,在學年末需要上交一篇與研究課題相關的文章,通過長時間的引導和實踐,教師對自己教學活動的反思和小結就會成為一種習慣,同時也具備了科學學科的教研意識。
此外,還應該不斷地增強科學教師對于科學課程教育科研工作的認同感,只有教師能夠認同教育科研工作的效果和作用,才能夠讓教師從內(nèi)心深處產(chǎn)生對教育科研工作的熱愛,并且能夠長期地堅持下去,這樣才能夠使得科學學科的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不斷地獲得發(fā)展,從而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三、學科教師教研意識的構建
如果說對科學教師教研意識的培養(yǎng)只針對個別教師,那么學科教師教研意識的構建則是針對整個科學學科教師群體。這一學科的教師可以開展各種教研活動,以促進和提高學科教師的教育科研能力和水平,可以在地區(qū)內(nèi)開展學科公開課的教學展示,讓這一學科的其他教師都觀看某個教師的課堂教學,為其提出建議和意見,或者舉辦學科教學名師的優(yōu)質課展示,讓大家一起學習其教學方式和教學能力,舉辦大范圍的教師交流活動,讓同個學科的教師將自己對于這一學科所做的教學研究進行交流和探討,在觀摩和交流的過程中提高學科教師的教研水平。開設教研論文交流平臺,讓教師能夠在交流平臺上進行教研成果的交流和討論,實現(xiàn)同行之間的互助和分享,使得科學學科教師的教研能力和專業(yè)素質不斷提高,最終實現(xiàn)提高教師科學學科教學水平的目標。
四、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構建小學科學教師的教研意識,能夠提升教師科學知識的轉化能力,在科學學科的教學過程中,能夠使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得到提高,并且在反思自身的教學工作和工作總結方面的能力都有一定的提升,在提高科學教師教研素質的同時,提高了課程教學的質量,使得學生在科學課程中能夠得到更好的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作者單位:邵陽縣長陽鋪鎮(zhèn)中心完小 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