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晨冉
前兩天來到一家咖啡廳,注意到了兩個現(xiàn)象:
有一個中年女性,著裝樸素,靜靜地坐在咖啡廳的角落處喝咖啡,臨走之前,她將桌上的杯子、盤子和所有垃圾都歸攏,方便服務員收拾和他人就座后才離開。重點是,咖啡店并沒有要求顧客自己收拾。
另外一位女性,著裝時尚,行為干練,很有一副知性女人的范兒,只見她在桌上墊了一張白紙,然后把電腦擱在桌面,一會兒,她接了個電話,對周邊靜謐的氣氛毫無顧忌,大聲地講了足足將近二十分鐘,電話結(jié)束后,沒幾分鐘她就離開了咖啡廳,但她的座位卻是杯盤狼藉。
雖說無可厚非,但前后兩者的行為對比起來,實在讓人唏噓。
最有教養(yǎng)的言行,就是不讓人難堪
陳丹青談及過自己的一次經(jīng)歷:有一次在大學廁所里,一個儀表堂堂的青年,二十四五歲的樣子,是個研究生,跑過來站在我后面大聲說:“你是不是陳老師?我是從江西來的,你在江西插過隊,我要跟你照個相?!?/p>
“我當時非常尷尬,因為我正在方便?!?/p>
然而出了廁所,他早已準備好了照相機,把陳丹青像人質(zhì)一樣一把夾住,不由分說就拍照。
身邊太多這樣的人了,先入為主,毫不顧忌當事人的感受,與人相處,最基本的禮儀就是要談吐舉止間不讓人感到難堪。
葉淑穗回憶起第一次見周作人的事,對周老的為人大為欽佩。
當時,他們一群朋友按指引來到周作人的家,他們走到后院最后一排房子的第一間,輕輕地敲了幾下門,門開了。
開門的是一位戴著眼鏡、中等身材、圓臉、留著一字胡、身穿背心的老人。他們推斷這位老人可能就是周作人,便說明了來意。可那位老人一聽要找周作人,就趕緊說:“周作人住在后面?!?/p>
于是,葉淑穗和友人就往后面走,再敲門,出來的人回答說周作人就住在前面這排房子的第一間。他們只得轉(zhuǎn)回身再敲那個門,來開門的還是剛才那位老人,說他自己就是周作人,不同的是,他穿上了整齊的上衣。
周作人的這一行為,雖說讓來訪的客人多走了幾步路,但這一切,正是一個大家才有的風度,尊重他人的感受,不讓人難堪,其實就是尊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