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凱+何麗
(山東省桓臺縣世紀中學,山東 恒臺 256400)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說課也成為一種新的教學方式,在豐富傳統(tǒng)課程的同時也為新課程體系注入新的活力與生機。本文針對新課程改革中的地理說課,對其教學設計和說課評價進行深刻交流與反思。本文以“黃土高原”地理說課為例進行課程設計和授課評價的反思。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地理說課;設計研究
一、新課程理念及說課概況
1.1新課程理念。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與深入,課程目標逐漸更加重視學生素質的全面提升,轉換課堂角色,將傳統(tǒng)教學中以教師為主,向學生灌輸知識的教學方法轉換為以學生為主體,積極與教師互動交流的新課堂。學習方式更加自主化,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主動學習的興趣和能力,更加注重學習效率的提高,就地理學科而言,更加注重地理學習的實用性,學習和生活相關、對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識,培養(yǎng)學習地理知識的興趣,自主學習地理知識的能力。
1.2說課概況。說課在新課程教學改革中是一種全新的教學研究模式,是授課教師在面對其他同行或評委或者教育工作者或者學生對其課堂所講述的內容,從主題設置到教學風格、內容設計、課堂反饋等對進行意見和建議,反思和總結,討論對于下一次授課進行相關方面的優(yōu)化,為更好的進行深刻的教育和教學活動的開展打下堅實基礎。對于這樣開展的一些教學研究活動,不僅可以提高教師的能力水平,也可以進一步的改善傳統(tǒng)教學方法中存在的缺點和問題,這對于新課程改革來說是大有裨益的。
二、說課設計與黃土高原為例
地理說課的主要內容包括對于課本教材的分析教學目標的提出,教學方法的闡述和使用,教學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和課程氣氛的調節(jié),以及、教師對于把握整體課堂節(jié)奏、課堂的板書設計等等。在真正有效課堂學習過程中,教師不該以教師的角度來尋找課堂教學中可能存在的問題,而是應該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思考和理解問題,從學生的角度來理解課文所需要學習的內容,以學生的角度來看待地理課堂的地理知識和授課過程。下面以地理課中的黃土高原為例進行新課程理念下的地理說課設計分析。
2.1教材分析。黃土高原節(jié)選自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級下冊第六章第三節(jié),在上這節(jié)課之前,大多數學生對于中國的區(qū)域性地理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認識,這些了解和認識對本節(jié)課黃土高原的學習等下了堅實的基礎和一定的鋪墊作用。教師希望通過本節(jié)課對黃土高原的學習,不僅要了解黃土高原相關的地理知識,最重要的是延伸到對于中國區(qū)域地理的掌握和主動學習的意識的提升,將圖形與文字相結合,通過圖片進行相應的識別和分析,并可以用清晰的語言文字表達出來。在課堂上教師要多鼓勵學生積極進行提問,對于不懂的知識要及時提出,教師更應給予相應耐心的解答。
2.2學生情況分析。教師在授課之前應對聽課的學生有相應的知識水平能力的了解,對于正在學習黃土高原地理知識的學生來說,他們正處于好奇心強,敢于提問、敢于表現自我的八年級時期。因此,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實際水平,培養(yǎng)他們對于學習的熱情和自主學習的能力。以合作交流學習為主,以教師輔導為輔,就是只要進行正確的引導,提升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那么這樣的教學效果必然是事半功倍的,對于學生日后的發(fā)展也是大有裨益的。
2.3教學目標及重難點。說課教育的教學目標要緊跟新時代的潮流和新課程改革的設置規(guī)范,教學目標指的是教學活動實施的方向,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需要預期想要得到的結果和成效。不僅表明了教學的目的,也體現教學設計的意義所在。黃土高原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可以分為以下三個方面,分別是知識與技能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
2.3.1知識與技能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是需要在經過本堂課的學習之后可以運用地圖說明黃土高原的位置,在閱讀地圖的時候需要熟悉黃土高原的地形地貌特征,了解黃土高原的形成和發(fā)展。此外,還要能分析黃土高原是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以及由于水土流失造成的嚴重后果,由于水土流失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危害。
2.3.2過程與方法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主要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主動的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掌握學習區(qū)域地理的方式方法,正所謂授人魚不如授人以漁,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往往能在學習的過程中事半功倍,有效提升地理學習能力和學習效率,提升學生對于地理知識的觀察分析和歸納總結能力。
2.3.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主要是引導學生立足現實,從實際情況出發(fā),激發(fā)學生對于地理問題的認識和興趣,搭建地理知識網絡結構體系,能夠對知識進行主動的學習,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協(xié)調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發(fā)展理念。
2.4教學過程。在地理說課教學過程中,主要先是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的知識點和相關概念,伴隨著歌曲《黃土高坡》,學生很容易被帶入情境,觸動求知欲望,從而順利的進入說課的學習。隨著老師知識的不斷展開和知識體系的搭建,學生在小組交流中進行討論,可以基于對問題的分析和提出進行相應的合作研究和探討,培養(yǎng)自己自主學習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課后評價與反思
在充分了解學生水平和學生心理及性格特點之后,本堂課黃土高原的設計很好的體現了新課程標準中的相應要求,讓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式教學的模式中來,并能及時的提出自己不懂的知識,方便教師對他們的掌握程度及時進行反饋。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如果能創(chuàng)設出更加真實的情境,介紹更多的實踐學習方法,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認知,也為學生提供了更加廣泛的學習空間,更大程度上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熱情興趣,在課外實踐過程中可以幫助學生培養(yǎng)團結合作能力和有效提升自主學習的效率和興趣。
結束語:綜上所述,說課是一種綜合的非常有意義的教學演練過程。新課程的改革引入了一門全新的教學方式,不僅對教師自身能力有非常高的要求,還要能正確分析學生水平和相關性格特點,這也有助于教師緊跟新時代的潮流,對教學的內容進行更加深刻的探討和研究。本文在分析了新課程理念下地理說課與黃土高原為例的基礎下,也闡述了相關的意見和建議,希望能對相關的教育工作者有一定的參考借鑒價值。